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定义、分类、范围一、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四大民事权利之一,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同时,知识产权是和传统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相区别而存在的。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智力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地理标志权等其他知识产权。
(一)几种方式我国民法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称之为智力成果权,该术语最早出现于规范性的法律文件是在《民法通则》。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主要有如下几种表述方式:1.列举式这是国内外通常的做法,如传统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或者将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
2.下定义这是国内教科书和学者最常用的方式。
具体的定义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如“智力成果说”,以郑成思教授为代表,“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又如刘春田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张玉敏教授则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3.完全列举知识产权包含的内容这是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习惯采用的方式,后面在讲到知识产权范围的时候我们将详细介绍。
(二)本教材采用的定义.知识产权的定义: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或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1.注意区分“智力成果与智力劳动”:知识产权是基于“智力成果”而产生的权利,而智力劳动是一种行为,或者说是一个过程,它只享有劳动法意义上的权利。
“以著作权为例,法律只对通过创作活动所产生的作品(智力成果)进行保护,而对创作活动本身不进行保护”。
2.注意区分“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与非创造性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法只保护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
3.注意“依法享有”。
说明并非一切创造性的智力成果都可以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由于受到经济的、文化的、民族的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有所区别。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一)传统分类:工业产权和著作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版权(二)智力成果类与商业标识类该分类将商标权、商号权独立出来,而将专利权著作权等都视为智力成果类的知识产权(三)人身性质类与财产性质类依知识产权是否有财产性内容将其进行分类,前者是知识产权人享有的人身权利或精神权利,后者是财产权利或经济权利。
从权利比重来看,财产类的知识产权远远大于人身性质类。
(四)其他分类三、知识产权的范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揭示知识产权的外延。
要解决的一是知识产权包含哪些权利类型,受保护的智力成果范围如何划定;二是确定保护范围的依据。
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助于大家更具体、更感性地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外涵也日益扩大。
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范围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有的范围大,有的范围小,从我国的情况看,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国内立法对知识产权范围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
(一)知识产权分类确定的范围广义的知识产权从权利类型来说,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其他知识产权;从保护对象上说则是作品、发明创造、商标等商业标识、未公开信息、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等各类知识产品、信息产品。
狭义的知识产权是指由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部分组成的传统知识产权,涉及的对象为作品、发明创造、商标。
(二)国际组织划定的范围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定的范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67年一些国家在瑞士斯德哥尔摩签订了《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该公约于1970年生效,我国于1980年加入该公约,成为该组织的第90个成员国。
该公约第2条对知识产权规定的范围是:1、著作权或版权。
即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
2、邻接权。
即与表演者、广播、录音制作者有关的权利。
3、专利权。
即与发明创造有关的权利。
4、发现权。
即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
5、外观设计权。
即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
6、商业标志权。
即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识别性标志有关的权利7、反不正当竞争权。
即与防止不正当经营竞争有关的权利。
8、其他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成果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2.。
世界贸易组织划定的范围(trips协议)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原产地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拓朴图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容易理解,拓朴图恐怕就有些费解。
实际上,拓朴图是英文词的音译和意译。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在trips中使用了两个同义词,即Layout-designs(of integratd circuits)和topographies. 前种表述常见于美国,拓朴图的表述常见于欧共体。
trips同时了采用两种表述方式。
实际上就是指半导体芯片上的掩膜作品(或称为一种布图设计),这是随着电子技术这一高新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知识产权。
