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岛市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免费)一、判断题1、成长也是一个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
√2、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属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本体性知识。
×3、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是《教育法》。
√4、教育的发展必然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5、神曲是博卡丘的著作。
分为《地狱》《天堂》《炼狱》。
×6、魏源是最早的科学家。
×7、“春风化雨”体现了德育的说服教育法。
×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书面材料分析法。
×9、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之一。
√10、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老虎是哺乳动物,所有老虎也是胎生的。
这是归纳推理。
×二、单选题11、近代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B、《教育漫话》C、《爱弥儿》D、《大教学论》C、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3、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的是()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开普勒D、伽利暗1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 )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苏霍姆林斯基15、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是( )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C、综合课程为主D、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16、《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 )A、学思结合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循序渐进17、尊重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 )A、第二层次B、第三层次C、第四层次D、第五层次18、社会态度三要素包含( )A、需要、动机、认知B、认知、情感、行为C、需要、情感、行为D、认知、动机、行为19、教育史上的新三个中心是( )A、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B、教材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C、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D、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20、首倡班级制教学的是( )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1、美国心理学家艾尔克森认为,童年期的主要任务是( )A、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22、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B、钱学森C、袁隆平D、吴阶平23、我国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是( )A、《夭问》B、《离骚》C、《孔雀东南飞》D、《九章》24、小明想象力丰富,观察敏锐,思维灵活,这表现了他的( )A、知识B、技能C、能力D、思维25、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斯宾塞D、乌申斯基26、我国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27、人们常说“做教师的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这句话提示教师要( )A、消除刻板印象B、淡化教师角色C、善于换位思考D、拓宽知识视野28、知觉的高级形式是( )A、注意B、观察C、想象D、记忆29、教育史上,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不在于传授实用知识的理论称为( )A、现代教育论B、传统教育论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3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结构,以此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31、马克思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与方法是(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32、提倡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培养学生道德思维,促进道德水平向高一阶段发展的儿童心理学家是( )A、杜威B、科尔伯格C、皮亚杰D、班杜拉33、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那种品质(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3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灵魂是( )A、追求效率B、推进教育公平C、促进教育的多样化D、实现教育现代化3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系统科学总结了16世纪末,17世纪中叶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经》36、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37、制约国家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包括( )A、政治制度B、领导方式C、文化传统D、儿童特点38、关于综合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统一性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D、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39、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包括( )A、最初对学习内容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外部活动更感兴趣B、最初学习兴趣不分化;以后逐渐对不同学科产生不同兴趣C、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作用中逐渐降低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作用中逐渐增强40、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 )A、获得了守恒概念B、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C、可进行逻辑运算D、思维具有可逆性三、多选题4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社会发展必须拥有的自信有( )A、制度自信B、理论自信C、思想自信D、道路自信42、东西方教育的差别,最后一个选项是中国直接经验43、狄尔泰的精神科学教育学或文化教育学,有别于其他教育学派的主要特点是( )A、重视儿童在活动中学习B、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师生间的对话C、重视实验的教育方法D、重视教育对人的心灵的陶冶和唤醒44、小学老师搞研究,对教学任务的那个,选B教师是向上社会流动45、我国新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掌握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参考答案11-15 DDBAC 16-20 BCBAC 21-25 CABCA 26-30 BCBCD 31-35 CBCBC36AC 37ACD 38ABCD 39BC 40AD 41ABD 42 43BD 44 45ACD 四、案例分析“老师经常表扬我,我怕谁”学生阳阳(化名):现为六年级学生,原来是所谓的后进生,上课不专心,常捣乱,作业也经常不完成,下课后与同学之间摩擦很多,老师见了个个头痛,同学对他敬而远之,他上五年级时,我是他老师,就想:应多给他鼓励,让他建立自信,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常对他表扬有力,尤其是在他有进步时(哪怕这点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
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果然明显,他对自己的行为已能有所控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正当我对自己的成功教育而欣喜之时,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倩却让我陷入深思:一是有同学向我报告,阳阳又犯错误了,和很多劝他的同学吵上了,还说:“丘老师经常表扬我的,所以这次他也不会怎么说我,我才不怕你们呢;二是在一堂课上他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经多次“激励式”的引导无效后,我进行了批评,谁知他竟离开教室扬长而去……结台材料,运用教育评价理论,分析教师的评价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答案要点]问题:表扬与批评是学生评价中常用的两种方法,表扬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积极发展的方法。
批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思想作出否定评价。
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该老师在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是过度使用了奖励的方法忽略了学生对于奖励的态度,忽视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没有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
解决方案:老师要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要注意几点要求:第一是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奖惩目的明确,公平、正确、合情合理;第二,注意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第三,主意学生对奖励的态度。
把奖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奖励有度。
五、写作(30分)对于“成功”,大部分中国人认为考上重点大学,出人头地,才是成功;而《明朝那些事》的结尾却说:“成功只有一个,那就是:按自己的方式完成人生”。
以“我看学生的成功”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
【解题思路]思路一:成功不在于成绩和社会地位,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发挥个性、能否发展兴趣、能否享受学习带来的幸福感、能否运用所学贡献社会、能否体现自己的价值、能否给自己的人生画出完美的画卷。
思路二:首先,教育者应该转变观念,梳王里正确的教育目标,摆脱借误的“唯成绩仑”、“唯学历论”,要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和感情,用一颗充满爱的心赏识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做到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法,发挥学生的特长,达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