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讲座
塔架的主要功能是支承风力发电机的机械部件,发 电系统(重力负荷),承受风轮的作用力和风作用在塔 架上的力(弯矩、推力及对塔架的扭力),塔架还必须
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能承受风轮引起的振动载荷。塔
架的刚度要适度,其自振频率(弯曲及扭转)要避开运 行频率(风轮旋转频率的3倍)的整数倍。
塔架自振频率高于运行频率的塔称之为刚塔,低于
7.4 永磁低速同步发电机
外转子内表面安装磁钢的永磁发电机;极数多, 磁钢用量大,磁轭较薄; 励磁不可调,发电机的电压调整率大; 作为整流发电机使用,整流后的直流电压需加 DC-DC变换器稳压,然后经串联逆变器并网; 宜采用多相结构,减少整流后直流电压纹波; 永磁材料存在失磁的可能,更换维修困难。
2.2 风轮的几何参数
1)叶片数量 2)风轮直径 3)风轮中心高 4)风轮扫掠面积
5)风轮锥角
6)风轮仰角 7)风轮实度
2.3 风轮的物理特性
1)风轮转速 2)风轮尖速比 3)作用在风轮上的力和力矩 4)风轮轴功率
1 P C p A v 3 2
2.4 叶片的基本概念
1) 叶片长度
2) 叶片面积
9.控制系统10.机舱罩
11.塔筒
12.塔基
Main shaft Gear box
Generator
Hub
Double bed frame
Elastic coupling
二、风轮技术介绍
2.1概述 风轮的作用是把风的动能转换成风轮的旋转机械 能。 风轮一般由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几何形状相 同的叶片和一个轮毂组成。风力发电机组的空气动 力特性取决于风轮的几何形式,风轮的几何形式取 决于叶片数、叶片的弦长、扭角、相对厚度分布以 及叶片所用翼型空气动力特性等。
7.5 双馈发电机的运行特点
与笼型异步发电机不同,双馈发电机的定、转子 绕组皆联入电网。 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网,转子绕组经变流器接入 电网; 笼型发电机的机械特性主要由转子参数决定; 而双馈发电机的机械特性则由转子变流器决定;
7.5 双馈发电机的运行特点(续)
双馈发电机一般运行于小滑差范围; 双馈发电机定子侧的有功电流由风力机的功率特 性决定,无功电流由用户指定; 而笼型异步发电机的无功电流则由电机的参数决 定;
运行频率的塔称之为柔塔。
8.4风力发电机基础设计与施工
风力发电机基础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根据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承载力以及基础 荷载、尺寸大小不同,从结构的形式看,常用的可分 为:块状基础和框架式基础两种。 块状基础,即实体重力式基础,应用广泛,对基 础进行动力分析时,可以忽略基础的变形,并将基础 作为刚性体来处理,而仅考虑地基的变形。框架式基 础实为桩基群与平面板梁的组合体。
3.2 偏航系统的组成
1)偏航轴承 2)偏航驱动装置
3)偏航制动器
4)偏航计数器
5)扭缆保护装置 6)偏航液压回路
偏航齿圈 偏航驱动装置 偏航齿圈 偏航驱动装置 制动盘 偏航计数器 偏航液压装置 偏航制动器 偏航液压装置 偏航制动器 制动盘 偏航计数器
a)外齿驱动形式的偏航系统
b)内齿驱动形式的偏航系统
四、主传动链系统
4.1概况
主传动链是风力发电机动力传递的装置,
它包括以下几部分构成:
调桨机构、主轴及轴承、齿轮箱、
刹车机构、联轴器
4.2调桨机构
调桨机构为变桨距风力发电机所特有,
通过调桨机构的工作,实现风机的启动、功
率调节、以及风轮的制动。 调桨机构由连杆机构、推杆、油缸以及 液压系统构成。
4.3 主轴及轴承
8.2塔架的结构与类型
塔架主要分为桁架型和圆筒型。 桁架型塔架在早期风电机中大量使用,其主要优 点为制造简单、成本低、运输方便,但其主要缺点为 不美观,通向塔顶的上下梯子不好安排,上下时安全
性差。
圆筒型塔架,在当前风电机中大量采用,其优 点是美观大方,上下塔架安全可靠。
8.3塔架的设计要求
笼型异步发电机
双馈异步发电机 电励磁低速同步发电机 永磁低速同步发电机 低速横向磁场永磁发电机
7.2 笼型异步发电机
7.3 笼型异步发电机
平滑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并网冲击电流大,需采用晶闸管软并网装置;
较软的转矩-转速特性有利于吸收阵风的波动,
发电机的功率因数较低 , 需配置并联补偿电容。
6.5中央监控系统及远程监测简介:
风 场 厂 管 理 控 制 系 统 ( Wi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WPMS )可以监测所有风
电机的运行状况;在风电机出现故障时及时 记录下风电机的故障原因并报警;在故障消 除后可远程启、停机;在风机基本状态模块 上可显示每台风机的各种状态参数。
1.2风力发电机的类型
按产生转矩的气动力分:阻力型和升力型 按旋转轴方向分:垂直轴型和水平轴型 按功率调节方式分:定桨距型和变桨距型 按转速变与不变分:定速型与变速型 按叶片与塔筒位置分:上风向型与下风向型
1.3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采用变桨变速技术,提高风能转换率; 大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成为主流产品; 无齿轮箱风力发电技术开始受到重视; 发电机与变流器的集成设计技术; 基于高性能微处理器芯片的控制技术;
2.7 叶片材料
目前用于叶片制造的主要材料多为玻璃纤维增 强复合材料( GRP ),基体材料为聚酯树脂或环 氧树脂。 复合材料具有以下优点: 1)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强
2)易成型性好
3)耐腐蚀性强
