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银行业的电子商务

浅谈银行业的电子商务

浅谈银行业的电子商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

近几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电子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如何使电子商务在银行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仍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相继已有20多家银行的数百个分支机构开展此类业务,但综合水平仍然较低。

银行业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早,也是应用层次最高的行业之一。

在新经济时代,由干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微利时代影响了整体资金利率的走向,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滑波,抑制了资金利率的上扬,从而影响银行的存款业务的发展。

时代呼唤银行业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把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因此,Internet的产生以及进入商业性应用以后,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实现了超常规、跳跃方式发展,对人们的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大潮冲击下,人类社会未来的经济运行和生活方式都将主要由网络技术来支撑,谁拥有网络技术,谁就是成功者;谁失去它,就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本文从经济、技术、法律、管理等多方面对我国银行业电子商务现状进行了讨论,并且论证了在我国发展中,银行电子商务所面临的困难:认识问题、网络建设问题、安全问题、支付方式和信用卡处理统一化问题、企业应用系统开发问题、法律问题,最后,对我国未来银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了几点建议:提高全民族电子商务意识,增强商业信誉,加强人才培养;构造银行业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综合保障体系;建立适合银行业务实际的金融互联网络;创造发展环境,完善保障机制;尽快构建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等。

【关键词】银行业、电子商务、现状、困难、建议目录一、我国银行业的电子商务现状 (2)1.从经济的角度看。

(2)2.从技术角度看。

(3)3.从法律角度来说。

(3)4.从管理角度来说。

(4)二、我国银行业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困难 (4)1.认识问题 (4)2.网络建设问题 (4)3.安全问题 (5)4.支付方式和信用卡处理统一化问题。

(5)5.企业应用系统开发问题。

(6)6.法律问题。

(6)三、加快我国银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7)1.提高全民族电子商务意识,增强商业信誉,加强人才培养。

(7)2.构造银行业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综合保障体系。

(7)3.建立适合银行业务实际的金融互联网络。

(8)4.创造发展环境,完善保障机制。

(8)5.尽快构建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 (8)6.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程度。

(8)7.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鼓励更多行业积极介入。

(9)浅谈银行业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

即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商业交易。

中国同世界上许多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一样,从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电子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如何使电子商务在银行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仍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银行业的电子商务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相继已有20多家银行的数百个分支机构开展此类业务,但综合水平仍然较低,其现状分析如下:1.从经济的角度看。

我国银行业电子商务的现有和潜在目标客户群较为狭小,业务品种不够丰富,盈利能力较低。

原因如下:(1)社会思想观念和基础设施环境的桎梏首先,国外银行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以非现金支付和完善的社会个人信用体系为必要条件的,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基础。

其次,我国大多数居民倾向于信赖传统的银行分支机构办理业务模式,据有关调查统计数字显示,我国86%的人表示不会以任何方式进行网上金融交易,全国用卡支付的消费额仅占全部消费额的2.7%。

再次,我国社会、企业及家庭的计算机普及率、入网率、信息化普及率还比较低,电脑普及率、光纤覆盖率很低,网络的吞吐能力非常有限。

而且国内企业也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化投入不足,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不充分等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家重点企业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累计资产仅占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约8%—10%的水平相距甚远。

这些自然使得银行电子商务的市场消费群体偏于狭小。

(2)业务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和增值服务,盈利能力差。

我国现在开展的银行电子商务主要集中于电子支付业务和网络银行两方面,距国际上通常意义所指的银行业电子商务尚有很大距离。

①电子支付业务形式包括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支票等。

截至目前我国银行开展的主要还局限于信用卡业务,而很少采用对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现在国际贸易金融界中广泛采用的支付形式;②网络银行服务。

我国网络银行目前的业务深度和广度非常有限,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分类标准,网络银行业务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基本业务,二是更高一级的业务(如个人融资理财、查询账户明细等),三是以互联网为营销渠道开展的业务,四是利用互联网交叉出手金融产品和服务。

现今,我国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最多只达到第二个层次,主要还是集中于传统银行产品的电子化提供,如提供在线交易支付网站,交易和账户查询、转账、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申请银行卡等简单业务上。

这些服务与传统服务毫无二致,所有的网上业务也均可由传统的银行柜台完成。

此外,部分银行甚至只简单的将网站作为营销宣传工具对待而不直接提供服务。

这样的网络银行相较于机构模式基本没有特色,更谈不上价值增值点,难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2.从技术角度看。

