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彭生合同法要义

隋彭生合同法要义

隋彭生合同法要义篇一:12版合同法教学大纲《合同法学》教学大纲一、大纲制订依据本大纲根据政法学院法学专业XX版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名称、代码课程名称:合同法学 Contract Law 课程代码:320XX7 三、课程性质和开课目的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开课目的:《合同法学》的开课目的:本课程通过系统讲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合同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合同法案例的能力。

四、学时、学分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0学时,习题或实践14学时。

学分:3学分五、适用专业和开课学期适用专业:法学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六、考核形式和要求考核形式:考查,写一篇与本课程内容有关的理论或实践论文,不少于XX字。

考核要求:卷面成绩60分及格期末总成绩构成:期末论文占70%,平时成绩占30%。

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1.合同法概述 2学时(1)合同法的概念和本质(2)合同法的形成与发展(3)中国合同法的发展状况与统一合同法的制定(4)民法体系中的合同法体系(5)合同法的总则与分则(6)合同法的基本原则2.合同概述 1学时(1)合同的基本观念(2)合同的分类3.合同的成立 4学时(1)合同的成立概述(2)要约(3)承诺(4)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5)合同成立的其他方式(6)合同的形式(7)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4.合同的生效 4学时(1)合同的生效概述(2)合同的生效条件(3)合同的无效(4)合同的撤销(5)效力待定合同及其效力的补正(6)合同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5.缔约过失责任4(1)缔约过失责任概述(2)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3)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和承担方式6.合同的效力 4(1)合同的效力概述(2)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3)合同效力的相对性(4)合同履行的原则与规则(5)情势变更原则(6)涉他合同(7)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7.合同的解释 1(1)合同解释的意义(2)合同解释的方法(3)格式条款的解释8.合同的担保 2(1)合同的担保概述(2)保证(3)定金9.合同的保全 2(1)合同的保全概述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2)债权人的代位权(3)债权人的撤销权10.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2学时(1)合同的变更(2)合同的转让概述(3)债权让与(4)债务承担(5)债权债务的概括转移11.合同的解除 4(1)合同的解除概述(2)约定解除(3)法定解除(4)合同解除的程序(5)合同解除的效力12.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2(1)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概述(2)清偿(3)抵消(4)提存(5)免除(6)混同13.违约责任4(1)违约责任概述(2)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3)违约行为的形态(4)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5)违约责任的形式14.买卖合同4(1)买卖合同概述(2)买卖合同的效力(3)特种买卖合同15.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1(1)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概述(2)供电合同16.赠与合同1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2)赠与合同的效力(3)赠与合同的终止17.借款合同1学时(1)借款合同概述(2)金融机构借款合同(3)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的效力18.租赁合同1(1)租赁合同概述(2)租赁合同的订立(3)租赁合同的效力(4)租赁合同的特别效力和风险负担(5)租赁合同的解除19.融资租赁合同 1(1)融资租赁合同概述(2)融资租赁合同的效力(3)融资租赁合同的其他特别规定20.承揽合同1(1)承揽合同概述(2)承揽合同的内容(3)承揽合同的效力(4)承揽合同的终止21.建设工程合同 1(1)建设工程合同概述(2)各类建设工程合同(3)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4)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22.运输合同1(1)运输合同概述(2)客运合同(3)货运合同(4)联运合同23.技术合同1(1)技术合同概述(2)技术开发合同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4)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24.保管合同1学时(1)保管合同概述(2)保管合同效力(3)保管合同终止25.仓储合同1学时(1)仓储合同概述(2)仓储合同效力(3)仓储合同终止26.委托合同1学时(1)委托合同概述(2)委托合同的效力(3)间接代理中委托合同当事人与第三人的关系(4)委托合同的终止27.行纪合同1学时(1)行纪合同概述(2)行纪合同效力28.居间合同1学时(1)居间合同概述(2)解决合同的效力八、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推荐教材:《合同法学》陈小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11月第二版。

