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94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1991年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94《血泪恩仇录》(黄梅戏)1991年转载:老排长剧情根据传统戏《恩仇记》改编。
古代江南小镇。
卜府丫环菊香陪小姐巧珍到寺庙敬香还愿,遭到一伙歹徒的戏弄,与小姐失散。
菊香寻找小姐时,意外与离散10年的情郎施子章相遇,并得知他将赴京赶考,菊香送走情郎又回到卜府。
卜小姐那日被劫后,被公子王安邦冒死救下。
不几日,王安邦携礼探望患病的卜父,遇雨住在卜小姐的绣楼,王公子对卜小姐十分爱慕,并将定情物金鸳鸯交给小姐。
小姐敬慕王公子至诚善良,以身相许,不久便有了身孕。
谁料这个王公子外表知书达理,实际却是专门玩弄女性的色狼,被他骗奸至死至疯的美貌女子竟有数人。
卜小姐为自己的过失悔恨不已。
重病在身的卜父一气之下丧了命。
此时的施子章已金榜高中,他接全家和菊香赴京团聚。
菊香与卜小姐情谊深长,她扶垂危的卜小姐赴京伸冤,但住店时又遇调戏住店女子的王安邦。
王安邦置苦苦哀求的巧珍于不顾,善良柔弱的巧珍惨死在他的脚下。
子章不忘恩德,为邓父庆寿,菊香闯寿堂诉说卜家惨死三命的冤情。
没想到,王安邦竟是邓老伯之子、施子章的姐夫邓炳如。
这时施子章的姐姐向兄弟求情,施子章表示难以私了。
深感羞愧的邓父为留一世清白,毅然触柱身亡。
菊香看到旋子章在批斩姐夫时犹豫不决,她甘受责罚深夜击鼓,迫使未婚夫升堂审案。
经过一番情感上的痛苦抉择,施子章力斩私情,秉公而断,终于将罪恶昭彰的邓炳如送上了断头台。
/programs/view/BxTDwWhnQUA全剧98:00湖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谢文礼导演:李俊岩摄影:李俊岩美术:隋壮基副导演:姬鹏根据传统戏《恩仇记》改编血泪恩仇录(1991)演员表杨俊....菊香张辉....施子章余万能....邓炳如梅春景....卜珍阎宗义....邓父才志....卜父黄英....老家院《血泪恩仇录》演员介绍张辉,中国电影演员、导演。
原名张守田。
河北乐亭人。
1945年入乐亭县抗日中学。
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宣传队员、文工团演员。
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戏剧队演员。
1952年就读于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表演专业。
1953年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
1955年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历任演员、副导演、导演。
曾在《董存瑞》、《战火中的青春》、《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中饰演角色。
执导的故事片有《元帅与士兵》、《不该发生的故事》、《狼犬历险记》等。
其中《不该发生的故事》于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二等奖。
黄梅戏痴杨俊/o/2008-10-21/060514604556s.shtml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杨俊,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终身津贴专家。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名誉院长,黄冈市政协副主席。
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七届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金奖获得者。
20年前,一部黄梅戏电影《孟姜女》风靡全国。
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字:杨俊。
凭借在这部戏中的出色表演,杨俊跻身黄梅戏五朵金花。
杨俊与黄梅戏结缘,还是在十二三岁的时候。
