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 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3.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4. 应激:是一种刺激物于集体无相作用的反应过程。
5.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6.心身疾病:是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总称。
7.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8.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9.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思考过的问题和作过的动作都会在脑子里留下一定的“痕迹”,在一定条件的诱发下而在脑中再现出来,这个心理过程称为记忆。
10.临床心理评估:特指将心理评估的通用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以临床患者为主要评估对象、可评定及甄别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系列运用性评估手段与技术。
11.首因效应: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识有积极其重要的影响,即“先入为主”的效果。
12.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3.护士角色人格: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14.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征:即指“核心成分”是从事护士职业的必备人格特质,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1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6.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简答题
1. 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①信息编码。
②态度。
③知识。
④沟通技巧。
⑤社会文化背景。
2. 影响心理测验实施和记分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测验者与受测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②测验者对受测者操作水平的期望。
③测验焦虑。
④测验者对受测者的态度。
3. 简述心理咨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①保密原则。
②限时原则。
③自愿原则。
④感情限定原则。
⑤转介原则。
4. 心理治疗的要素有哪些
答:①治疗者必须具备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经过专门培训并得到资质认可。
②治疗需按一定治疗程序进行。
③治疗需应用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④治疗对象具有一定的精神、躯体或行为问题。
⑤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最终缓解或消除其可能存在的各种身心症状,恢复健全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能力。
5、艾森克个性问卷共包含哪几个分量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答:艾森克个性问卷共包含四个分量表组成。
其代表的含义是①内-外向维度:测查内向和
外向人格特征。
②神经质维度:测查个体的情绪稳定性。
③精神质维度:测查与精神病力有关的人格特征。
④掩饰量表:测查被试者的掩饰、假托或自身的隐蔽性。
6、简述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答:1、根据咨询人数分类:可分为个别咨询、团体咨询。
2、根据咨询途径分类:可分为门诊咨询、书信咨询、电话咨询、专栏咨询、现场咨询、网络咨询。
7、简述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答:1、疾病认知。
2、就医条件。
3、就医经历。
4、就医经费。
5、社会支持。
6、个体人格。
8. 简述心理治疗需遵循的的基本原则
答:1、关系的和谐性。
2、问题的针对性。
3、治疗的计划性。
4、手段的综合性。
5、方法的灵活性。
6、保密的严格性。
7、立场的中立性。
8、亲友的回避性。
9、简述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原理和技术
答: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是用于治疗神经症。
其基本原理是找出潜意识中的“病因”,使之浮现之来访者的意识层面。
帮助来访者自我领悟,从而促进其人格成熟。
其技术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阻抗的分析与解释、移情的分析与解释。
10、举例说明动机冲突的基本类型
答:①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②双避冲突:后有追兵,前遇大河。
③趋避冲突:想吃鱼又怕腥
11、简述马洛斯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答:①生理需要:维持生存及种族延续的最基本需要。
②安全需要:希望受保护和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生理安全:生命安全;心理安全:财产、职业安全。
③爱与归属的需要: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和支持的需要。
④尊敬的需要:自尊:个体渴求能力、自信、自主和成就. 他尊: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重视和赞赏。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12、简述心理护理基本要素的作用
答:①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是科学实施心理护理的指南。
②患者心理问题的准确评估是优选心理护理对策的前提。
③患者的密切合作是有效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
④护士积极的职业心态是优化心理护理氛围的关键。
13、简述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主要内容
答:①忠于职守与爱心。
②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
③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④较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护士胜任职业角色的最主要因素。
⑤健全的社会适应性⑥较适宜的气质与性格类型。
14、简述5种经典心身疾病的病名
答:①冠心病②原发性高血压③消化性溃疡④支气管哮喘⑤癌症
15、举例说明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表现包括哪些
答:①首因效应。
例如:某人在初次见面会时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该印象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他人对其日后一系列心理与行为的解释。
②近因效应。
例如:朋友之间,有时仅为一件小事发生冲突,成为“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对头。
③价值效应。
例如:认知主体把首先得到的信息看成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则会出现首因效应:反之,如果把最近得到的消息看成是有价值的,则会出现近因效应。
④晕轮效应。
例如:人们对于某人的外表产生良好印象后,更易对此人的个性品质倾向于作出肯定性评价。
⑤社会刻板印象。
例如:人们常说江浙人精明灵活;山东人豪爽正直;知识分子文字彬彬;女性温柔体贴等。
均为社会刻板印象。
16、简述护患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答:主动-被动模式;指导—合作模式;共同参与模式。
17、简述人际吸引的主要增进因素
答:①接近且接纳。
②相似或相补。
③外貌的辐射作用。
④性格与能力。
18、简述心理测验应注意的事项
答:①测试方法的选择。
②主试者的要求。
③受试者的要求。
④施测环境。
19、简述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答: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主要包括八个环节(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全方位采集心理信息(3)客观量化的心理评定(4)确定患者的基本心态(5)析出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6)选择适宜对策(7)观察评估效果(8)确定新的方案。
20、简述应激源的类别
答:①躯体性应激源;②心理性应激源;③社会性和文化性应激源。
2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答:①知觉的选择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22、患者的角色模式有哪些
答:①角色行为冲突。
②角色行为缺如。
③角色行为减退。
④角色行为强化。
⑤角色行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