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的设计与批改
优化作业的设计与批改
课外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对教师来说,它是接收课后信
息的重要方式,能借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工作。
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后布置一大堆作业;学生上课机械地听,下
课后忙碌地做作业。
但学生做一份作业,教师就要改一百多份作业,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多,教师花费在批改作业的时间更多。
而某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批改”,不管对与错,草草了事,一些学生出现了抄袭、问答案或叫人代替做作业等不良现象,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批改量多教师批改完作业也没有时间再逐个教学生改正。
学生只知道哪道题错
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最后找同学或同桌抄答案应付了事。
这样的作业,既对学生起不了巩固提高的作业,又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作了以下一点尝试来优化作业的设计与批改:
因生施教,分层设计作业。
布置作业常常成为我教学中一个最头痛的问题,布置的作业难了,差一点的学生完成不
好,教师又要再花时间叮嘱他们完成。
布置的作业简单了,对学习轻松的学生又起不了提高的作用。
有时布置了一大堆的作业,学生做得厌烦,更会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我把作业设计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的作业。
一星级为基础练习,二星级为稍有难度的题目,三星级为拓展性的题目。
要求全班每人必须完成一星级的题目,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再选择二星级或三星级的题目完成。
例如在教完正方形的周长后,我布置了三道不同星级的练习题:一星级:老师有一块正
方形的桌布,边长是7 分米,如果要在它的周围缝上花边。
要买多长的花边?二星级:一块一边靠墙的正方形苗圃,边长是50 米,要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三星级:用一根长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
30 最大的正方形,还剩下铁丝多少分米?
为了鼓励学生向难度挑战,学生完成哪个星级的题目就奖给相应数量的星星,并进行统计,把获得星星数最多的学生的名单公布表扬,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去自觉思考完成稍有难度的题目,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有时我也可以不布置书面作业,而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发现和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学完千米后,我让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走一千米的路,把它写成数学日记,记下自
己从哪里走到哪里,有什么感受。
有的学生写道:一千米就是从我家走到城市广场,用了
10
分钟,不知跑步去要多久呢?下一次我要跑步去。
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教与学双向的互动,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能力。
很多时候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老师,随使做完作业不管对错。
那么老师精心设的作业也收不到什么效果。
如果要改善这种情况,还是要从平时培养学生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
我在班中常常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去教育他们。
例如有一个学生小斌平时上课很认真,积极回答问
题,但作业很马虎,常抄错题,因为没有很好地检查,而使计算失误未得100 分,结果测验的时候就因为没有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成绩退步了很多,只考了85 分。
而小豪做完作业或
试卷后总是认真地检查,每道题都再算一遍,所以每次都得到九十几一百分。
我就把两个同学的事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讨论应该向谁学习,学习些什么?这样通过具体的学生所熟悉
的生动事例介绍,使学生了解检查作业的必要和好处,提高学生对检查作业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良好的检查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
所以教师要
经常地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和训练,并教给他们方法:A认真审题的方法。
如做作业时要先看
清题目要求再做的方法。
像比较一组数的大小,有的题目是算式比大小,有的是结果比大小,有的是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有的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因要求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学生一疏忽就会出错,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时加以引导,看准题目要求把谁(是数还是算式),
怎样排列(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从而让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
B、认真书写,认真核
对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视觉和手的协调能力差,感知缺乏细致性,抄题时往往看错,抄错
数字。
为此教给学生抄题后先校对再计算的方法,如书上题目抄到作业本后要校对,横式数字抄到竖式后
要校对,竖式结果抄到横式后也要校对等,以保证作业的准确性。
C教给常用
的检查作业对错的方法:如数学中的估算法、验算法等。
注意激励性,激发学生自查作业的兴趣,促进学
生检查作业习惯的养成。
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胜性心,希望超过别人,能得到别人的承认。
针对这一心理,在教学中注意激励性,设计奖励学生,增强学生检查作业的动机,例如我要求学生每天的作业都要自己先检查一篇再交给父母检查,如果父母检查时发现没有错的就在作业登记上签名,练习全对的奖一颗红星。
对于批改后对错的题能及时独立订正,可以加分等。
这样大大调动了
检查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认真作业,认真检查习惯的养成。
三、适当地随堂批改作业。
新课后,如果有时间,课后的作业可让学生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评讲、解答或采用
学生先做完的先批改的方法,这样下课时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已经完成了,减少了学生课后的
作业量,也减少了老师课后批改作业的时间。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差等生的作业,要尽量采用面批的方式,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
给予纠正指导,对于优、中等生,除了老师目批,有时也可以采用抽样检查或互相批改,鼓
励学生解题多样化,寻找巧妙新颖的思路,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
四、个性批改,激发学生的兴趣。
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用一步计
算就可以完成吗?第一步先求什么?” 、“细心数一数”、“你记住进位、退位了吗?”等评语 教给学生思考的路线。
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
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
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
评语此时体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恰当的评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 ” 、 解得妙,真聪明”、“你肯定有新方法,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
不要尽是责骂质量特别
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你准 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努力。
”“看到你在进步,我高兴极了,希望你更上一
层楼。
”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
从而会使逐 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分类布置作业提高了课外信息反馈系统的灵敏度,有利于教师更细致更有效 地开展教学工作。
而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2”“X ”判断方法的不足, 有利
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我们丢掉单一的作业,丢掉冰冷的“ 2”“X”
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合理地利用时间,优化作业的设计与批改,达到师生共 同减负的理想效果。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 “X”来评判正误,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 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 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
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