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心理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2.使用操作定义。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主张,一个概念 应该由测定它所用的程序来下定义,这种定义称为操作定 义(operating definition)。
3.对不感兴趣的变量有意识的加以控制。
对变量下操作定义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 面
1、一些变量只有下了操作定义(因而含义变得具体、明确)之后,才 能进行实验;
教学目标
重点: 1.心理学变量中如何分类? 2.操纵自变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良好的因变量需具备哪些特点? 4.额外变量的分类及控制方法。 5.心理学研究的哪些环节可以使用随机化法? 6.匹配法使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他有哪些局限性? 7.使用兼作组法时,研究者需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8.抵消平衡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三、客观性
客观性(objectivity)是指,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影响,或者说不依 赖与研究者。
四,数据驱动
数据驱动(data driven)是指,研究者希望自己的研究结论能够有 客观数据的支持,而这些数据是采用系统的程序收集的。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与实验设计
一、心理学研究的两种途径 ㈠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收集数据,对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中科学思维的特征
一、决定论 所谓决定论(determinism)是指,任何事件都有其原因。 对心理学研究而言,决定论意味着所以人类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
二、可揭示性
可揭示性(discoverability)是指,使用科学的方法能够揭示事件的 原因。
对于心理学研究来说,这意味着人类行为的规律性可以通过科学的方 法揭示出来。
二、任务变量、环境变量与被试变量
任务变量(task variables),也称刺激变量(stimulus variables).这 类变量来源于实验任务的某些方面的变化,如动物实验中迷津的难度、 视觉搜索任务中干扰刺激的数目、视觉或听觉刺激的持续时间、相继 呈现的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等。
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这类变量来源于环境的某些 方面的变化,如温度、适度、照度、噪音、空间大小、房间内部的安 排和布置等。
2、知道所有的操作定义,别人才可能重复验证研究结果; 3、研究者可以对变量再定义,即从另一个角度重新下操作定义,看研
究结果是否改变。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中的比较
一、实验组与控制组 为了检验一个处理是否有效,研究者有时需要对两个类似的组进行比
较,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组之间只能有唯一的差别,即一组施加特定 的处理,而另一组不施加该处理。在其他方面两组都是匹配的。在这 种研究设计中,施加处理的那一组称作实验组,而未施加处理的那一 组称作控制组。
被试变量(subject variables),来源于被试的特性,也称分类变量、 机体变量或个体差异变量。这类变量可进一步分成以下三个亚类。
①被试固有的 ②暂时的被试变量 ③被试的一些行为分类。
三、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
㈠自变量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s)是指在实验中由
研究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可能产生影响并且研究者希望观察其
效应的变量,其作用是用来区分或定义不同的实验条件,或者不同类
物类型,心理疗法类型,性别,用已婚、未婚等简单的分类所放映的 人的态度等。 定量的变量(quantitative variables):以动物为被试的实验中动 物 被剥夺食物的时间,药物计量,人的智商(IQ),用婚龄所反映的婚姻状 况,用十一点量表所反映的人的态度(两端分别代表非常赞成和非常反 对,中间代表弃权,其他各点代表不同程度的赞同或反对,),视觉搜 索任务中干扰刺激的数目,问题解决任务中作为激励的金钱的数目,听 觉刺激的强度,视觉或听觉刺激的持续时间,相继呈现的两个刺激之间 的时间间隔,被试在某项任务上的错误率等。
四、进行比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比较要有目的性 在科学研究中,比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回答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
2.比较要有创造性 在心理学研究中,在什么样的条件之间进行比较,实际上体现了研究
者的创造性。
3.比较要有可比性 要比较的对象之间一定要有可比性,这是进行比较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及变量间关系
现象进行系统描述,以揭示可能不被人们注意的某种模式和联系。 ㈡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yudy)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感兴趣。
实验研究的特点
1、实验结果可重复。可重复是指,一个实验研究所获得 的结果在同等条件下可以被重复。在心理学研究中,可重 复通常是指,当使用虽然是新的但性质完全相同的实验对 象(通常称被试)或实验材料重新进行实验时,所获得的 实验结果或实验发现与先前的相同。
难点:
1.实验研究和相关研究有何区别? 2.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时有哪些局限?解决办法有哪些?
变量
所谓变量是指研究者感兴趣的、可以潜在地发生变化的事件和现象。
第一节 变量的分类
一、定性的变量与定量的变量(根据变量的不同性质) 定性的变量(qualitative variables):指导语类型,教法类型,药
二、实验条件与控制条件 实验条件是指施加处理的那个条件,而控制条件是指未施加处理的那
个条件。
三、混淆因素与控制变量
混淆因素是指引起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之间差别的、研究者并不打算 观察其效应的因素。
混淆因素也称额外变量、干扰变量、无关变量。
在实验研究中被研究者意识到并使用一定办法加以控制的那些混淆因 素也可以称作控制变量。
心理学研究方法
2012应用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中的 科学思维
本章教学目标
重点: 1.心理学研究中科学思维的特征 2.心理学研究的两种途径 3.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条件与控制条件、混淆因素与控制变量的含
义 4.心理学研究中,进行比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难点
1.实验研究的特点 2.对变量下操作定义的必要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3.能举例说明混淆因素与控制变量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