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2.科学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命题所进行的有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际研究。
3.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描述对象的状况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4.心理学理论: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与命题,它通过对变量之间关系的系统、具体说明,来描述、解释和预测各种现象。
5.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即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律和定理;跟中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即从一般的知识出发,对特殊或个别现象作出推论和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进入科学研究的高一级水平。
6.笛卡尔是唯理论的创始人。
7.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8.方法论也叫方法学,是有关方法的理论和学说。
9.科学方法论:是有关所有科学的方法的理论,它以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方法研究,改进、加强和发展科学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最佳的研究方案和方法。
10.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1)增加心理学研究的知识2)开阔心理学研究的思路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4)加强心理学的应用1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1)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理论思路2)研究的设计与评价3)心里测量的理论与方法4)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的报告1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量方法、统计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
13.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14.费希纳进行了独立的心理学实验,提出了心理物理方法,揭示了客观刺激量和主观感觉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15.艾宾浩斯运用实验方法和无意义音节,测定了记忆和遗忘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16.比纳和西蒙运用测验方法,编制了第一个智力量表。
17.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冯特),采用内省方法,研究意识、经验、心理结构。
18.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和斯金纳),主张用实验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
19.格式塔学派(韦特墨),采用现象学方法、主观报告、行为测定演示,研究知觉组织、主观体验强调知觉、记忆、思维。
20.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采用了临床分析方法,研究心里异常和潜意识。
21.机能主义学派则通过内省和客观观察,研究心理过程的特点与规律。
22.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大样本范式与小样本范式。
23.大样本范式: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的被试,对他们进行较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24.大样本范式的三项程序:1)运用随机化程序选择被试2)对被试进行试验控制3)运用统计方法检验研究的结果25.大样本范式的基本思想:一项研究所采用的被试越多,统计检验就越有效。
26.小样本范式的基本思想:对少量的被试进行大量的心里测定,能够对其心理活动展开有效的研究。
27.小样本范式的三个阶段:1)确定所研究对象的行为基线或反应方式2)操作自变量,观察和记录因变量的变化3)撤出自变量,继续检测因变量的情况28.小样本范式的优缺点:小样本范式更严密地检测了对象的行为,更系统地测量了自变量的效应,并得以更细致地进行“被试内”比较和分析。
但是小样本范式的外部效度不易达到要求,并容易受被试系统差误的影响。
29.研究方法的分类: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
30.定量研究:是指从数量化的思路出发,运用心里量表或其他手段,对心理特征及心理活动作定量测定,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
31.定性研究:是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式,取得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作出定性的分析。
32.定性方法分为个案分析法和文献综合法。
33.个案分析法:是指选择少量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与分析。
(常用的方式是进行参与观察)34.文献综合法:指从各种书面的、口头的方式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日记、书信、传记、简历和自由访谈的记录等等。
35.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文章,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
36.维纳创立的控制论。
37.控制论分析方法是以某种标准来侦察系统状态的偏离,并采取步骤来矫正系统行为以消除系统差误,即通过反馈指导行为。
38.管理心理学中的组织控制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反馈控制。
工程心理学的行为控制理论运用拉普拉斯变换。
39.组织控制模型是建立在基本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的。
它包含着某种信息反馈、决策和控制过程,使组织按照其目标和计划发挥功能。
40.系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各部分组成的整体或实体。
41.系统方法是一种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42.列联方法:强调了系统之间关系的具体特征与模式,重视在变化的条件和具体的情况下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
(观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3.计算机的基本用途:1)研究数据的处理2)心理学实验的操作与控制3)心理过程的模拟与模型化44.心理模型分类:功能模型和结构模型45.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对各种变量与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分析。
