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 (共15题;共60分)1. (4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 . 千克B . 牛C . 焦耳D . 牛/千克2. (4分)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 银河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C .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恒星之一D .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之一3. (4分)下图表示植物的几种生殖方式,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无心插柳柳成荫”采用的繁殖技术是①B . 神奇的“一树开两花(紫玉兰、含笑花)”可通过②实现C . ⑤中红薯块状根发芽长出新植株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D . 图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③4. (4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最密切的天体。
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 24 小时B .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由东向西的C .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D . 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5. (4分)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或杆匀速向上爬()A . 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绳子粗糙B . 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C . 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D . 爬绳和爬杆时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6. (4分)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a、b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与曲线不符合的是()A . 曲线a是子房发育的结果B . 曲线b可能是没有授粉造成的C . 在A处花冠、花萼等逐渐凋落D . 在A处时受精卵发育成黄瓜的种子7. (4分)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 . 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 .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 . 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8. (4分)如图所示,小明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晰B . 孔与塑料膜距离不变时,物体与小孔的距离越远,塑料膜上的像越小C . 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一定要是圆的D . 从同一侧看,若物体顺时针转动,则塑料膜上的像逆时针转动9. (4分)下列动物的胚胎发育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A . 鸟B . 鱼C . 蝗虫D . 蝮蛇10. (4分)光线斜射到上下两表面互相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上、下两表面发生折射,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光路图是()A . 甲B . 乙C . 丙11. (4分)潜水员在水中工作时发现岸上的楼房变高了。
如图所示能用于解释此现象的是()A .B .C .D .12. (4分)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A . 反射角是60°B .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 . 入射角是30°D .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3. (4分)爱动脑筋的小明同学在平面镜上贴上红色的玻璃纸,然后白光照射平面镜时,他看到反射光的颜色是()B . 黑色C . 红色D . 紫色14. (4分)妈妈做饭时,小明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科学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 . 筷子斜放在装水的碗里弯折了是因为光的折射B . 把鸡蛋向碗沿一撞,蛋壳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 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个鸡蛋所受重力约为50N15. (4分)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利用跳板起跳的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是()A . 运动员能被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 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D .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题(本题有 10 小题,20 个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共10题;共40分)16. (4分)人体经常会受到微生物的感染而得病,如感染甲型 H1N1 病毒会得甲型 H1N1 流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慢性胃炎。
(1)幽门螺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________;(2)某中学在甲型 H1N1 流感流行期间,对教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项措施属于________。
(3)注射甲型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这种免疫方法属于________免疫。
17. (4分)如图所示是皮肤结构示意图。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皮肤结构中有很多的基本组织。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
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________组织构成的。
而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是________组织。
(2)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________ 层。
18. (4分)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________来检验墙面是否竖直。
他们也常常向一根长的透明塑料软管内灌入适量的水,再由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原理可知这两个标记一定位于同一高度。
19. (4分)2012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能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这种天象要过105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届时会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1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
根据我们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________处。
(2)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________。
(说出一个例子即可)(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简单说说理由。
20. (4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米·秒-1)空气(0℃)331铜(15C)3750空气(15℃)340铝(15℃)5000水(15'℃)1500钢(15℃)5200(1)写出一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关的规律。
________(2)气温为15°C时,在长为850米的空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时间间隔为2.33秒。
制造该金属管的材料可能是________。
21. (4分)将中空的轻质圆柱体与光盘中心圆孔正对并粘合,再把气球紧套在圆柱体上。
向气球内吹足气后,把整套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气球中的气体会从光盘与桌面之间的空隙逸出,形成气垫。
稍用力向右推动气球,会发现整套装置沿水平桌面向右作直线运动,速度几乎不变。
此过程中,气球内气体压强比外界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小”或“相等”),速度几乎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
22. (4分) 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我国“鹊桥号”任务中继卫星发射成功,它将成为月球的卫星,建立月球和地球间的通讯桥梁。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下列对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可多选)A . 月球体积比地球小B . 月球表面有空气和水C .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D .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2)发射当天月球处于甲图中的________位置左右,当天在地球上观察的月相最接近乙图中的________。
(填字母)23. (4分)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充气的气球,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另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
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1)充气的气球________;(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3)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________。
24. (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人类的________,来自于男性的 ________,正常情况下它的形状像 ________ ,能游动。
(2)图乙是 ________,来自于女性的________ ,它通常 ________。
(3)甲和乙结合能够形成________ ,内含决定新生命主要特征的________。
25. (4分)乐清中心公园建有大型音乐灯光喷泉,声、光、泉的完美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1)当观众远离音箱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低,说明响度与人和声源的________有关。
(2)喷泉的水以下图轨迹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水将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共4题;共45分)26. (9分)大豆种子具有 2 片子叶,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小明认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
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
【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设计要求①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分别标为 A、B;选取大小相近、具有完整胚的活大豆种子 40 颗,经充分浸泡后,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②将一组每粒大豆种子的子叶均除去一片后,平铺在 A 培养皿中;将另一组大豆种子(1)________。
设置对照实验③将 A、B 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每天同时浇适量且等量的水。
控制实验条件④每天观察并记录(2)________,并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和记录【问题交流】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明发现 A、B 两组种子大部分都萌发且萌发率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
小红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支持小明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3)________。
27. (12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碰到以下两种情况:⑴让三束平行光射向透镜,移动右侧的光屏,结果在距离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一个亮点;⑵将激光束换成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见下表根据以上情况:(1)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2)当蜡烛距离透镜中心60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A . 10cm----13cmB . 13cm----18cmC . 18cm----20cm(3)将物体由距离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________ 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等于”、“小于”)(4)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