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弱电系统(智能化)专项设计技术要求
XXXX公司
20 年**月**日
1.项目概况
2.设计范围及内容
2.1 设计范围
**项目的弱电系统(智能化)工程的专项设计
2.2 设计服务内容
(1)配合甲方在***项目智能化定位阶段提供技术咨询;
(2)在方案设计阶段,向设计公司提供弱电专业与建筑配合的技术支持以及所需
的各种规范、法规的咨询;
(3)负责完成与室内精装修设计相应的施工图配合工作;
(4)配合现场施工进行设计交底和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
(5)根据项目进度及时安排人员在甲方要求的时间内解决工程变更洽商和施工现
场的技术问题;
(6)配合甲方完成智能化工程招投标文件的技术审核;
(7)配合甲方完成智能化材料设备的招投标文件技术标书的编制工作;
(8)对甲方指定的设备选型和工程中包含的由第三方设计的技术方案进行审核和
确认;
(9)配合甲方和施工单位进行需设计参与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整体工程的各种设计
验收工作;
(10)乙方为本项目提供的服务应至甲方施工安装结束并通过竣工验收后止。
3.设计依据
3.1本项目执行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规划设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全部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建设工程设计规范,并遵守当地政府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同时需以现时有效的版本为准。
3.2甲方向乙方提交的有关资料
4.设计要求
4.1 设计技术要求
一、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
(1)实用性:
●系统应能满足当地环境条件、维护保养以及投资规模等因素。
●应按照“贴合实际、总体规划、高度集成”的原则。
●合理设置系统功能、优化系统配置和设备选型,保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互通性:
●子系统之间均应能有效地进行通信和共享数据。
●应能够实现不同厂商、不同规格的设备或系统间的兼容和互操作。
(3)可靠性:
●系统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可靠的设备。
●关键设备应有备份或冗余措施
●系统软件应有备份和维护保障能力,并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
(4)经济性:
●系统保证符合标准规范、满足使用要求。
●系统应尽量简化,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系统一次性投资和长期运行维护成本最优的要求。
(5)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的设计应采用模块化设计。
●系统应能规模扩展、功能扩充。
●配套软硬件应能升级。
二、智能化系统配置原则
三、安全防范系统
(1)对讲子系统
功能配置:
分类配置要求主要功能
可视对讲基本配置1)在单元入口及住户内设置黑白可视对讲设备;
2) 室内机可视屏尺寸不小于 3.5 寸;
3) 可实现安保中心、住户和访客(门卫)三方通话;
4) 住户可获得访客在单元门口的声音、图像;
5) 通话保密,确保住户稳私权;
6) 用户之间完全隔离,当一户出现问题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
作;
7) 通话清晰不失真;
8) 门口机具有夜视功能,带红外补偿。
9) 系统带备用电源,按6小时设置,维持通讯正常。
提升配置1)在单元入口及住户内设置彩色可视对讲设备;
2) 室内机可视屏尺寸不小于 7 寸;
3) 可实现安保中心、住户和访客(门卫)三方通话;
4) 具有住户可与小区任一住户分机对讲功能。
5) 住户可获得访客在单元门口的声音、图像;
6) 通话保密,确保住户稳私权;
7) 各用户之间完全隔离,当一户出现问题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
作;
8) 通话清晰不失真;带防胁迫功能。
9) 门口机具有夜视功能,带红外补偿。
10) 应具有信息发布功能;
11) 应具有访客图像存储功能;
12) 系统能开放接口,与其它智能化系统实现集成;
13) 系统带备用电源,按12小时设置,维持通讯正常;
点位设置:
与建筑设计结合:
(2)周界防越及报警联动子系统
(3)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
(4)门禁管理子系统
(5)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6)电子巡更子系统
四、信息通讯网络系统
(1)电话子系统:
(2)有线电视子系统
(3)信息网络子系统
(4)公共信息显示子系统(选装)
五、管理与设备监控系统(选装)
(1)设备监控子系统:
(2)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子系统(选装)
(3)物业管理子系统(选装)
六、基础设施技术
(1)电源与接地子系统
(2)机房子系统
4.2 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分为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如下:
4.2.1方案设计阶段
4.2.1.1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1)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设计方案和本任务书前述的建筑智能化各系统设计要求,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构建各系统(子系统)的实现方案;
