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五、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1、施工平面总布置图及说明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⑪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系统(试验段)正线轨道工程施工项目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项目招标答疑及补充说明。
⑫由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招标设计图纸。
⑬国家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以及招标人提供的工程技术标准与要求。
⑭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在同类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⑮广州市地区气候及水文地质情况、我单位调查所获得的相关资料。
⑯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及国家、地方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验标等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⑰业主下发的有关本项目建设施工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方面的有关文件、通知。
⑱我单位通过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1.2编制原则⑪充分响应招标文件有关工期、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和要求、招标范围等实质性内容的原则。
⑫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条例,同时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做到模范执法、文明施工。
⑬严格执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采用成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以及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安全、质量、工期。
⑭严格执行广州市关于新型有轨电车工程的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噪音、粉尘、废弃物的排放等,做到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环境及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⑮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寻求全方位的合理化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⑯以企业诚信、服务为宗旨,以安全为保证,以质量为生命,以管理为手段,实现本工程安全、优质、快速的目标。
1.1.3编制范围编制范围: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系统试验段正线轨道工程及轨下基础工程施工。
包括:(1)补充勘探、建筑物管线状况调查。
(2)前期准备(临水、临电报装)、辅助设施工程及交通疏解工程、协助管线迁改。
(3)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系统试验段轨下基础工程施工。
(4)桥梁工程施工(桥梁生产场地由投标人自行考虑)。
(5)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系统试验段正线、辅助线轨道工程施工。
(6)各种电缆管线施工及与市政管网接驳施工。
(7)车站范围的圬工及钢结构基础(含预埋件)施工。
(8)景观绿化及道路路面恢复施工。
(9)各种施工技术措施工程。
1.2技术标准及规范1.2.1正线轨道标准(1)轨距1435mm,最小曲线半径80m,不设轨距加宽。
(2)钢轨:正线采用60R2槽型轨。
(3)扣件:弹性扣件,带扣件罩,R≤200m地段设轨撑,扣件主要金属部件考虑防锈处理措施。
(4)轨枕及道床:(5)预应力混凝土长枕整体道床,分一般道床段和绿化轨道段,全线铺设轨腰阻尼减振材料、轨底包裹材料(扣件处预留接口)及密封胶。
(6)道岔:正线采用6#单开道岔及4.3m、11m间距交叉渡线,道岔直向通过速度不小于70km》(EN +A1-2009)。
1.3工程概况1.3.1概述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系统试验段里程范围为YCK3+551~YCK11+358、(左线ZCK3+547.134~ZCK11+358),线路长约7.807Km,线路起始于万胜围站,与地铁四号线、八号线接驳;之后沿新港东路向西,在琶洲塔东侧转向北进入规划路,在琶洲塔东北侧设置琶洲塔站;再折向西进入阅江路,在会展东路路口东侧设置会展东路站,在会展中心路路口设置会展中心站,在会展西路路口设置会展西路站,在华南大桥西侧设置华南大桥站,在磨碟沙隧道东端设置啤酒博物馆站,在猎德大桥东侧设置猎德大桥站,过黄埔涌后在艺苑东路路口东侧设置艺苑东路站,向西在艺苑路口西侧设置广州塔站,与地铁3号线、APM线、中轴新型有轨电车接驳;共设10座车站,均为地面站,平均站间距0.784km,最大站间距为琶洲塔站至会展东站区间1.01km,最小站间距为猎德大桥站至艺苑东路站区间0.645km。
工程主要包括正线轨道工程、轨下基础施工(包括轨下基础处理、桥梁工程)、综合管线相关工程机路面恢复等。
1.3.2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内容详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1.3.3工程重、难点(1)在华南大桥西侧有一座220KV高压线塔,距离结构约0.5米,需要对其进行专项保护;为施工带来一定困难及安全风险。
(2)在新港东路转向规划路段时,需要对新港路北侧车行道、人行道下的管线进行保护,施工需要考虑该部分保护措施。
(3)在新港东路段北侧有埋深约1.6m、直径φ800供水管平行于线路,距离其施工面仅0.5m,需要在施工中重点保护。
(4)琶醍段有220m为悬空段,进行施工时,要确保琶醍剩余部分的正常经营,施工围蔽需要专门设计。
(5)黄埔涌桥梁施工围跨河涌施工,需要确保施工尽量不影响珠江帝景小区居民的生活。
(6)本项目属于在珠江沿岸施工,需要向广州市海事局、航道管理局、珠江堤防办或珠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办理相关施工许可等手续。
