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萍乡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萍乡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萍乡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校对(xiào)鲜为人知(xiǎn)锲而不舍(qiè)B.字帖(tiě)深恶痛绝(wù)忍俊不禁(jīn)C.诘问(jié)悲天悯人(mǐn)忧心忡忡(chōng) D.拖沓(tà)姗姗来迟(shān)目不窥园(kuì)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狂澜丰饶妇孺皆知慷慨淋滴B.誓言烦琐大庭广众颠沛流离C.取谛修葺如释重负心有灵犀D.遗憾魂魄仙露琼浆言外之义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兰州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兰州和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B.许多交通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

C.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D.在即将到来的运动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去要充分发扬自身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5.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台阶》以“台阶”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阿长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D.《老王》一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描写老王:一是写他的“善”,二是写他的“苦”。

6. 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看花,花叶相辉,;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C.④②③①D.③①④②二、情景默写7. 古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5)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表达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8.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既没地方坐一坐,只好慢慢的走吧;可是,上哪里去呢?这个银白的世界,没有他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

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

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

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的良心的微语。

先不要管自己吧,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

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一个男人!难道那最后的五块钱不是曹先生给的么?不敢再思索,他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

不敢过去推门,恐怕又被人捉住。

左右看,没人,他的心跳起来,试试看吧,反正也无家可归,被人逮住就逮住吧。

轻轻推了推门,门开着呢。

顺着墙根走了两步,看见了自己屋中的灯亮儿,自己的屋子!他要哭出来。

弯着腰走过去,到窗外听了听,屋内咳嗽了一声,高妈的声音!他拉开了门。

“谁?哟,你!可吓死我了!”高妈捂着心口,定了定神,坐在了床上。

“祥子,怎么回事呀?”祥子回答不出,只觉得已经有许多年没见着她了似的,心中堵着一团热气。

“这是怎么啦?”高妈也要哭的样子的问:“你还没回来,先生打来电,叫我们上左宅,还说你马上就来。

你来了,不是我给你开的门吗?我一瞧,你还同着个生人,我就一言没发呀,赶紧进去帮助太太收拾东西。

你始终也没进去。

黑灯下火的教我和太太瞎抓,少爷已经睡得香香的,生又从热被窝里往外抱。

包好了包,又上书房去摘画儿,你是始终不照面儿,你是怎么啦?我问你!糙糙的收拾好了,我出来看你,好,你没影儿啦!太太气得——一半也是急得——直哆嗦。

我只好打电叫车吧。

可是我们不能就这么‘空城计’,全走了哇。

好,我跟太太横打了鼻梁(注:横打了鼻梁,即保证。

),我说太太走吧,我看着。

祥子回来呢,我马上赶到左宅去;不回来呢,我认了命!”祥子没的说。

“说话呀!楞着算得了事吗?到底是怎回事?”“你走吧!”祥子好容易找到了一句话:“走吧!”“你看家?”高妈的气消了点。

“见了先生,你就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这像什么话呀?”高妈气得几乎要笑。

(节选自《骆驼祥子》,有删节)(注释)①横打了鼻梁:即打保证。

【小题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____。

初中语文课本中,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作品《________》。

【小题2】上文中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小题3】上文结尾处祥子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这句话指的是原著中的哪个情节?四、综合性学习9. 综合性学习。

某班要开展“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活动,假设你是活动的组织者,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整理爱国名联)下面的对联被打乱了顺序,请你连线调整过来。

日月光华红旗万岁生前不作故乡人一寸丹心图报国白铁无辜铸佞臣青山有幸埋忠骨两行热泪为思亲死后愿为沙场鬼河山锦绣祖国长春(2)(践行爱国誓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现在应该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五、诗歌鉴赏10.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对比阅读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没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掉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

吾使人卜,云:祟①在高山广水。

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

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

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

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

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④,可乎?”晏子曰:“不可。

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泉将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

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①(suì):鬼怪作祸。

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

③祠:祭把,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河神。

【小题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啮:(2)祠此无益也益:【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非木柿斯是陋室B.以祠灵山,可乎可据理臆断欤C.以草木为发以为顺流下矣D.祠之无益水陆草木之花【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2)天久不雨,泉将下,百川竭。

【小题4】乙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灵山、河伯,其表面理由是“天久不雨”,灵山、河伯自身难保,其根本原因是担心祭祀的费用会增加百姓负担。

由此可以看出晏子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用两个短语概括,从两方面作答)七、现代文阅读1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借钱曹春雷①年幼时在乡下,生活中总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字,那就是“借”。

借什么呢?借钱。

我八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拉扯我和大我三岁的哥哥,土里刨食,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即便是掰成两半,也不够花,于是便借。

②那时村人大都不富裕,但都淳朴,只要来人进了家门开了口,多少都会借一点的人人家张回嘴不易,总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吧。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母亲总会在约定的期限内,准时归还,卖粮食或者是卖鸡鸭。

③有一年秋天,母亲要盖房。

老屋实在是太老了,像一位白发豁牙且拄拐的老人,有房梁随时会朽断、土墙随时会塌的危险。

买材的钱可是个大数目。

先借钱,母亲跑东家去西家。

有人家不等母亲上门,自个儿就拿着钱来了。

互相帮衬,互相扶助,这是那时的村风。

④邻居翠芹婶也来了,但她只是站在门口,一副难为情的样子,说,姐……我没钱借你,真不好意思。

翠芹家的全叔在建筑工地上摔坏了腰,一直在家里躺着。

她婆婆,我喊作二奶奶的,也得了病瘫在床上。

⑤钱借够了,材料买齐了,动工。

母亲累例了,幸好有村人帮忙,盖房还算顺利。

⑥有一天,夜深了,我在临时搭起的草棚里还没睡,突然听到自家建房的工地上,有唰啦唰啦的声音传来。

我和母亲出去,借着月光,看到有人在我家工地上忙活,是在筛沙。

走近了看,是翠芹婶。

⑦母亲说,翠芹,你不去睡觉,咋来筛沙了呢?便去夺她手里的锨。

翠芹婶一边往后闪躲,一边说,姐,你就让我干一会儿吧。

孩他爹和俺娘,还有孩子,都伺候完睡着了。

现在筛了沙,明儿你就省点工夫了。

母亲说,翠芹啊,你忙了一天了,抓紧回去睡觉。

伺候病人比盖房的活儿还要累。

说着,又去夺翠芹婶手里的锨。

翠芹婶把锨藏在背后,说,姐,你就让我干一会儿吧。

你家这么大的事,我一点忙帮不上,心里难受。

⑧母亲终究没劝得了翠芹婶。

那晚,姐俩筛沙,唰啦唰啦,一直到很晚。

我在草棚里听,总以为是外面在下雨。

⑨房子建成那天,母亲炒了很多菜,请来帮忙的乡人们吃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