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令(令)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命令(令)的特点:1.法定的权威性。
2.执行的强制性。
二、命令(令)的主要类型
任免令:用于任免国家行政机关的首长
公布令:用于公布重要的行政法规、规章。
行政令:主要用于公布重大的强制性行政措施。
嘉奖令:用于表彰有功人员和先进单位、先进集体
三、命令(令)的结构和写法
标题、编号、正文、签署和日期
1.标题:命令(令)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通常用于嘉奖令、行政令;
二是发文机关(或机关首长)+文种,通常用于公布令、任免令等。
2.编号:命令(令)的编号有两种:
一是标题三个要项齐全,编号用发文字号;
二是标题只有两个要项,用于个人名义签署的命令,编号用流水号。
3.正文:命令(令)的种类不同,正文的写法也有所不同。
(1)任免令的正文
一般包括任免的依据、被任免者的姓名及所任免的职务,是命令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类型。
(2)公布令的正文
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所公布的法规名称及其依据;二是施行的日期。
至于法规的全文,则多数作为公布令的附件。
(3)行政令的正文
一般由发令原由、命令内容和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4)嘉奖令的正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概括嘉奖对象的主要事迹及简要评价,这也是发文的依据和目的;
第二部分写命令事项;
第三部分是结尾,提出希望和号召。
4.命令(令)的签署和日期。
命令(令)有签署领导机关名称的,也有签署领导人姓名的。
凡签署领导人姓名者,必须标明该领导人职务的全称。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署名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发布命令(令)年、月、日,写在签署的下面;也有的命令(令),在标题下注明发布时间。
一、决定的适应范围和特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主要有两个特点:制约性、稳定性
二、决定的类型
指挥性决定、法规性决定、知照性决定、表彰与处理性决定、变更或撤销性决定
三、决定的结构和写法
决定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①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事由+文种:《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2.正文
做出决定的根据和原由
决定的事项、处理的问题或部署的重大行动
执行决定的要求和提出号召
3.落款。
如果标题已有发文机关名称,落款处则一般不再写发文机关名称。
决定的日期是写公布此项决定的年月日,其位置通常写在标题下的小括号内。
如果是会议通过的决定,需要在标题下的小括号内写明这一决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四、“决定”与“命令”的区别
1.使用权限方面:
“命令”非常严格,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机关可以使用
“决定”则可较普遍地使用
2.适用事务方面:
“命令”涉及的是特定的具体事务
“决定”则既涉及这类事务也涉及一部分非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反复发生的事务
3. 表达方面:
“命令”高度简洁,只表达作者的意志和要求
“决定”则既表达意志、要求,又阐发一定的道理,交代执行方面的要求,指明界定有关事物的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