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豆生育特点

大豆生育特点


低温、光照不 充足,喷施营
养液,“抓秋
膘”促早熟。
3、水分
• 发芽期多水
• 幼苗期少水 • 开花期水分适量 • 结荚鼓粒期,水分充 足
• 成熟期不需水
4、养分
• 养分全面:N、P、K、Ca、Mg、S • 开花结荚期是需氮最多的时期。
4、大豆的花荚脱落 •一般花荚脱落率在40%-70%,主要是
指花冠凋谢。
• 落蕾


落花
落荚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
①品种:一些品种由于光合速率低,新陈代
谢弱,造成开花数和结荚数较少。
②栽培原因:密度过大,植株徒长,田间
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造成落花落荚。
•光照条件差,阴雨天气多,光合产物减少,
使花荚得不到充足养分而大量脱落。 •水分供应失调。 •无机营养供应不足或失调。 •机械损伤、病虫害、暴风雨
2、茎
主茎和分枝。 (1)株高一般50cm-100cm,矮者只有30cm,高者可达
150cm。
(2)主茎一般具有12-20节,但也有多至25节以上者,有的 早熟品种仅有8-9节。 (3)每节叶腋都有芽,可分化成分枝或花芽。
分枝--分枝的多少与态势决定大豆栽培的株型 1. 主茎型大豆:主茎发达,不分枝或少分枝,分枝数一般
3、分枝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 分化迅速。
•固氮能力增加,约有半数供植株利用。
•除非肥水条件过多需适当控制营养体生长外,一
般应及时适当供给养分和水分。
4、开花结荚期 •开花期:开始开花至开花结束。
•结荚期:受精后,子房膨大,荚长2cm时。
•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与
4、荚
果实为荚果,单独或成簇着生在节上或茎、分枝的顶
端。 荚的形状有直形,弯镰形和不同程度的微弯镰形,多 为弯镰形。
每荚粒数:2-3粒种子, 荚粒数与叶形有一定相关性。披针形叶品种四粒荚的比例很大
,也有少数五粒荚。卵圆形叶、长卵圆形品种以2-3粒荚为多。
节荚习性
• 无限结荚习性:植株高大,节间长;结荚分 散;顶端只有两个小荚,甚至没荚;多数豆 荚着生在中下部。 • 适宜地区:条件差地区。
二.生物学特性




种子
1、根系和根瘤
直根系 约80%的根系集中在深0—20cm及植株四周0—5cm的范 围内。
根瘤:是由根瘤细菌在适宜条件下,侵入根毛后产生的。 大豆植株与根瘤菌之间是共生关系。大豆供给根瘤 菌糖类,根瘤菌供给寄主氨基酸。
根瘤所固定的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量的1/2—3/4 。
•喜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高有利于生长和发育,低温
会使生育期推迟,造成减产。
•温度主要影响大豆的生育期。
•晚熟品种要求>10℃的活动积温为3200℃以上。播种期延迟范围
生育时期 发芽 苗期 生物学 最低温度(℃) 可满足 温度(℃) 最适温度 (℃)
三、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一)生育阶段
萌发期
苗期
花芽分化期
花期
结荚鼓粒期
1.萌发期 •日平均温度在18-20℃时,大豆种子发芽快而整齐。
•大豆种子发芽需要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120%—140%
的水分。
2、苗期
子叶出土即为出苗。
根系生长较快,是以根系为生长中心的时期。
幼苗对低温、干旱的抵抗能力较强。
6-7
8-10 16-17
12-14
15-18 16-19
18-20
20-22 21-23
生殖器形成期
开花期 子粒形成期
17-18
13-14 8-9
19-20
18-19 14-16
22-25
21-23 19-20
成熟期
2、光照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 • 12-18小时范围内,光照越短,愈能促进生殖器官 的发育,抑制营养体的生长。
• 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矮,节数较少;株型较紧凑; 多数豆荚着生在中上部。 • 适宜地区:条件好地区。
亚有限结荚习性
•偏于无限结荚习性。 •植株较高大。 •分枝少,主茎结荚较多。 •与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相比要求水肥条件比较高,如生产水平 较高,生产潜力高。
5、种子
种子:种皮、胚
胚:胚根、胚轴(茎)、胚芽和两枚子叶。
不超过2个,以主茎结荚为主。适于密植和机械化栽培。
2. 中间型大豆:主茎较坚韧,一般有3-4个分枝,豆荚在主
茎和分枝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3. 分枝型大豆:主茎坚韧,分枝力强,分枝上结荚往往多 于主茎。适于高肥水条件下小密度种植。
3、花序
花序着生在叶腋间或茎顶端,为总状花序。 自花授粉,开花前即完成授粉。
生殖生长高度并进时期。
5、鼓粒期
•体积与质量达到最大。 •生殖生长占主导地位。
•光合产物全部输送给豆荚。
6、成熟期
生育速度逐渐缓慢,最后完全停止,进入黄熟期,种子
含水量迅速下降到17%左右。
种子变硬呈现固有的性状、大小和色泽,荚亦呈固有颜 色,就为成熟。
(二)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因素 1、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