在安徽黄梅戏艺术学校,她主攻方向是黄梅戏的刀马旦。
痴情于黄梅戏天地,她刻苦研习表演技艺,最终以全班女生第一的成绩,成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一名演员。
1989年,艺术上处于上升势头的杨俊,毅然选择了来到湖北,来到黄梅戏的发源地,开启了一片全新的艺术天地。
由她主演的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广受观众欢迎;主演的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貂蝉》,一举捧回了全国电视"飞天奖".杨俊最迷恋的还是黄梅戏舞台。
《天仙配》、《女驸马》、《春江月》、《喜脉案》、《不倒的门楼》等剧目的成功推出,见证了她在黄梅戏天地执着探索的足迹,同时也为她带来了一系列国家级大奖。
专家这样评价杨俊的艺术风格:戏路极宽,青衣花旦,文唱武打,样样拿手。
嗓音甜润、亮丽厚实,唱腔既具有黄梅戏亲切、质朴、幽雅之韵,又独具楚地丰富、含蓄、笃实之情。
(记者张云宽实习生陈静)黄梅戏王子——张辉李玖久/s/blog_44e98d700100dojk.html(本文已由中国戏剧杂志刊登)中央电视台每年春节联欢晚会戏曲版块,都是从当代最受观众欢迎的剧种中选出顶级演员组成的。
自2000年以来,黄梅戏男演员张辉,连续多年在全国人民注目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用他真挚细腻、充满激情的表演,韵味浓郁、张驰有度的黄梅戏声腔,拨动了观众的心田,使全国戏曲专家与戏曲爱好者为之一振。
2009年,三次进京演出,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由此,张辉不仅拥有了更多的"粉丝",戏曲界对他的誉称也由"黄梅戏第一唱"升级为--黄梅戏王子。
张辉,现任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黄冈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曾在舞台剧《未了情》、《双下山》,《红罗帕》、《和氏璧》、《风花雪月》及电影《孟姜女》、《血泪恩仇录》、电视《貂蝉》、《家、春、秋》等剧中担任主演。
曾荣获湖北省戏曲剧种汇演表演一等奖;湖北省"牡丹花"戏剧奖;湖北省青年金凤"文艺奖";湖北省新人新作表演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全国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表演金奖",楚天文华表演一等奖等。
多次出国出境巡演,受到了新加坡、印度、乌克兰及台湾、香港等地区观众的赞誉。
张辉取得的成果,是他奋力搏击的结果。
一、勤奋,登上了向往的戏曲舞台张辉出生于安徽省郎溪县的一个梨园世家,在剧团排练场渡过了童年,幼小的他看到父辈们在舞台上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时,总是羡慕不已。
耳濡目染之下,还在吖吖学语的张辉,就开始模仿戏曲动作、哼唱戏曲声腔,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长大要成为艺术传人的宿愿。
1975年安徽省艺术学校到郎溪县招收黄梅戏专业学生,张辉如愿地考进了安徽省艺术学校,主工黄梅戏小生。
为了实现孩提时的梦幻,张辉在学校期间勤奋学习,刻苦练功,每次考试,各门课都是名列榜首。
五年的学习生涯,张辉全面掌握了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表演要领,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0年,张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幸运的他,得到着名表演艺术家王少舫的青垂,收作了"关门弟子".亲传了自己的成名之作《天仙配》中的董永。
张辉首场演出取得了成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了担纲主演。
在这一段时间里,张辉还在大型黄梅戏神话艺术片《龙女》中扮演"文哥";电影《孟姜女》中扮演男主角范杞良;电视剧《订婚照的风波》、《这家没男人》、《狐女婴宁》、《赊官》等几部电视剧中都是扮演男主角。