7、未报露过的信息专有权(主要指商业秘密权)(三)我国立法确定的受保护范围1.。
《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在我国作为一类民事权利,因而《民法通则》不可避免地对知识产权的范围进行了规定。
《民法通则》第94条至97条规定:1、著作权(版权)2、专利权(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3、商标权4、发现权5、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2.。
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确认的受保护的知识产权有:著作权和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商号权其他知识产权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知识产权是在传统物权、债权、人身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民事权利,与传统民事权利相比,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一、无形(一)知识产权以无形的智力成果为客体智力成果是脑力劳动创造的无形财富。
“无形”,是指知识产权客体不具有物质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客观上无法被人们实际占有。
这使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相比,更容易被他人侵犯。
从法律保护的角度看,有形财产权保护的核心是“占有”,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则是“使用”。
例:一只手表财产所有权法律保护的核心是占有或控制,秘密占有为盗窃、乘人不备地占有为抢夺、暴力占有为抢劫。
法律将这些不当占有一律定为违法犯罪行为予以惩处。
但是,一只手表发明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则并不考虑占有关系,而是将非法使用专利权人的技术方案视为侵权行为予以制裁。
认识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都是围绕着非法利用他人智力劳动成果而进行规定的。
“无形”这一特点,使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侵权认定比有形财产权的保护和认定复杂得多。
(二)无形的智力成果必须通过有形的物质形式表现知识产权与有形物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智力成果必须能被认识、被感知才能获得知识产权保护,这就使知识产权的客体常常依附在一种有形物质载体上,如纸张、石头、胶片、磁盘等。
学习知识产权法,应当从无形之物联系有形之物,准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正确地加以区分。
如:美术作品必须有物质载体才成为版权客体。
一个画家如果这样说:“我创作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只说不做,没有载体,他不享有版权。
但他把山水画在纸上或刻在石头上,就享有版权。
如果他把画卖了、烧了或丢了,他仅丧失画的所有权,仍享有版权。
买画的买主仅有画的所有权,但不享有版权(展览权除外)。
二、专有性(一)含义也称排他性、垄断性或独占性。
其基本含义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笼统地讲专有性,有形财产所有权也具备。
但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有独特之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两个方面。
(二)绝对性——权利主体单一专有性的绝对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客体相同时,权利主体一般只能有一个。
例如:两个单位分别申请一件相同的商标时,只能由申请在先的单位获得商标权,两个单位不可能分别都获得商标权。
而有形财产权的客体相同时,可以由众多的主体分别享有所有权。
如十台相同的电视机可以由十个人分别拥有所有权。
(三)相对性——权利利用受限专有性的相对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利用受到法律的许多限制,其垄断性并不是绝对的。
因为科技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智力成果的垄断利用就必须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平衡,因而知识产权法中有强制许可、合理使用、法定许可、过期失效等限制垄断性利用智力成果的条款,规定了许多情形下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不经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同意,有条件地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
而有形财产权的使用则较少受到法律的限制。
不同的知识产权,权利利用受限制的程度也有所区别。
如版权法中有大量合理使用的条款,版权垄断性相对较弱;商标权的垄断性则相对较强,权利利用几乎不受限制;专利权的垄断性则介于版权和商标权之间。
三、时间性(一)含义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客体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法律保护,超出期限后,该智力成果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可以无偿使用。
这一特点也体现了知识产权专有性的相对性。
比如: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商标权的保护期为10年,版权中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认识到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有的企业在技术引进时不考察专利技术是否过期,盲目引进,不必要地花钱购买过期失效的专利技术。
在80年代,有一位作家未经许可改编了另一位当代作家的作品被控侵权。
《光明日报》登载一篇文章为其辩解说:“难道郭沫若写《蔡文姬》也侵犯了《三国志》的版权?”这种比拟显然是荒唐的。
因为《三国志》是处于公有领域的智力成果,而当代作者的作品还在保护期之内,享有版权保护。
(二)原因对知识产权进行时间限制的原因有二:一是智力成果的利用与社会的繁荣休戚相关,由个别人无期限地垄断利用必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二是智力成果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周期,到了一定的期限也会自然丧失价值。
(三)例外须注意的是,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针对大多数知识产权而言的,少数知识产权并不受时间限制。
从理论上讲,这些知识产权长期受法律保护。
例如:商业秘密权、企业名称权、地理名称权、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权。
美国“可口可乐”饮料配方通过商业秘密法保护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外人无法知晓其内容。
如果通过专利法保护,最多只能保护20年。
四、地域性(一)知识产权地域性的涵义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知识产权的法律效力原则上只及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地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