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淮安市公路工程沥青拌和站建设标准
1、一般要求
(1)、拌和站建设必须一步到位,避免正式施工中无法满足要求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损坏,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2)、拌和站应采用隔离设施进行封闭式管理,场内布置遵循“分区合理、功能齐全、场地整洁、安全环保”的原则进行,并便于施工管理。
(3)、沥青拌和站建设必须至少包括生产区、材料堆放场、称量设备(地磅)、车辆停放区、冲洗区、废料区、配电区(房),面积宜在23300m2以上,但不得少于20000m2。
配备办公区、生活区、试验室,以及采用再生料时,功能区面积应相应增加。
生活区 生产区
场内道路 停车区
附例:某拌和站平面图
2、 场地建设
(1)拌和站场内道路,必须保证原材料、沥青混凝土运输车等重型施工车辆在晴天和雨天都能正常通行,出站主要通道宽度不少于6m,场内辅道宽度不小于5m。
(2)拌和站的拌和生产区、碎石材料堆放区,用不小于12cm 厚的C20 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出站道路等主要运输道路采用不小于20cm 厚的C20 混凝土硬化,基础较差的道路应增加碎石垫层或采用掺灰处理等方法进行补强。
建议上述部位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回弹弯沉检测,结果控制在100(0.01mm)以内。
(3)场地硬化应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0%的原则进行排水设计;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砖砌或块石砌筑并将底面及侧面采用M7.5 砂浆进行抹面,沟底纵坡不小于5‰。
断面尺寸建议宽50cm,高不小于50cm,有重型设备通过位置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或铸钢板进行覆盖。
明沟排水 暗沟排水 (4)场地外侧合适的位置设置沉淀池、污水过滤池,不得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3、沥青混合料拌和机
(1)设备基础,应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通过计算确定。
(2)冷料仓的装料坡道及搅拌设备出料口位置应特别处理,其混凝土面层厚度宜适当加厚。
在保证足够净高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出料口位置抬高,防止积水。
拌和楼四周应有完善的排水设施。
(3)沥青拌和机性能保持良好,其生产能力一级公路不低于320t/h,二级公路不低于240 t/h,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合,且要求采用自动称重系统的拌和系统。
拌和机称重系统须经过严格标定。
沥青拌和楼必须配备计算机和打印机,并实时打印,实时打印记录纳入交工文件组成部分。
沥青拌和楼标准化建设现场考核时,必须提交实时打印记录。
控制室及打印机
(4)根据施工需要,应配置木质纤维素、聚脂纤维等外加剂添加装置,并对添加装置进行校准。
(5)沥青混凝土冷料仓的数量,应满足配合比要求,且不少于5 个,冷料仓之间必须增加高度大于50cm的钢隔板。
每个拌合楼配备不小于80m³的热储料仓。
沥青拌合站,应具有矿粉罐2个,沥青罐3个,重油与导热油罐各1个。
(6)冷料仓装料宜搭设防雨防尘棚。
冷料仓棚(正面、背面)
(7)禁止回收粉返回拌和楼再利用,第二级除尘和拌和楼(提升机)之间的连接管道不得安装,已有的必须拆除。
回收粉采用湿排法,回收粉应单独集中堆放,采取保护措施,不得污染环境。
(8)拌和楼的矿粉仓应配备振动装置或气压破拱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
(9)储存散装矿粉、外加剂的储存罐数量,应根据产品用量选用,储存罐内粉状产品应采用电脑控制输出。
储存罐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或桩基础,具体基础采用的形式和尺寸应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通过计算确定。
4、 堆料场
(1)堆料场的走向应与拌和机料斗排列走向平行,其间应相隔一定距离,供装载机向冷料仓运料,且需满足装载机从堆料场一端装料,另一端堆放新到场集料的操作要求,以做到集料先到场先用。
(2)料仓的容量应满足最大单批次连续施工的需要,并留有一定的余地,且宽度必须大于15m,长度必须大于30m。
(3)用于工程的石料应根据材料品种、级配范围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并设置明显统一标识,集料的堆高不宜超过4m,堆放集料过程中应避免发生离析。
标识牌规格为60×50cm,蓝底白字宋体,底板为铝塑板或2mm厚镀锌板。
内容为: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炉(批)号、进场日期、进场数量、检验日期、检验状态、检验人等信息。
材料标识牌
(4)堆料场细集料必须设置钢结构防雨大棚且淋雨面同时封闭(施工门洞除外),粗集料宜设置钢结构防雨大棚,防雨棚净高不小于8m;矿粉必须密闭保存。
(5)堆料场采用砖墙或浆砌块石墙分隔储料仓,隔离墙顶面厚度0.5m,底面厚0.8m,高度统一为2.0m,必须保证各个料仓间不串料。
隔离墙两端、中间每隔10m应砌加劲立柱,保证隔离墙的横向稳定。
堆料场四周设置砖砌或水泥混凝土浇筑排水沟,宽度不小于30cm,高度不小于40cm,储料仓出入口及其它机械设备经过位置用铸钢盖板或钢筋混凝土盖板覆盖。
(6)储料仓地面硬化时,应按中间高,进、出料口低的原则进行,横坡宜控制在不小于1.5%,储料仓进出口高程宜比仓外道路高10cm,且与仓外道路顺接。
堆料场外墙下部预留孔洞,以便排水。
储料仓布置 储料仓结构
储料仓正面(一) 储料仓正面(二)
5、添加剂库房
(1)库房采用搭设轻型钢结构顶棚,地面应采用混凝土硬化,添加剂存放应采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