2)理清各系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系统与业主(商户)自行承担部分的技术接口或界面。
3)提出建筑智能化机房、弱电井的尺寸空间要求,并协助建筑设计单位合理确定机房、弱电井的布置,促进项目初步设计的开展或完善。
4)结合各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设备系统选型建议,并完成建筑智能化工程部分的投资估算(或设计概算)。
4.2.1.2方案设计成果的编制深度
方案设计阶段,设计人应向将建设方提供6套方案文本(A3白图),方案文本的编制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深度,文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定:
1)设计总说明。
主要介绍各系统设计思路、原则、材料设备选用情况等,并清晰描述出各系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技术界面。
描述出项目初始投资部分的各系统同业主/商户自行承担部分的接口或界面,确保业主/商户可以通过接口以简单的方式接入到整个系统之中。
2)各系统(系统)的设计方案;要清晰描述出各系统(子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系统范围等,并提供相应的系统图。
此外,还应提供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图,通过整体优化实现整个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布局合理、简洁以及投资的经济性,避免系统之间交叉过多而引起的“臃肿”。
3)结合项目定位以及设计对项目的理解,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对各系统所用设备的选择(包括档次等)、终端布置等提出建议。
4)站在建筑智能化各功能实现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对建筑、设备专业的相关要求(包括需要建设方确定的事宜),为各专业设计之间的协调提供依据。
5)建筑智能化工程投资估算表(概算表),该表的编制深度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深度。
4.2.3施工图设计阶段
4.2.3.1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1)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扩初文件(含政府部门的批复意见)以及经建设方确认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含对方案的审核意见)进行施工图设计。
2)编制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及预算。
4.2.3.2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1)施工图设计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图纸目录;
(2)主要设备及材料表(不得注明厂家/品牌)
(3)设计总说明(含对施工的要求)
(4)平面图、系统图、原理图;
(5)弱电机房详图、弱电井详图以及其他各系统关键部位的详图等;
(6)关键设备的安装图、装配图、线缆图和基础图等。
2)施工图文件的编制深度。
施工图文件应清晰地反映出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图面要突出各系统管线、图形符号及文字;平面图比例要为1:100;主要设备及材料表中要注明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图签齐全(设计、校对、审核)、严格控制笔误、前后矛盾、表达
不清等图纸差错,并加盖设计人出图章。
4.2.3.3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设计人应提交3套(A3白图)供建设方进行审查,并根据建设方意见进行修改调整,并提供不少于8套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蓝图)。
4.2.3.4工程量清单及预算的编制。
设计人应按照08清单规范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口径编制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预算应在工程量清单基础上,结合浙江省10版预算定额(含费用定额)、材料设备的信息价(没有信息价的采用市场价,并予以注明)等编制建筑智能化工程预算。
4.2.3其他要求
4.1设计人应协助建设方开展建筑智能化工程招标时的相关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招标答疑、询标、合同谈判等环节。
4.2设计人应及时参加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环节,及时解答施工人提出的各类技术问题;同时协助建设方审核施工单位提报的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符合建筑智能化设计文件的要求;
4.3设计人应按照建设方的要求及时解决现场技术问题、需要修改设计的应及时提交设计修改通知书;参与建设方定期组织的节点验收工作(包括设备到货检验等)以及重大环节的验收活动、并签署设计方验收意见。
4.3 设计成果要求
成果提交形式、数量及时间
5.设计进度计划
甲方提供图纸的审核意见提供:****年**月**日
专项专项设计审核稿提供:****年**月**日
专项专项设计施工图提供:****年**月**日6.甲方提供的附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