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摘要:随着人们对动物营养学技术的不断认识,微生物发酵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饲料行业中。

发酵饲料可以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是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其具有价格低、适口性好、营养物质利用率高、抗生素使用少等优点,成为养殖业户的新选择。

随着发酵技术路线的不断优化,发酵设备的不断完善,发酵饲料的品质也将逐步提升,这也将更好的为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发酵饲料,微生物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共粮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发酵饲料意在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这是对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1]。

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植物性、动物性或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使其成为更易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营养成分更高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2][3]。

饲料经过发酵处理后,营养水平及消化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毒素,大大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类添加剂的使用量,改善了动物健康水平,进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动物的生长生产性能。

另外,发酵饲料使畜禽处于有益微生物的控制之下,减少了畜禽发病,提高了肉蛋奶品质,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为养殖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1 发酵饲料的分类及涵盖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

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发酵饲料和液体发酵饲料(FLF)。

根据设备分为敞口发酵、密闭发酵、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

目前最常见的发酵饲料主要包括木薯渣的利用、秸秆加工饲料、棉菜茶粽饼粕开发(如棕榈粕、豆粕、棉粕、菜籽粕、油茶资饼、蓖麻饼等)、动物下脚料加工、潲水发酵饲料、菌糠加工饲料、粉渣醋渣酱渣发酵饲料、果渣加工利用、酒糟科学利用、粪便增值与堆肥、青贮饲料技术、生物蛋白与肽、米糠统糠利用等诸多方面。

2 发酵饲料的可用微生物我国微生物资源丰富,用于发酵工业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

2010年农业部公告发布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目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可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删了部分菌种和酶制剂品种。

具体如下: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2010新增菌种: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丙酸丙酯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丙酸丙酯杆菌、布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等。

目前,市场上用于饲料发酵的益生菌种类主要是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4]。

3 发酵饲料的优点3.1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促进动物生长饲料经过发酵后蛋白质被分解为更易被动物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活性肽、寡肽,纤维素、果胶被降解为单糖和寡糖,同时代谢产生的多种消化酶、氨基酸、维生素、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以及其它一些菌体蛋白,作为营养物质被动物体吸收利用,显著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体的各项生产指标。

3.2 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动物免疫力发酵饲料中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迅速繁殖,相对于致病菌来讲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形成了竞争性抑制作用,大大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同时有益菌的某些代谢产物如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PH值降低[5],在低PH环境下可以有效抑制潜在病原菌的滋长、繁殖,从而维持或恢复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强肠道的抗感染能力。

3.3发酵脱毒,饲料更安全近年来某些研究表明,某些乳酸菌可抑制霉菌的生长和产毒[6],嗜酸乳杆菌可抑制寄生曲霉的孢子萌发[7]。

另外,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饲料中毒素的含量,据报道曲霉属,串珠霉属等5个菌株可以有效的降低发酵棉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8]。

可见,发酵饲料比未发酵饲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更低,对于被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来说更具意义。

4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4.1发酵饲料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用发酵饲料喂育猪,可明显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猪的生长速度。

郑世山等[9]饲喂EM发酵配合饲料,可使猪的肠道发病率降低25个百分点,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50个百分点,每头猪可节约药费4元。

翟恒孝等[10]研究结果表明,饲用发酵饲料后,试验组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02%,比使用普通配合饲料组平均每头猪增加收入17.09元;另外也有研究报道指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乳酸菌液体种发酵后,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13.9%;料肉比下降了21.7%;腹泻率降低50%以上;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减少,乳酸菌数目大大增加,改善了仔猪肠道微生态平衡[11]。

4.2发酵饲料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王平等[12]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米曲霉发酵玉米秸秆粉代替等量玉米对鸡肠道微生物和消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8%发酵玉米秸秆粉使回肠和盲肠中的乳酸菌和米曲霉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5);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

张书杰等[13]在肉鸡日粮中适当添加玉米秸秆粉发酵饲料,可提高肉仔鸡的育成率,降低肉仔鸡的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朱立国[14]在用发酵饲料对肉鸭的饲养实验中表明,发酵饲料可以提高适口性、降低料肉比、提高了屠宰性能、降低了饲料成本等等。

4.3发酵饲料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杨宝珠[15]的研究结果显示,用EM发酵饲料饲喂肉牛,日增重可以提高30%左右,从而缩短存栏期,提高出栏率。

宋洛文等[16]的实验结果显示,益生菌发酵饲料感官新鲜,气味酸甜香纯正,适口性好,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节省精料用量17.9%,提高奶牛机体抵抗力,提高繁殖性能,降低发病率及净化环境等。

