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合同法选修课(3)
合同法第47、48条第二款规定:相对人
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 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 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案例:
甲、乙二人是好友,现年均为17岁,甲
已经参加工作,乙还在高中读书。乙继 承了巨额遗产,欲委托甲投资,遂与甲 订立合同,约定乙出资5万元,委托甲投 资,投资所得收益甲可取得20%。 关于此合同的效力,正确的说法是:
(一) 效力待定合同 例如:甲、乙二人是好友,现年均为17岁,甲
已经参加工作,乙还在高中读书。乙继承了巨 额遗产,欲委托甲投资,遂与甲订立合同,约 定乙出资5万元,委托甲投资,投资所得收益 甲可取得20%。甲、乙所订合同效力如何? 但因其不完全符合相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 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需经有权人 表示承认才能生效。
A、甲、乙的父母均追认时,合同有
效; B、乙的父母追认时,合同有效; C、甲可催告乙的父母在一个月内追 认合同,如到期乙的父母未作表示, 则合同无效; D、在乙的父母追认之前,甲有权撤 销合同;
3、表见代理:
案例:
湖南某医院办公室掌管公章的办事员王某未经领导同
意,擅自向某礼品公司购买了40万元的纪念品,在庆 祝建院40周年的活动中使用。王某以医院的名义与礼 品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在合同上加盖了医院的公章。 礼品公司知道医院正在进行庆祝建院40周年的活动, 便积极准备货源,到期准时发货。医院领导知道此事 后,起诉于法院,要求确认合同无效。
特征:
1、违法性。
2、国家干预性。 3、自始无效性。
2、无效合同的几种情形
损害国家利益的。 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 人利益的合同。 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 同。又称为伪装合同。 如:以合法的买卖达到隐匿财产、逃避 债务的目的。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
一、合同效力的概念
合同的效力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
人之间产生的一定法律拘束力。也就是 通常所说的法律效力。 如果合同不符合国家意志——法律,该 合同将可能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意义:
合同成立不成立,是当事人合意是否达
成的问题。是当事人之间个人的事情。 合同生效不生效,及有效与否,是看合 同的内容符合不符合国家意志——法律, 所以,合同有效还是无效——是违法与 否的问题。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
同 ⑥合同法规定以下两种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 产损失的
(三)可撤销的合同
1、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合同欠缺一定生效
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 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
见代理除外)。 包括三种情况: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 权;代理权消灭以后的无权代理。此类 合同经本人追认的,有效;不追认的, 无效。
③无权处分行为。即无处分权的人为处
分他人的财产而订立的合同。 此类合同经产权人追认的,有效。 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 分权的,合同有效。
2、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
所谓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
1、此类合同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①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和限制行为能力
人依法不能独立签订的合同。 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有效; 不追认,无效; 但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或纯粹是获 利的合同,无需追认就有效。 如:受赠 合同。
②无权代理人签定的合同。 指当事人欠缺代理权所签订的合同(表
甲乙协议签订购买假药,达成一致——
合同成立。但用国家法律评价——禁止 买卖假药——违法——合同没生效—— 这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二、合同的生效要件
1、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自由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欠缺生效条件的合同种类:
四、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和被撤销 后的法律后果
1 、返还财产(折价补偿)——民事责任
2 、赔偿损失( 58条)——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 3、追缴财产(59条)——行政责任:工 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所得,追缴财 产。
案例分析:
承山农工公司与张庄酒厂口头约定经济合同,
承山农工公司向张庄酒厂购买10万瓶劣质酒, 货款12万元,交款提货,并约定张庄酒厂须加 贴名牌酒的注册商标,以便承山农工公司假冒 出售。合同履行时,承山农工公司借口一时资 金短缺,只付了8万元即提走全部货物。 后张庄酒厂多次催款,承山农工公司拒不付款, 并向张庄酒厂提出解除合同、相互返还货物和 货款的要求;张庄酒厂不同意,即向法院起诉。
问:
1、承山农工公司与张庄酒厂订立的合同
是否有效?
2、如果双方同意解除合同,能否各自返
还财产?为什么?
3、对当事人应追究什么责任?
2、可撤销事由:
①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对合同性
质的误解(如将保管作为赠与);对合 同当事人的误解;对合同标的的误解。
②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紧迫或
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 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
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合同。 这里以欺诈、胁迫手段所订立的合同, 与无效合同中所讲的以欺诈、胁迫手段 所订立的合同其区别在于: 是否损害国家利益。
[问题]:该合同是否无效?
指行为人本无权代理却与他人签订了合
同,如果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 理权,则合同有效。 相信的理由可能是:行为人持有公章、 信笺或与本人有特殊亲属关系等。 录像:《一张蹊跷的借条》
(二)无效合同
1、所谓无效合同就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
立,但因其在内容和形式上违反了法律、 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 因而被确认为无效的合同。 它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不发生履行效 力的合同。
乘人之危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
面利用他人的危难或者急迫需要,违反 社会公德,趁火打劫,提出损害对方利 益的苛刻条件,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 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录像:《“三高”演唱会场租之争》
3、撤销权的行使
撤销权是指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受损害
的一方当事人享有的撤销或变更合同的 请求权利。 撤销权的行使,应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请求。 撤销权应在规定期限内行使,该期限为1 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 由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