4)维护少、易修补
2.8 叶根结构形式
1) 螺纹件预埋式 2)钻孔组装式
2.9 功率调节
风力机必须有一套控制系统用来限制功率 和转速,使风力机在大风或故障过载荷时得到 保护。 目前主要有两种调节功率的方法,都是采 用空气动力方法进行调节的。 1)变桨距调节方法 2)失速调节方法
4.5 刹车机构
刹车机构由安装在低速轴或高速轴上的刹车 圆盘与布置在四周的液压夹钳构成。液压闸钳固 定,刹车圆盘随轴一起转动。刹车闸钳有一个预 压的弹簧制动力,液压力通过油缸中的活塞将制 动闸钳打开。机械刹车的预压弹簧制动力,一般 要求在额定负载下脱网时能够保证风力机安全停 机。
4.6 联轴器
风力发电机组技术
介绍
一、风力发电机组概况
风力发电机组是实现由风能到机械能和由 机械能到电能两个能量转换过程的装置,风轮 系统实现了从风能到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发电
机和控制系统则实现了从机械能到电能的能量
转换过程。
1.1风力发电机组的历史和趋势
二十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风力发电机,到三、四 十年代开始实现风力发电,而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的出 现则在五、六十年代。风力发电事业的真正大规模兴 起是在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其容量迅速向大 型化发展,因为单机容量越大,单位容量成本就越低。 主流机型的发展次序大体是:50KW,100 KW,150 KW,300 KW,600 KW,750 KW,1000 KW,1500 KW,2000 KW,3000 KW…。但是单机容量增大在 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却导致运输安装成本增加。
感应发电机可以直接联入电网,也可 以通过晶闸管调压装置与电网连接。
6.4 变距控制
变距控制系统实际上是一个随动系统。变距控制器 是一个非线性比例控制器 ,它可以补偿比例阀的死 带和极限。变距系统的执行机构是液压系统 ,节距 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经D / A转换后变成电压信号控制 比例阀 ,驱动油缸活塞 ,推动变距机构 ,使桨叶节 距角变化。
图1 偏航系统结构简图
3.3 偏航轴承
偏航轴承的内外圈分别与机组的机舱和 塔体用螺栓连接。 轮齿可采用内齿或外齿形式。
a)外齿形式 图2 偏航齿圈结构简图
b)内齿形式
3.4 驱动装置
1)驱动电机 2)减速器 3)传动齿轮 4)轮齿间隙调整机构
a)驱动电机偏置安装
b)驱动电机直接安装
图3 驱动装置结构简图
双馈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发生在超同步最大转速点, 而不是同步速点。
八、塔架与基础
8.1概况 塔架和基础是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承载部件。 其重要性随着风机的容量和高度的增加变得愈来愈 明显。在风电机中塔架的重量占风电机总重的 1/2左
右,其成本占风电机制造成本的 15 %左右,由此可
见塔架在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中的重要性。
3) 叶片弦长
4) 叶片扭角
2.5 叶片设计时需考虑因素:
1.气动外形设计 2.允许变形
3.疲劳特性
5.铺层设计
4.固有频率
6.雷击保护
7.叶片轴线的位置
2.6 叶片主体结构
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叶片的结构主要为梁、 壳结构,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Vestas叶片剖面结构
CTC叶片剖面结构
LM叶片剖面结构
主轴的作用是连接轮毂和齿轮箱,有些风机 主轴涵盖在齿轮箱内,主轴轴承主要有两种安 装方式:两个独立轴承分别安装在主轴前后两 端;或者主轴前端配一个轴承,主轴后端与齿 轮箱输入端连接。主轴轴承的结构形式一般采 用双列滚珠调心轴承。
4.4 齿轮箱
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的一个重要部件, 其主要功能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 的动力传给发电机,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 风轮的转速很低,远远达不到发电机发电 要求,必须通过齿轮箱增速来实现。目前 齿轮箱主要采用两级斜齿和一级行星齿轮 的结构方式。
6.6 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皆在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运 行安全性及运行可靠性。 • • • • 主电路保护 过电压、过电流保护 过缠绕保护 振动保护
• • • • • •
紧急停机安全链保护 防雷保护系统 接地保护系统 启机自检保护 参数越限保护 故障停机安全保护
七、发电机系统
7.1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形式
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常采用刚性联轴器、 弹性联轴器(或万向联轴器)二种方式。 通常在低速轴端(主轴与齿轴箱低速轴联 接处)选用刚性联轴器。 在高速轴端(发电 机与齿轮箱高速轴联接处)选用弹性联轴器 (或万向联轴器)。一般选用轮胎联轴器、 十字节联轴器或者复合材料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