主要参考资料:1.《合同法学案例分析》陈小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出版。

2.《合同法研究》王利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 出版。

3.《合同法案例》李永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 出版。

4.《合同法要义》隋彭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出版。

5. 《合同法》(总则):学说与判例注释, 邢建东著,法律出版社XX年出版。

6.《合同法》(民商法精要系列.影印注释本) [美] Claude D. Rohwe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出版。

篇二:论合同成立与生效论合同成立与生效内容摘要: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对合同的必要条款达成合意。

合同的生效是指业已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法律拘束力。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合同的成立属于合同的订立范畴,解决的是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而合同的生效属于合同的效力范畴,解决的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

关键词:合同成立生效联系合同生效的要件正文:面对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不仅仅直接冲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我国现今的法律制度,尤其是中国尚不发达的私法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合同法作为私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法律制度,无疑受到的冲击更大。

而“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在合同法的研究中,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的概念1、合同成立的概念所谓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合意,即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建立了合同关系,表明了合同订立过程的完结。

合同成立的本质是当事人关于债的关系而表达的意思取得一致,意味着合同关系的存在。

由于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不能构成合同。

这就意味着成立一份合同,其主体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并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合意。

合同订立的过程就是当事人双方使其意思表示趋于一致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合同法》第十三条:“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中得以体现。

因此合同的成立必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等内容协商一致,即达成了合意。

2、合同的生效的概念所谓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拘束力。

《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这实际上揭示了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源,也为我们正确理解合同的效力提供了依据。

但是这种法律效力并不是指合同能够像法律那样产生约束力。

合同本身并不是法律,而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

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要件以后才能生效,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并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则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强制其履行合同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这里强调的是合同对当事人的拘束性。

二、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之间的联系1、合同成立是确立合同是否有效的前提和起点(一)合同有效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本意,但合同有效的前提是合同是否成立。

如果合同压根就不成立,也即当事人之间实际上并未形成合同关系,那么也就无从判断合同是否有效,不存在判断合同是否有效的基础。

也就是说,合同成立后,只有符合生效要件的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在合同有效成立的情况下,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起始时间是一致的,即合同成立之日,正是合同有效之时。

因此合同成立的时间可以成为判断合同生效时间的标准。

但是也有一些合同的成立时间与生效时间是不同的。

如效力待定的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在真正的权利人追认之前,该合同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

当然,此类情况毕竟是例外现象。

2、合同生效则是合同依法成立的结果《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合法的合同自成立之时即具有法律效力。

而违法的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也不会发生法律效力。

合同成立以后,既可能因其符合法律的规定而生效,又可能因其违反法律的规定或者意思表示而无效、可变更或者撤销。

不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尽管其已经成立,并且也可能反映着当事人之间事实上发生了一定的经济往来关系,但这种合同及其反映的经济往来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有时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当然,合同的成立也并不等于合同的生效。

《合同法》第一次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区分开来,结合《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及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可以对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作以下区分:1、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处于两个不同的阶段,反映的内容不同虽然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概念,在起始时间上往往很难区分开来,但从逻辑分析的角度来讲,它们毕竟是处于两个不同的阶段,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属于两个不同的制度范畴。

2、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体现的意志不同合同本身并不是法律,而只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合意。

但是合同成立之后,能否产生效力,能否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并不是当事人意志所能决定的,它取决于国家法律对该合同的态度和评价。

3、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构成要件不同(1)合同的成立的要件。

合同的成立,是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合同因承诺生效而成立,故合同成立的条件一般就是承诺生效的条件。

(2)合同生效的要件所谓合同的生效要件,是指使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完全的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

正如《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能生效。

这就意味着,“依法成立”是合同的有效条件,也即有效合同必须是已经成立的合同,而且其主体和内容都合乎法律的规定。

四、是有些合同,还必须具备特殊要件方能生效。

这些合同主要包括两种情形:⑴、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

即当事人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所订立的合同,在所附条件成就时或所附生效条件到来时,合同才能生效;⑵、有些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