曹珉等[17]发现,苹果粕发酵后,适口性佳,可提高奶牛的食欲和消化利用率,其兼具精饲料,营养和免疫强化剂、生理功能调节剂及保健促生长添加剂等多重功效,综合性地为奶牛提供丰富而适宜的营养,改善其微生态平衡和生理状况,提高代谢转化效率及生产水准,在经济上、环保上变废为宝,使应用者增奶增效。

4.4发酵饲料对水产养殖生产性能的影响使用乳酸菌发酵饲料养殖鱼虾,除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日食饵量快而多、养殖周期短、卖相好等优点外,发酵饲料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不容易污染水质,并且发酵饲料保持期明显延长。

李京会[18]研究表明在食用发酵饲料后,南美对虾的抗病力增强,日食饵量明显增多,可增加12%~16%;提高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且能显著提高南美对虾卖相指标。

熊钢等[19]用EM发酵后的鱼饲料饲喂鱼,结果显示在改善饲料营养,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促进鱼生长,增强机体抗病性能及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作用方面有显著效果,对节粮养鱼有很大的经济饲用价值,很适于养鱼业推广应用。

5 发展前景饲料生物技术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饲料工业高科技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当前饲料行业的蓬勃发展,饲料逐步向低药低残留发展,畜禽、水产品也渐渐迈向绿色产业革命,因此,生物饲料也必然成为大势所趋。

通过发酵技术可以消除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增加饲料的利用效率,缓解我国蛋白原料依赖进口的局面。

发酵饲料能有效的抑制消化道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一些致病性细菌与病原体的繁殖与生长,同时又能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随着发酵技术的不段更新和完善,发酵饲料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动物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20]。

当然,目前发酵饲料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发酵饲料的技术和设备落后、卫生条件较差;二是发酵菌种来源繁多,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三是发酵生产成本较高,饲料转化率低等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共同创新研究,通过优化发酵技术路线,改善发酵设备,来提高发酵饲料的品质,更好的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而微生物发酵饲料也必定会成为绿色、稳定、高效的新型动物能源并被广泛使用,造福广大养殖业户。

参考文献1.江永才.《发酵饲料生产现状浅析》[J].畜禽业,2005,(3):34~362. 邹志恒,宋琼莉,韦启鹏,等.《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09(3):66~68.3.林标声,罗建,戴爱玲,等.《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78~2380.4.潘国家.《益生菌发酵花生壳粉添加喂猪生长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655.肖连冬,马红霞.《活菌益生高蛋白饲料的生产及应用》[J].饲料工业,2007,(13):52~546.张柏林,张若鸿,吴风亮,等.《乳酸菌抗真菌活性及其抑制真菌毒素的效果》[J].中国乳品工业 2005,33(6): 31~37.7.Gourama H,Bullernman L B. Effects of potassium sorbate and natamycin on growth andpenicillic acid production by Aspergillus ochraceus [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1998,51(2):139~1448.余伯良.《发酵饲料生产与应用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509.郑世山,陈龙星,林悌窗,等.《EM技术对肥育猪应用及效果的影响》[J].饲料研究,1997,(5):10~1110.翟恒孝,吕松乔,郭小华,等.《发酵饲料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与畜牧,2008,(8):31~3211.何谦吴同山李岩,等. 《发酵饲料对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8,(6): 62~6412.王平,党晓伟,王朋朋,等.《发酵玉米秸秆粉对肉鸡肠道消化酶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3):108~11113.张书杰,张桂荣. 《玉米秸秆粉发酵饲料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4):90~9114.朱立国.《肉鸭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工艺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07.15.杨宝珠.《EM 发酵饲料的制作及在肉牛饲养中的应用与经济评价》[J].现代化农业,2005,(12):2716.宋洛文,禹学礼,张德勋.《EM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畜牧兽医,2000,(21):18~19.17.曹珉,刁其玉;宋慧亭,等.《苹果粕生物活性饲料的研制及饲喂奶牛试验》[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2,(2):23~2618.李京会. 《乳酸菌纯菌粉发酵饲料养殖南美白对虾应用实例》[J].科学养鱼,2009,(10):67~68.19.熊刚,张建国,王宇,等.《EM菌发酵鱼饲料在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饲料, 2010,(6):21~2220.L Heres,B Engel,F van Knapen,et al.,Fermented liquid feed reduces susceptibilityof broilers for Salmonella enteritidis[J].Poultry Science,2003,(82):603~6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