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标点题标点的正确使用也是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一种重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标点符号的普通用法及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的掌握。
下面,专家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考标点的使用方法。
(一)句号(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
(二)叹号(1)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三)问号(1)疑问句、反问句的末尾用问号。
(2)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
(3)连续问句,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4)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5)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用问号。
(四)顿号(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2)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
(五)逗号(1)并列作谓语、补语表强调时,并列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3)并列的短句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六)冒号(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2)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3)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4)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用逗号,引语后的“某某说”后用句号,而不是冒号。
(5)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6)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7)间接引用不用冒号。
(8)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用冒号。
(七)引号(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引号标示。
(2)间接引用不用引号。
(3)引文末的标点位置:①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
②引文不完整,只作为行文中句子的一部分,则引文末尾的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而视整个句子的需要选用标点。
(八)破折号(1)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话题突然转变、意思的递进、声音的延长,用破折号标明。
(2)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题1:浙江行测真题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解析】“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是陈述句,不应用问号,应该用句号。
本题中考查的是问号的正确使用。
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怎么”,但是句子整个并不是问句,而只是一个陈述句,因此要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题2:浙江行测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人以为乐观主义的人不过是“嬉皮笑脸”,“随随便便”,“一切放任”,“得过且过”,“唯唯诺诺”。
B.我们要领会“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C.看台上,同学们一个劲地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鼓劲。
D.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解析】A。
解析:B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我们要领会“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C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看台上,同学们一个劲地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鼓劲。
D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一)问号的用法1. 问号的普通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请问你在找谁?(2)反问句和设问句的末尾用问号。
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已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示例是什么造就了他的辉煌?是他坚定的信念。
(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示例: 请给老人让个座好吗?2. 问号的特殊用法(1)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你?(2)连续问句,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连续发问的问句,每句都要回答(设问、反问等修辞问句除外,因为那是明知故问),所以每句都要使用问号。
示例什么?你再说一遍!人救出来了?我弟弟呢?也救出来了?(3)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4)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哪里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种陈述语气,因而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怎么知道你是谁。
二)顿号的用法1.顿号的普通用法(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示例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等从事创作性工作的人往往对政治乃至于宗教,都有广泛的兴趣。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
示例懂文明、讲礼貌、知礼仪是少先队员应有的美德。
(3)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示例神话剧《天仙配》、《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女驸马》,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都是黄梅戏的代表剧目。
2.顿号的特殊用法(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示例①这可能是此书第二三节里面的内容。
②此书第二、三节都是同样的内容。
(2)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示例中国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时期。
(3)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
示例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
(三)逗号的用法1.逗号的普通用法(1)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示例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率直而天真,不拘小节,重感情,观察力细致精微,联想丰富。
(2)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示例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把我击倒了。
(3)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示例我认为,你这样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4)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前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示例腐败,我是坚决抵制的。
2.逗号的特殊用法(1)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示例与名人说话时,不要有害羞畏怯的心情,只要真正表现你内心的意思,你就能与任何名人开口说话。
(2)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示例①她站在那儿,静静地。
(状语后置)②头上插着许多鲜花,横七竖八的。
(定语后置)③已经去上课了,他们。
(主谓倒置)(3)并列的短句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示例这是玫瑰,那是杜鹃,更远的是月季。
(四)冒号的用法1. 冒号的普通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
示例亲爱的听众们:现在是××节目时间。
(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示例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3)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示例××商场营业时间:09:00至21:00。
(5)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但不想强调提示语的,不用冒号。
示例①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②我随意地说,妈,你老这样看着我干吗?2.冒号的特殊用法(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示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都是传奇人物。
(2)同一句中只能有一个冒号。
示例今新疆北部及内蒙古的细石器文化的特征是:细石器大致与内蒙古细石器相似,其中大量桂叶形尖状器为新疆所独有。
(五)引号的用法1.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出示例徐悲鸿送他一句话:“要学习玄奘苦行的精神,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示例“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示例在日本,常常是一个聪明人,领着99个“笨拙的傻瓜”拼命地干。
99个“傻瓜”没有创新精神,但是,有实干精神。
4.表示特定称谓示例近现代考古学家将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远古人类居地,以“石器时代文化”来命名。
5.表示讽刺和否定示例他这个已不被政府承认也毫无经费来源的“所长”和号称“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机构,最后只剩下了两名青年工人还跟着他。
(六)省略号的用法1.省略号的普通用法(1)表示引文、列举的省略。
示例一首歌这样唱道:“钢筋和水泥丛生在田野里,纯真即将荒芜在这城市里……”(2)表示话未说完或说得断断续续。
示例他暴跳如雷道:“你……你敢!”(3)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
示例“你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4)表示声音的延长。
示例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5)表示话没有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
示例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2.省略号的特殊用法(1)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一般要先在句末注上标点符号,后用省略号。
示例他就这么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2)省略号就是表示“等”、“等等”,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时只用“等”,不用省略号。
示例“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3)省略号后面一般不再加点号,但有时为了分清结构,表示不与下文相混,也可加点号。
示例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
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
(七)括号的用法1. 括号的普通用法:用来表示文中的注释或补充。
示例穆阿威叶建立了阿拉伯大帝国,史称倭马亚王朝(中国史籍称“白衣大食”)。
2. 括号的特殊用法句内和句外括号的运用是不相同的。
(1)句内括号: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紧贴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括号内是词语不用点号,是句子不用句末点号(若是问号、感叹号可保留);如要在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后。
示例电视剧《关于老大的幸福生活》(以下简称“幸福生活”)在辽宁兴城开机。
(2)句外括号: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
括号内若是句子,后括号前应保留句号等点号,若是几个句子则加几处句末点号;后括号外不能再加句末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