1.4工程管理目标1.4.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和行业验收标准,满足设计要求,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1.4.2工期目标全部工程施工工期640天;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4月1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4年12月28日。
1.4.3安全文明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责任事故死亡率为零,确保工程无重大安全事故,工伤频率控制在广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规定的指标要求范围内,确保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达到广州市相关规定要求,确保影响市民出行和生活的指数降到最低。
1.5施工总平面布置1.5.1施工布置原则和依据(1)布置原则①最大限度在规划用地内合理布置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减少临时用地。
②平面布置本着充分利用既有交通,使施工道路通畅便利、施工人员生活方便舒适、生产设施方便施工的原则,按照有利于施工人员生产过程中劳动保护及生活卫生进行规划布置。
③施工驻地、临时工程布置充分考虑防汛、防火等自然因素或突发事件,充分备好各种救灾、应急物资或设备,临时工程平面布置结合这些设施设置各种房屋或场地。
④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及减少对外界噪音、粉尘污染的原则,设置围挡及各种隔音、消音等必须的环境保护及卫生设施。
(2)布置依据①发包人在设计文件中规划的施工场地范围、发包人提供的施工场地。
②本项目的实际工程位置,周边环境、交通、建筑分布情况。
③广州市、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关于环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文件规定。
④本投标人在实施本工程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目标。
1.5.2施工平面布置区域施工布置区域包括以下:(1)发包人提供的施工场地琶洲大桥下临时施工场地约1000 m2作为材料堆放及周转场地、新洲立交附近提供2000 m2的临时施工场地,线路中心线两侧外扩5米作为路基施工、轨道铺设、电缆槽预埋、排水系统施工等场地。
(2)华南大桥至万胜围施工布置场地包括阅江路绿化带、保利天悦规划路段、新港东路段。
(3)华南大桥至广州塔本段施工布置区域包括磨碟沙隧道西端至艺苑东段、艺苑东段至广州塔段,琶醍段。
1.5.3施工平面总布置图详见“施工平面总布置图”。
1.5.4平面布置说明1.5.4.1施工围避本项目为减少对市民的影响,施工采取分段进行滚动施工的方式,因此考虑施工围蔽循环倒用,采用装配式双面彩钢夹芯板,施工围蔽执行穗铁建总质安【2009】1135号文,即《关于统一地铁施工场地围蔽标准的通知》,有新要求的执行《广州地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
业主提供的新洲立交施工场地和琶洲大桥施工场地采用砖墙围避。
该场地周围设置标准、规范的围墙,标准按照《广州地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执行。
围墙或围墙外的拐角处及大门外侧夜间设立红色警示灯,周围设照明灯,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出入口大门注明企业标识,大门设置门卫和门卫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工作卡,两侧门柱喷绘规范标语,顶部要设彩灯,做到美观大方。
大门内侧布置“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
外侧设立公示牌(标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全、质量监督单位、工程负责人、监督电话等)。
1.5.4.2办公及生活用房为充分利用业主提供的场地,临时生产办公及生活用房布置在新洲立交附近,具体位置为广州环城高速与新港东路交界处靠近新港东路,距离本项目起点万胜围站约1公里,临时场地面积2000平方米。
办公及生活房屋采用双层活动板房,总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办公与生活区分开布置。
场内所有场地均需采用20厘米以上混凝土硬化,软弱地段和有管线区域必须采用25厘米钢筋混凝土硬化,房屋四周修建完善的排水设施,适当布置绿化设施。
临时房屋的布置严格按照《广州地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建设。
1.5.4.3监理工程师驻地在新洲立交施工场地内,建两层砖砌房屋作为监理工程师驻地,占地面积约100m2,其建筑及装饰标准按招标文件技术条件第一章专用技术要求第3.9条执行,并按要求配备办公、生活用品。
1.5.4.4工地试验室在新洲立交施工场地内布置一座工地试验室,试验室占地面积200m2,试验室内包括土工室、力学室、水泥砼室、养护室、材料室等。
1.5.4.5生产房屋及设施琶洲大桥下临时施工场地共计1000平方米,该临时场地内布置钢筋加工场,木工棚,修理车间,供电站,物资库,蓄水池,铺轨基地,材料堆放场等。
1.5.4.6临时道路场外交通便利,场内在施工区根据需要留出施工通道。
1.5.4.7临时供电进场后积极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拟采用T接的方式从电力接口取电,根据工程分布及临设设施布置情况,拟设置4处供电站,采用2台1000KVA和2台500KVA变压器供电,同时配备4台2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施工用电采用三相四线制架空线路,采用三级配电系统,TN-S接零保护、二级漏电保护。
施工用电严格按照《广州地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要求设置。
1.5.4.8施工用水进场后与自来水公司联系,在供水处安装水表,铺设供水管路,修建蓄水池。
经过储水池分接至现场各用水点。
1.5.4.9临时弃土堆线路各个施工区段的围挡范围为线路中心线向两侧延伸5m,临时弃土堆设置在各个区段围挡内,靠近围挡的出口处。
1.5.4.10洗车池在琶洲大桥下面的临时施工场地出入口、现场施工围挡出入口分别设置洗车池,洗车池污水经过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1.5.4.11临时通讯在施工驻地安装两台可供电脑联网的电话,其中一台提供给驻地监理工程师使用。
现场施工通讯主要以移动通讯、对讲机为主。
1.5.4.12临时排水及污水处理现场设连续顺畅的盖板排水沟,断面为0.3m ×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