46.控制的含义:1)指研究对于外部因素和实验情景的控制能力2)研究对于自变量的控制程度3)研究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
47.休谟的理论观点:强调因果关系推理的三个条件1)一个原因和它的结果,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常相接近的2)一个原因常前于它的结果3)一个原因于其结果之间,必须有一种必然的联系,无论何时得到这种结果,原因总是同时存在的。
48.穆勒的因果关系推理的标准:1)一个原因在时间上总是先发生,然后才是结果2)所假定的原因于结果之间相互关联3)其他可能的因果关系解释都排除。
(提出一致法、差异法、共存法)49.波普的理论:由于研究者不可能构建出所有的备择假设,在研究中设法否证某种因果关系的预测,要比证实这种理论遇见的收获更多。
50.科林伍德的活动理论:在日常语言里,因果关系的概念蕴含着操纵。
原因被操纵以后,才会使结果发生,原因于结果都是人的活动。
51.海德的认识论观点:按照进化认识论的观点,人类具有强烈的寻求因果关系的心理倾向;人类的进化总是伴随着某种探索环境的需要,通过对于环境的操纵和改造,获取有关因果关系的新的知识。
52.因果关系分析的原则:1)因果关系的可检验性2)因果关系的层次性3)因果关系的复杂性4)因果关系的动态特点53.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路:指整个研究的理论出发点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54.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观点:静态的观点把心理学研究看作一种提供系统知识的活动,即发现新事实、增加新信息的活动,这种观点还把研究作为一种对所观察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的方式。
动态观点强调理论和相互关联的概念图式,并以此开展进一步研究。
55.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基本成分是数据和理论。
(对应归纳和演绎)56.理论构思的重要组成成分:建立明确的假设。
57.假设: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猜测性陈述。
58.传统心理学三种理论思路和概念模型:特征论模型、心理动力模型和情景型模型。
特争论模型重视人们的个性与智力特征;心理动力模型则主要强调人的动态心理场。
情景论模型主要通过环境的考察来寻找决定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
59.相互作用心理学基本思想,集中于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人与环境的多向交互作用,并且认为,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人和情景是相互依存而非单方面所决定的。
60.相互作用心理学基本观点:1)个体的行为是他们与所处情景之间多方向的连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2)个体在这一交互作用过程中是有意识的和主动的3)在交互作用的人的方面,认知和动机因素是行为的基本决定因素4)在交互作用的情景方面,情景对于个体所包含的心理学意义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球球群18163489961.经典的测量测量理论与方法,是认为心理测量所得到的分数包含两大部分:反应真实心理特征的“真分数”和由测量误差造成的“误差分数”。
62.项目反应理论(潜特质理论的一种):它指出了个体的项目反应类型与某些个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63.理论的功用:1)理论起着组织数据的作用,2)理论发挥着预测功能64.理论构建的类型或方式:归纳式理论、演绎式理论、技能式理论和模型。
归纳式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应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理论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学习和动机理论)。
技能式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即强调数据,有重视解释(认知失调理论)。
65.模型能够适应其预测与实际数据之间较大的差异(黑箱)。
66.理论的评价标准:简洁性、精确性、可检验性。
67.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发现、解释和预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论模型构建的基本方面也是表述这种因果关系,或叫做因果模型。
68.一般递归系统:如果变量系统中在时间t上被作为内源变量的任何变量都不能同时作为另一内源变量的原因和结果,那么这种系统就成为一般递归系统。
69.建立因果模型的条件:1)规范的理论陈述2)因果关系的理论假设3)明确的因果顺序和因果方向4)自抑式函数方程5)明确的理论边界6)模型的稳定性70.构建因果模型的基本步骤:1)提出理论构思和初步模型2)变量的操作化和处理3)以实际数据支持函数方程4)实际数据与结构模型相拟合71.传统型因素分析发展为验证型因素分析。
72.自然观察:是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研究类型,它通过对自发生的活动的系统观察或调查,分析和研究有关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73.自然观察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研究的对象是在自然发生与发展中的现象,并非人为地创设的情景;二是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或操纵某些因素,使所进行的观察尽可能不引人注意而影响正常活动。
74.个案研究:是对于单一案例或有限数目的事例所进行的全面、深入和详尽的考察和研究。
(重视结果,属于自然观察)75.参与观察:由观察者或研究者直接参与所观察和研究的活动或事件。
76.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都属于自然观察,特别使用与研究的早期阶段,从而为进一步的比较严密的研究提供依据。
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主要弱点,是这些研究一般是描述性的,不容易作出有关因果关系的推论;个案研究的另一个弱点是难以重复研究,再现原有结果,并且容易受研究者现有的理论假设和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偏向。
个案研究一般取样较小,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应用性和普遍意义。
77.偏差个案分析:它通过对两个背景相似而结果不同的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较好地客服了个案研究不易作因果关系推论等问题。
78.相关研究:是根据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对象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的研究。
(最常用的研究指标是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79.实验和准实验是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类型之一。
80.实验是对环境进行系统的操纵,从而观察这种操作对于行为的效应的研究形式。
(环境变量保持恒定,必须进行两种水平的变量操纵)81.实验的主要优点:能够对研究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决定自变量的变化是否引起了因变量的差异,作出有关心理现象的因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