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锦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3锦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3锦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013年锦州市语文中考模拟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笨拙.(zhuō)负载.(zǎi)贮.藏(zh ù)扣人心弦.(xián)B.参差.(cī)坎坷.(kě)瞥.见(pi ě)忍俊不禁.(jìn)C.惩.罚(chénɡ)联袂.(mèi)允.许(y ǔn)水涨.船高(zhǎng)D.星宿.(xiù)强.迫(qiáng)着.落(zh áo)谆谆教诲.(huì)2、下面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恪尽职守骇人听闻别出心裁不可思义语文试卷共8页第2页B、叹为观止兴高采烈相提并论因地制宜C、锋芒必露不言而喻水泄不通掩旗息鼓D、相形见拙任劳任怨刻不容缓郑重其事3、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评选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和名字,他天生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小时候讲述他的,伙伴、邻居、爷娘是他的听众。

长大了,他讲述中国,以20种文字,全世界都是他的读者。

那一天他走上了,世界一片安静。

A.不同理想传播殿堂B.相反梦想传播殿堂C. 不同理想讲述圣殿D. 相反梦想讲述圣殿语文试卷共8页第3页语文试卷共8页第4页(2分)快乐是件奇怪的东西,,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A.它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你分给别人的越多B.它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增多,你分给别人的越少C.它不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增多,你分给别人的越多D.它不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你分给别人的越多7、选出下面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醉翁亭记》《出师表》《陋室铭》中的“记”、“表”、“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

《蒹葭》是其中的一篇。

语文试卷共8页第5页C.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按时间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欢乐之情。

D.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8、名著阅读(2分)《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国家名称。

①它们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友谊和仁慈是其美德。

______________②我看到了它的头和一只爪子,估计这只猫有三头公牛那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9、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语文试卷共8页第6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

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10.口语交际(2分)某校九年级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语文试卷共8页第7页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11.综合性学习(3分)某中学对该校300名九年级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超级女声”两大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语文试卷共8页第8页⑴请概括说明统计表反映的情况。

(2分)⑵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

(1分)12、请按原文填空。

(12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描绘了理想社会中人们的精神面貌,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的一种形象注释。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体现作者希望在全城百姓面前“秀”一下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卷共8页第9页(6)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

(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色彩、形状等方面描写初春迷人景色,表达作者沉醉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阅读分析。

(满分5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13-16题。

(12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语文试卷共8页第10页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公孙闬(hàn)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

战不胜,田忌不进①;战而不死,曲桡②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③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④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⑤,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

田忌遂走。

【注释】①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②曲桡(náo):这里是罗织罪名的意思。

③说(shuì):劝说,说服。

④卜:占卜,预测吉凶。

⑤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2)能面刺.寡人之过(3) 邹忌以为然.4)田忌遂走.1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公何不为王谋伐魏?15、用课文原句回答。

(2分)(1)甲文中能够揭示乙文“田忌遂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2)乙文第一段中中告诉我们“田忌遂走”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16、甲文中的邹忌是个的人,乙文中的他是个的人。

(2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7---15题。

(16分)父爱陷阱郑成南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

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

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他清楚。

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

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

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

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

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

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

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

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

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

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

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

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

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

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

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

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

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

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

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

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

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

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

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

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

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

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

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

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