其中《这家没男人》获全国第三届戏曲片一等奖。
《赊官》获全国第二届戏曲片二等奖。
在学习与实践中,张辉一跃而成为在影视,戏曲舞台上小有名气的小生。
二、努力,艺术道路上连续跳跃来到了湖北的张辉,惊异地发现,似乎在一夜之间一切领域都为他开放了绿灯:各级领导为他的成长铺路搭桥;安排顶级编剧为他量身创作剧本;得到了全国着名导演余笑予等一批导师的关爱和栽培;有了大量实践的机会;黄梅戏娘家的肥沃土,促使张辉在艺术上全面进步,快速成熟。
在学演中继续探索。
张辉在湖北饰演的第一个人物是《天仙配》中的董永。
湖北黄梅戏剧院排演《天仙配》,力求在人物性格提炼,舞台节奏与调度处理上有所创新。
张辉根据导演的要求塑造的董永,除保留原人物憨厚老实,善良本份的性格特征外,着重强调了董永性格中不时显露出来、青年人所特有的青春活力和敢爱敢恨,为追求幸福生活,敢于反抗的个性特征,丰富了人物的情感,使董永咒骂天庭的性格大转折的戏,更符合性格发展的逻辑性,进一步突现了主题,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在实践中成熟。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创作剧目,都是为张辉量身定做的。
前期,张辉塑造了六集黄梅戏电视剧《貂蝉》中的吕布,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中的施子章,现代戏《不倒的门楼》中的党的基层书记肖南,现代戏《未了情》中的心磊,《双下山》中的小和尚等人物形象。
按照黄梅戏行当的划分,这些人物都属小生行当,只是分属不同的子类。
吕布由架子武小生扮演,董永由文小生扮演,施子章由官衣小生扮演,小和尚则由小生或净丑行扮演。
这些人物的社会地位悬殊、性格个性迥异,经历气质更是相差甚远。
必须全面掌握一个行当中所有子类行当的表演技能的演员才能胜任。
具有厚实表演经验的张辉,成功地塑造出了这些各具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其中,《血泪恩仇录》中的施子章与《貂蝉》中的吕布最具代表性。
施子章身上既有古代文人的儒雅,也有新权贵的高傲,既眷顾亲情友情,更疾恶如仇。
吕布既是武艺超群的大英雄,又是个助纣为虐的奸雄;既是冷酷无情的杀手,也是柔情似水的情种。
两个人物不仅性格反差很大,而且属于小生行当中文武不同的子类。
张辉在塑造施子章时,除表现儒雅的特性外,重点是表现他在邪恶面前的凛然正气。
而在塑造吕布时,则准确把握吕布在英俊果敢的外表下掩盖着的"有奶就是娘",唯利是图,凶狠残暴的特征,同时也表现出他在人性和爱情的感召下真诚悔悟,人性复苏的转变过程。
这些不同类型的人物,在张辉精心的塑造下,合乎情理的展现出来了,也使张辉完成了由单纯摹仿人物到主动创造人物的过度,跨入到特征演员的层面。
在拼搏中攀登。
长期的拼搏,使张辉形成了不知疲倦,永不言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个性。
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没有躺在荣誉上睡觉,而是继续向艺术殿堂的最高峰攀登。
《双下山》是一出流传了千年的传统折子戏,着名导演余笑予和余付今化腐朽为神奇,创作成了一台情节完整的大戏。
该剧通过小僧、小尼从邂逅相识,相知、相慕,直到私奔下山的行动过程,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他们为了爱情与幸福,敢于冲破一切封建樊笼的果敢性格。
展现了在封建枷锁下寻求人性解放的主题思想。
小和尚是这个戏的并列主演。
导演对演员的要求很高,要求演员突破传统戏曲行当的界限。
根据剧本提示的环境、条件及人物的内在情感去塑造人物形象。
《双下山》中小和尚,不仅做功表演成分重。
同时全剧安排有大段的唱腔,在《男思凡》这场戏中,由小和尚一人唱完一整场戏。
剧中安排了不少翻腾跌扑的传统程式,也融入了带有现代色彩的舞蹈,没有扎实和全面的基本功,是拿不下这个人物的。
张辉在导演余笑予的启迪和教授下,细心琢磨,反复探索,从人物个性的要求出发,充分运用戏曲表演程式,吸收话剧、歌舞的自然朴实,生活情趣浓郁的表演方式,塑造了小和尚这个人物形象。
首先,准确的把握了人物的身份和个性,塑造出小和尚有着乐于助人,敢做敢为,思想开朗,语言诙谐,活泼机灵而在男女情爱方面迟钝木纳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