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解代谢
(二)细胞液途径 —ATP依赖性蛋白降解途径
第四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一) L-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
(二)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1.转氨基作用的概念 1.总反应
R1
R2 转氨酶R1
R2
H C NH 2 + C O
C O+H C NH 2
COOH COOH
COOH COOH
NAD+ + H2O
(四)其它脱氨基作用
COOH
H2O
CH—NH2
分子重排
CH2—OH
COOH
H2O
CH—NH
CH3
COOH
NH3
CH—O
CH3
二、氨的代谢
(一)血氨的来源 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主要来源) 2. 肠道吸收的氨(重要来源) (1)肠菌腐败 (2)尿素分解 3.肾小管上皮细胞泌氨 4.其他 (1)胺的氧化 (2)嘧啶碱分解
1. 氮的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2. 氮的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3. 氮的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二)生理需要量:一个个体在不进食蛋白质8~10天后, 排氮量基本恒定为53mg/kg体重。
问:每天分解多少克蛋白质? 答:20g 问:每天补充20克食物蛋白能满足机体需求吗? 答:不能 问:为什麽? 答:存在利用率与质的差别
羧基肽酶B (外肽酶)
水解肽链中除Pro、Arg和Lys 以外的氨基酸形成的肽键
寡肽及氨基酸
水解肽链中碱性 氨基酸形成的肽键
氨 基 肽 酶 ( 小 肠 黏 膜 细 胞 )
寡 肽
二 肽 二 肽 酶
( 小 肠 黏 膜 细 胞 )
氨 基 酸
二、氨基酸的吸收与转运
氨基酸的吸收方式: 1. 通过氨基酸载体吸收 2. 通过γ-谷氨酰基循环吸收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一)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1.必需氨基酸的定义:
2.必需氨基酸种类: Val、Ile、 Leu、 Thr、 Met、 Lys、 Phe、Trp
3.非必需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Tyr和Cys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及种类。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2 .硫 化 氢 的 生 成
NH 2 HS CH 2 CH COOH
半 胱 氨 酸 ( C ys)
CH 2 NH 2 CH 2
[O]
[O] OH
CH 3 OH OH
H 2S
(三)氨的生成
1.氨 基 酸 的 脱 氨 基 作 用
2H
NH 3
H2N CH COOH R
R CH 2 COOH
2.尿 素 水 解
酸脱氢酶活性低)
1.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R H2N CH
COOH α-氨 基 酸 转氨酶
R CO COOH α -酮酸
COOH
CH2 CH2 CO COOH α -酮戊二酸 COOH
H2C CH2
H2N CH COOH
L-谷 氨 酸
NADH + H+ + NH3 L-谷氨酸脱氢酶
二、氨的转运
血氨的运输形式:
1.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2.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1.谷氨酰胺(Gln)的运氨作用 意义:Gln即是氨的一种解毒形式,也是氨的储存和运输形式。
NH3 + ATP ADP + Pi
组织器官
心肌 肝 骨骼肌 肾 胰腺 脾 肺 血清
AST (U/g湿组织)
156000 142000 99000 91000 28000 14000 10000
20
ALT (U/g湿组织)
7100 44000 4800 19000 2000 1200
700 16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 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 嘌呤核苷酸循环(骨骼肌和心肌)(L-谷氨
2.转氨酶及催化机理 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
3.体内两个重要的转氨基反应
ALT是反映肝损伤的一个灵敏的指标。 血清ALT正常参考值(连续检测法):5~40U/L
AST以往用于诊断急性心梗 血清AST正常参考值(连续检测法):8~40U/L
4.正常成人各种组织器官中AST和ALT的含量
氨基酸载体及吸收机制
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酸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亚氨基酸转运蛋白 β-氨基酸转运蛋白 二肽转运蛋白 三肽转运蛋白
γ-谷氨酰基循环转运氨基酸的机制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一)胺类的生成
。
假
CH 2 NH 2
CH 2 NH 2
性
CH--OH
CH--OH
神
经
递 质
β --羟 酪 胺 OH
苯乙醇胺
儿
CH 2 NH 2
茶
CH 2
酚
胺
类
激
OH OH
素
多巴胺
CH 2 NH 2 CH--OH
OH OH 去甲肾上腺素
CH 2 NH--CH 3 CH--OH
OH OH 肾上腺素
(二)苯酚和硫化氢的生成
1. 苯 酚 的 生 成
H 2N
CH COOH CH 2
CO 2
OH 酪 氨 酸 ( T yr)
H2O
NH 3
O
H2N C NH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O 2
尿素酶
第三节 体内蛋白质的降解
1%~2%
体内蛋白质 (主要是肌肉蛋白)
氨基酸
75%~80%
体内蛋白质的降解途径:
➢ 溶酶体途径:主要降解细胞外来源的蛋白质, 以及膜蛋白和细胞内长寿命的蛋白质。
➢ 细胞液途径:主要降解异常的蛋白质和短寿命 的蛋白质
(一)溶酶体途径 —非ATP依赖性蛋白降解途径
一、蛋白质的消化
(一 )胃 内 消 化
胃蛋白酶原
(胃黏膜主细胞)
自
身
激
胃酸激活
活
胃蛋白酶
水解肽链中芳香族 氨基酸形成的肽键
短肽及少量氨基酸
(二 )小 肠 内 消 化 ( 主 要 )
弹性蛋白酶原 (胰腺)
弹性蛋白酶 (内肽酶)
水解肽链中脂肪族 氨基酸形成的肽键
胰蛋白酶原 (胰腺)
自 身
肠 激 酶 ( +) 胆 汁 酸
激 (小肠黏膜细胞表面)
活 (弱)
胰凝乳蛋白酶原 (胰腺)
( +) 胰 蛋 白 酶 ( +)
(内肽酶)
水解肽链中碱性 氨基酸形成的肽键
胰凝乳蛋白酶 (内肽酶)
水解肽链中芳香族 氨基酸形成的肽键
寡肽及氨基酸
羧基肽酶原A (胰腺)
羧基肽酶A (外肽酶)
(+) 胰蛋白酶(+) (内肽酶)
羧基肽酶原B (胰腺)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简述蛋白质的营养重要性
1. 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以及催化、 运输、代谢调节等作用
2. 提供能量:
16.7kJ /克蛋白质 16.7kJ /克葡萄糖 38.9kJ /克脂肪
一、人体氮平衡及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一)氮平衡:测定摄入的氮量与排出的氮量来反 映蛋白质的代谢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