我国银行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和各家银行网络无法顺利实施标准化数据对接等问题比较突出。

网络经济时代,技术先进性安全性是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同样,这也是风险最为集中的地方。

3.从法律角度来说。

银行电子商务的具体游戏规则尚未建立、健全,相应的一整套法律、法规发展滞后,有待于成熟和完善。

而这些都是由于我国的网络经济正处于起步和初创阶段。

时间的短暂、实践经验和案例的缺乏,社会心理准备的不充分都使得法律规范等配套上层建筑的建立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从管理角度来说。

在我国,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传统经营,社会信用问题始终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障碍,也是最难以通过银行自身的管理努力能够克服的障碍,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基础环境的问题。

我国极度缺乏一个全面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缺乏参与经济交易的社会各方主体的信用数据和信用流,这就使得银行电子商务参与者的身份确认和交易选择有了极大的难度,也为银行对于网上金融业务的管理出了一道难题。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困难1.认识问题。

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中国推行电子商务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而是观念。

要想转变观念,一是通过实例加强认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居民、企业及政府对电子商务有个新的认识,还必须切实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包括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和法律问题,以消除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种种疑虑。

美国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密码技术,广泛推广网络结算标准,使消费者对经由网络结算的信任程度有了显著提高。

以前有70%的网友对网络上使用信用卡有疑虑,如今已经降到30%左右,从而使电子商务的购销金额有了明显的增加,这种情况说明,宣传推广与实际推广的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全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2.网络建设问题。

中国电信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网络建设。

银行网络通信以前主要依赖于卫星通信解决异地信息传递,现在可以利用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宽带高速数字化通信技术来解决中心城市之间的金融信息传输。

特别是中国国家金融网(CNFN)的建设,使金融专用网络更具规模。

但是,各个商业银行的专用网络CNFN之间存在着网间互联的问题。

为了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络,建议使用统一的互联网协议来实现不同的网络接口协议之间的互联。

3.安全问题。

虽然计算机专家在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上下了极大的功夫,采取了多种措施,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黑客的攻击仍然使专家们头疼不已。

安全问题仍旧是电子支付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子交易各方的利益:买方存在信用卡密码被窃或泄露从而导致资金流失的风险,以及商家是虚假的从而造成钱付了却收不到货的局面;卖方存在未能识别电子伪钞而向不真实的买主交货,进而导致“钱货两空”的结果;银行则存在向虚假商家兑现后因买方收不到货从而拒付的风险。

由于种种风险的存在,各方当事人对在Internet 网上从事电子交易就不免心存疑虑。

同时,网上交易所能带来的巨大机遇和丰厚利润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那些喜欢冒险的网络入侵者,买方、卖方和银行都必须承担来自外部的风险。

银行业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与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信息安全有一定的区别。

它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含义外,还具有金融业和商业信息的特征。

更多的、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涉及国民经济建设中资金的调拨,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内容。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银行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安全。

4.支付方式和信用卡处理统一化问题。

在电子支付中存在着若干种支付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有时两种支付方式之间不能做到互相兼容,这样,当电子交易中的当事人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且这些支付方式又互不兼容时,双方就不可能通过电子支付的手段来完成款项支付,从而也就不能实现英特网上的交易。

因此,从推动电子商务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努力将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统一起来,将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融会贯通、取长补短,结合形成为一种较为完美的支付方式。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思考,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中间不仅涉及各国的金融网络问题,也牵涉到各利益集团的利益问题。

此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软硬件及其他配套设施的一致性问题。

支付方式的统一对各国、各家银行都是大有裨益的,它不仅可以免去支付方式不统一所带来的种种不便,而且能够确保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顺利地开展,从而使各国都能从中受益。

加快支付方式的统一,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信用卡在一定时期将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个人支付工具之一。

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各自为政,各行信用卡只能在本行的ATM机和POS机上使用,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也限制了信用卡的推广。

上海市于1999年4月成功地解决了各行信用卡使用地银行POS和ATM机的问题,大大推动了我国信用卡的发展。

笔者认为,中国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银行卡管理机构,即独立于银行和商家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银行卡业务处理。

这样,就可以制订统一的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集中力量开发信用卡的新业务,进行技术创新。

5.企业应用系统开发问题。

目前,我国为企业在线销售而设计的软件系统极为缺乏。

用户只能进入银行的Web页通过网上银行来购买产品,而不是用户直接向厂家订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