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________”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拂士、惩、萦、扪、胁等字的写法,还要注意不要落掉“则”“虽”“兮”等虚词。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⑶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写“________,________染出阴沉昏暗的雨前景象,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了浔阳城里的民歌声音嘶哑,反衬出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3)苏轼在《赤壁赋》中善用对比手法。
例如同是饮酒,自己是“举酒属客”,曹操则是“________同时乘舟,自己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则是“________”。
【答案】(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3)酾酒临江;舳舻千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顷、漠、笛、呕哑嘲哳、酾、舳舻。
故答案为:⑴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⑵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⑶酾酒临江;舳舻千里【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登高而招等为喻说明“_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论述学习和自省能助人做到“________”。
(2)《师说》中,作者提出要打破斤斤计较于老师的贵贱长少的世俗偏见,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原则。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
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生”“知”“遮”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故答案为:⑴君子生非异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⑶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
杜甫的《登高》以“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
【答案】(1)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焉、涕、哀。
故答案为: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与其仰望星空耽于空想,不如脚踏实地进人学习实践。
(2)郑板桥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也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他的雅室的清幽。
(3)《琵琶行》一诗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送别环境的交代和感伤氛围的营造。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尝、须臾、苔、浔、荻、瑟等。
故答案为: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⑶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人生中难免遇到风雨,在风雨面前,苏轼的心态很值得学习。
他曾在词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谁怕?。
”(2)看到蓝天白云、黄叶满地的景象,范仲淹描绘道:“碧云天,黄叶地,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高远的目标,需要具备很多因素,比如“志”“力”“物”。
所以只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就“________,________?”(4)语文学习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对于积累的重要性,可以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阐述:“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2)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3)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意思对即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杖、芒、蓑、孰、讥、跬、至。
故答案为: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⑵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⑶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意思对即可)【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极力搜刮财物奢侈靡费发出的激愤质问。
(3)文天样《过零丁洋》)中,将追忆过去和感慨当下融为一体,借助地点表明形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锱铢”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⑵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⑶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一带山河地势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写出了秦国的穷奢极欲。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追忆当年刘裕领军北伐、收复失地时何等威猛的气势。
【答案】(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