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最新推荐------------------------------------------------------
资助贫困学生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善良的人们: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爱的暖流绵绵不断,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素有行善积德,扶残助残、济贫扶危的传统美德。
当我们享受苏州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现代生活的时候,当我们满怀豪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率先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与我们生活在同一蓝天下,同一城市的残疾人群。
目前,仅在苏州市区就有3500多户残疾人特困家庭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常年靠政府救济和社会资助。
他们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成员,帮助和扶慰他们,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时值盛夏,我们特别关心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的暑假生活好吗?开学时的学费解决了吗?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是家庭的最大希望。
贫困残疾家庭的学生,一样有良好生存发展的愿望,一样有享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为此,我们倡议社会各界人士,献出您的一份爱心帮助这些贫困残疾家庭的孩子更好的完成学业。
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让我们用殷殷的爱心,热情的双手,为这些孩子撑起别样的天空!也希望这些贫困残疾家庭的孩子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学有所成,报
1 / 5
答父母、回报社会。
【案情】刘女士和丈夫孙某1990年结婚,次年,女儿“盈盈”出生。
2000年4月,刘女士发现,丈夫孙某和他的同事李某出轨,并育有一个四岁的私生女。
刘女士坚决地向丈夫提出离婚,孙某同意了。
2 【案情】
2000年5月30日,两人协议离婚。
因刘女士和孙某婚后从各自单位各分得一套使用权房,孙某便起草了《离婚协议》对房产进行分割:刘女士对其名下的房屋有居住权,直至刘女士再婚为止,再婚时该房归盈盈所有;孙某对其名下的房屋有所有权,直至孙某再婚为止,再婚时该房也归盈盈所有。
刘女士认为无论如何这两套房子最终都归女儿所有,所以也没细看就签了字。
转眼9年过去了,刘女士却越来越感到自己当初太失算了。
日前,刘女士新买了住房,想把自己名下那套房子出租,可孙某却说,该房刘女士只有居住权,不能出租,除非他同意,当然,刘女士需将一半的租金给他。
可9年中,孙某和李某一直以夫妻名义同居在李某家,却把孙某的房子对外出租。
孙某为了不把房子给盈盈,始终不登记结婚。
近日,刘女士找孙某理论,孙某却拿出《离婚协议》把刘女士数落一顿:我对我的房子有‘所有权’!我想租就租,想卖就卖。
现在租房子合适,我才没卖。
等哪天高兴,我就把它卖了。
协议上说,如果我再婚,房子归‘盈盈’,可没说我把房子卖了后再婚
---------------------------------------------------------------范文最新推荐------------------------------------------------------ 还得把卖房款给‘盈盈’吧? 刘女士认为,孙某早就在协议里给她挖好了陷阱。
【评析】
因为刘女士没能认真对待《离婚协议》的签订,所以她只能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
虽然在情理上刘女士值得同情,但从法律上讲,孙某的说法才站得住脚。
刘女士对房屋有居住权,不能进行租赁、出卖等处分;孙某对房屋有所有权,所以对房屋有权处分。
而且,孙某卖房后再婚,其女儿盈盈也不能以离婚协议中的条款来对抗取得该房的第三人。
也就是说,她既得不到房子,也拿不到钱。
所以,在签订《离婚协议》时一定要慎重,要仔细研究协议条款,避免日后出现纠纷。
延伸阅读:怎样写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书中对孩子抚养费如何约定和处理一般可以约定,抚养费给付到孩子18周岁或独立生活为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到孩子完成高中教育阶段时,父母就没有义务再对孩子进行抚养费的支付。
但从离婚协议书中对孩子抚养费如何约定和处理
一般可以约定,抚养费给付到孩子18周岁或独立生活为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到孩子完成高中教育阶段时,父母就没有义务再对孩子进行抚养费的支付。
但从现实情况看,上大学的阶段甚至大学毕业后
3 / 5
尚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阶段,父母资助的情况相当普遍。
如果你们对抚养期限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你们抚养期限适用法定的高中教育阶段完毕后;在你们对抚养期限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适用你们的约定。
比如,你们约定支付抚养费至孩子大学毕业止,若一方在孩子上大学后拒不履行,孩子有权向其主张抚养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婚姻法第21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子女。
如果你希望他一次性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来看,你的这种要求往往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
法院判决或调解一次性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的情况往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一方要求一次性支付;
2、另一方同意一次性支付;
3、另一方完全有一次性支付的能力;
4、不损害他人权益。
抚养费的给付一般以按月给付为原则,如果子女归你直接抚养,在他有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和他协商一次性支付子女的抚养费用。
若对方不同意一次性给付,最终采用的是按月支付的方式,如果你对他的支付信用产生怀疑,可以考虑以他的个人财产设立担保,以保证他抚养费的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8条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
---------------------------------------------------------------范文最新推荐------------------------------------------------------ 付。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