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链路聚合基本原理V11(15).
链路聚合基本原理V11(15).
三层聚合链路
三层链路聚合技术及配置 三层链路的AP和二层链路AP技术其本质相同,都是通过捆绑多条链路形成一个 逻辑端口来增加带宽,保证冗余和负载分担的目的。三层链路冗余技术较二层链 路冗余技术丰富得多,配合各种路由协议可以轻松实现三层链路冗余和负载均衡。 建立三层AP首先应手动建立汇聚端口,并将其设置为三层接口(no switchport)。 如果直接将交换机端口加入的话,会出现接口类型不匹配,命令无法执行的错误。 注意:建立三层AP需要首先手动建立汇聚端口,并将其设置为三层接口。如果直 接将交换机端口加入的话,会出现接口类型不匹配,命令无法执行的错误。
静态Trunk将多个物理端口直接加入Trunk组,形成一个逻辑端口。
这种方式不利于观察聚合端口的状态,造成部分业务中断。
链路聚合方式-LACP
LACP (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标准:IEEE 802.3ad LACP通过协议将多个物理端口动态聚合 到 Trunk组 ,形成一个逻辑端口。 LACP自动产生聚合、自动发现故障链路, 在获得最大的带宽同时保证链路有效性。
链路聚合 (Link Aggregation)
Fast Ethernet 1 A Fast Ethernet 2 D
B
Link Aggreபைடு நூலகம்ation
Fast Ethernet 3 Fast Ethernet 4
Link Aggregation
E
C
F
快速以太口和千兆以太口可以将多条链路看成是一条 链路,增加链路带宽。
二、实验目的
了解链路聚合技术的使用场合; 熟练掌握链路聚合技术的配置。
三、实验内容
1、静态链路聚合 2、LACP链路聚合
Flow D->A D->B D->C etc.
Link Aggregation Output Path FE 4 FE 3 FE 1 FE …
E
C
F
• 链路聚合采用负载分担的方式共享链路
聚合链路负载分担原理
PCA
PCB
SWA
SWB
聚合后链路基于流进行负载分担
链路聚合的三个前提条件
所选择的端口必须工作在全双工模式, 工作速率必须一致。 所有成员端口以及链路聚合组的模式必 须保持一致,可以是access、trunk或 hybrid。
负载分担机制
A
D D D D
Fast Ethernet 1 Fast Ethernet 2
D D D D D
D
B
Link Aggregation Flow A->D B->D C->D etc. Output Path FE 1 FE 2 FE 3 FE …
Fast Ethernet 3 Fast Ethernet 4
二层聚合链路
1.二层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把多个二层物理链接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的逻辑链接,这个逻辑链接我们称之 为链路聚合,这些二层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称为一个聚合口aggregate port(简称 AP)。 AP是链路带宽扩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符合IEEE 802.3ad标准。它可以把多个端口的 带宽叠加起来使用,形成一个带宽更大的逻辑端口,同时当AP中的一条成员链路断 开时,系统会将该链路的流量分配到AP中的其他有效链路上去,实现负载均衡和链 路冗余。 Aggregate port(AG)可以根据报文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或IP地址进行流 量平衡,即把流量平均地分配到AG组成员链路中去。 当接入层和汇聚之间创建了一条由三个百兆组成的AP链路时,在用户侧接入层交换 机上,来自不同的用户主机数据,源MAC地址不同,因此二层AP基于源MAC地址 进行多链路负载均衡方式。而在汇聚层交换机上发往用户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只有 一个,就是本身的SVI接口MAC。因此二层AP基于目的MAC地址进行多链路负载均 衡方式。 链路聚合的注意点: (1)聚合端口的速度必须一致 (2)聚合端口必须属于同一个VLAN (3)聚合端口使用的传输介质相同 www.themega Company (4Name )聚合端口必须属于同一层次,并与 AP也要在同一层次
基于OSPF的三层链路冗余技术 基于OSPF的三层链路冗余技术在大型园区网络中使用广泛。对两台核心交换设备 分别有两条出口(分别接两台路由器)冗余备份的网络中,可在核心设备的两条 上行链路上做负载均衡。但如果在出口路由器上需要做NAT转换,负载均衡就很 难实现。但可通过调整cost的值实现链路冗余和负载分担。 对两台核心交换设备有一条出口(接一台路由器)的拓扑结构中,不需要通过人 工调整cost值来实现流量分担。只需要更改OSPF的参考带宽,由OSPF自动实现负 载均衡功能。
链路聚合分类
静态聚合
双方系统间不使用聚合协议来协商链 路信息
双方系统间使用聚合协议来协商链路 信息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一种基于 IEEE802.3ad标准的、能够实现链路动态 聚合的协议
动态聚合
链路聚合方式-静态Trunk
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基本原理
一、实验原理
链路聚合的产生
A
B C
D
E F
带宽瓶颈问题解决: 以往:更换设备或购买支持高带宽的业务板,增加费用。 现在:链路聚合技术。节省费用。
链路聚合的优点
A B C D
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为一个逻辑链路增加了带宽; 增加了可靠性。当有一条链路,例如D断开,流量会 自动在剩下的A B C三条链路间重新分配; 避免二层环路; 实现链路传输弹性和冗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