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协委员王永平: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 - 2011-2-12 16:27:03
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永平
我省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净化山西”的目标,还特别提出“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这项举措是完成我省节能减排任务指标的重要抓手,下面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建议。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必然性与现状
合同能源管理是从七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具体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通过分享节能效益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
1998年,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实施了“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中国。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502家,共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个,总投资208亿元,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由2008年底的6.5万人增加到11.3万人,增幅达74%。
从我省节能服务产业目前的现状看,向经信委提出申请备案的节能服务公
司约30多家,总资产约10.5亿元,从业人员约4000多人,拥有国有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约50多项,主要在工业、建筑和公共机构等领域从事节电、节煤、系统控制等节能服务。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省节能服务公司将发展到二百家,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项目比重高达40%以上。
二,我省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之后,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我省作为能源资源消耗的重化工大省,推广情况却不容乐观。
为什么“不花钱”的节能叫好不叫座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观念保守,认识难突破。有的企业领导,把节能减排喊在嘴上,没有节能压力,不准备落实。尽管合同能源管理被称为“不花钱的节能”。合同能源服务企业要收回成本,分成比例应达到70%,也是国际惯例。但很多单位不见“红头”文件,不想先推广。还有的为了显示“国有”强势,非要在分成上占大头,因而无法签定合同。
第二,缺乏长远眼光,诚信难保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寿命期平均10.4年,有时往往是初期投资大,成本回收时间长。期短到一年,长到三五年。有的企业负责人,不愿在自己的任期内搞节能,怕企业遇到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节能服务公司也担心遇到不诚信客户,血本无归。
第三,金融创新缓慢,政策难落实。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一般都是规模小,资产少的服务型企业,资金压力大,必须借助银行融资。在发达国家,合同能
源管理企业的节能投资大都源于贷款。而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难,担保难是老问题,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也不例外。
三,推进我省合同能源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推广12年,已完全具备了为用能企业提供节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近几年在节能项目炭黑尾气锅炉投资1亿多元,干熄焦项目投资1.9亿,在冷凝水回收、制冷站,变频设备节能改造项目上投资累计几千万元,吨焦综合耗能从2006年的180公斤降到120
公斤标准煤。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霍州煤电签订合同是年节约煤耗104万元,实际达到年节约122万元。罗克佳华完成了太原市自来水公司综合节能改造项目,使水泵的运行噪音降低、发热情况大为好转,整体节能率达到25%以上。还有很多项目,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合同能源管理,受益的远远不止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而将演变成整个节能环保产业的“盛宴”,谁先步入,谁先得先机,因此我省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粗钢占43%,煤炭占45%,水泥占52%。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而山西的差距更大,山西GDP占全国的2.2%,能源消耗却占4.3%,万元GDP二氧化硫、COD、烟尘、粉尘排放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61倍、1.23倍、3.47倍和3.72倍。山西的转型发展亟待全面推进,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性发展向集约、
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做到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
(二)、支持技术改造,培育新兴产业
我省工业产品能耗过高,关键在于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核心关键技术。我们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积极地做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导入融合,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加快建立市场准入条件和技术标准规范,大力发展生产性的服务业,结合煤炭产销,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立足煤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
(三)、强化目标责任,实行强制节能
要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低碳追求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完成低碳承诺的任务影响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影响低碳承诺目标的实现。唯有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才是最现实的选择。省政府应尽快建立发挥能耗监测平台的作用,出台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政策法规。要像下达GDP指标一样,分解低碳承诺目标,要像考核GDP的经济责任制那样,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要由鼓励节能转为强制节能。在绿色经济框架下,提高环保标准,努力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把低碳经济的发展落实在节能减排、环保、能源效率提高上。
(四)、发展清洁能源,营造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