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09年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29物理化学(一)④865有机化学复试:复试笔试科目:97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02金属材料表面物理化学、03生态环境材料、04功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05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06纳米材料与新型能源材料、07非线性光学与磁光效应材料、08材料热物理、09表面吸附和催化、10外场作用下的传递过程
以上红色是高分子专业最为出色的大学,蓝色为较为出色的大学。当然,这只是本人的见解,仅供参考。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偏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山大学也是。浙江大学有郑强在,水平提升很快,他是川大的弟子。最出色的应该是川大和华南理工,川大偏成型加工,塑料是他们的一大皇牌,华工的偏合成工程。西工大、武汉理工大学均体现在复合材料上比较牛,特别是武汉理工,真的是让人感到比较意外,但武汉理工在复合材料上的确又是牛,拥有一专业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中南林学院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株洲工学院、茂名学院、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素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高分子材料专业排名
高分子材料专业是二级学科,分布院校:
【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
【天津市】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
【辽宁省】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
而在珠三角这一带,华南理工中山大学都是不错选择,有志在高分子领域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报读。
下面附有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招生目录及初复试科目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09-3-9 20:25:1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高分子物理、02高分子合成与高分子化学、03功能高分子、04高分子结构与性能、05天然高分子与生物医用高分子、06环境友好高分子
01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0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03纳米功能材料、04高性能金属材料、05薄膜材料与材料表面技术、06磁性材料及器件电子封装及工程
初试: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44金属学或852物理化学(二)或865有机化学;复试:01方向:992材料物理化学前沿基础知识;02方向:97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3-07方向:929金属材料科学基础(含材料的力学及物理性能、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聚合物的化学与物理改性02.含离子聚合体的合成与改性03.功能高分子材料04.高分子光化学及其应用技术05.高性能弹性体材料06.高分子材料加工与计算机控制
初试: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32)高分子化学或(833)高分子物理或(834)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
复试:初试未选考的另外两门专业课
福建(2所)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3所)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5所)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天津(3所)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河北(1所)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初试: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44金属学或845无机材料工艺原理或852物理化学(二)或860普通物理(含力、热、电、光学)
复试:复试笔试科目:992材料物理化学前沿基础知识01研究方向主要招生物理专业背景的考生
材料学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及改性、02高分子改性与复合材料、03橡胶、塑料、纤维工程与理论、04功能高分子材料、05无机非金属信息功能材料、06材料技术装备及计算机应用、07高性能与新型建筑材料质厂、08新型建筑材料、09高性能陶瓷材料、10粉体工程与纳米材料、11光通信材料与光纤、12医用生物材料与纳米仿生、13功能膜与复合材料、14磁性材料与功能薄膜、15纳米材料、纳米结构与非晶合金初试: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44金属学或845无机材料工艺原理或865有机化学复试:01-04方向:97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5-11方向:985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12-13方向:985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或97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4-15方向:929金属材料科学基础(含材料的力学及物理性能、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湖北省】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是出高分子院士最多的学校。
北京大学合成做的好,特别是高分子液晶。
复旦大学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有杨玉良和江明两位院士,实力不凡。上海交通大学也有新评上一个高分子方面的院士:颜德岳,
华南理工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领域较广,在橡胶、塑料、纤维方面做的都不错。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中科院院士程镕时、姜中宏生、曹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7人;高分子加工实力很强的。在全国排前3名。
629物理化学(一)《物理化学》(第四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52物理化学(二)《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化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65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92材料物理化学前沿基础知识
最后,如果你是广东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又想考研,可以考虑下广东工业大学,尤其是本校的学生,待遇也不错的。
哈理工的特殊表现在绝缘材料上,事实上西安交大在这方面也很强,只不过划成电气了,实质还是高分子相关专业,在以上列表见不到。
211大学名单
面向21世纪,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这就是所谓的“211工程”院校。
青岛科技大学在高分子方面主要的特色是其橡胶,2003年建成了教育部橡塑工程重点实验室,也是多年来对青岛科技大学研究工作的肯定。
研究生的方向很多,大的方面大概一下几个:树脂合成(环氧,丙烯酸,聚苯,聚酯等每个方向都很多);塑料/纤维加工(加工工艺川大最强的,模具和机械华南理工及北化都不错);生物医用高分子(华东理工等);高分子理论及表征(中科院化学所及南京大学最强);液晶高分子(吉大,北大,北科大等);导电高分子(化学所等);纳米高分子(化学所);碳纤维/碳纳米(北化,清华);有机硅(化学所)等等
北京(23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市(9所)
01固体敏感技术及传感器电子学、02固体电介质及应用电子技术初试: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46电介质物理学复试:复试笔试科目:995无源电子元器件导论注:参考科目
865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7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第三版)浙江大学潘祖仁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09-3-9 20:25:14
在全国高校中在高分子领域领先:
工科:
偏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中科院北化所(明显领先)、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述为网上摘录,不一定全面)简单评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