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列牙合与颌位(1)

牙列牙合与颌位(1)


ICO时,上下颌牙合面关系有多种并存咬合接触形式:
尖与窝 尖与沟 尖与隙 牙尖斜面与牙尖斜面等突面结构
牙合学
(四)牙尖交错合的正常标志
⒈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无牙拥挤),正对着上颌唇系带 ⒉一牙对二牙(除上颌最后磨牙及下1) ⒊尖牙关系正常 ①上颌尖牙的牙尖顶对下颌尖牙远唇斜面及唇侧远中缘 ②下颌尖牙牙尖顶对上颌尖牙近舌斜面及舌侧近中缘 ⒋第一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 ⒌前、后牙的覆合、覆盖关系正常
牙尖交错牙合ICO
4.替牙期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 6岁—12岁 暂时性的错牙合
三、牙合 的建立
(一)建牙合的动力平衡 (二)牙合的发育阶段 1、乳牙期间的牙合 2、替牙期间的牙合 3、恒牙期间的牙合
四、面部表面标志及协调关系
1、面部标志点
2、 参考线和参考平面
眶耳平面 鼻翼耳屏线 莫森球面学说
⑵第一磨牙关系反应了后牙的近远中向接触关系
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对着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 下颌第一磨牙近颊尖对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间合 (侧)楔状隙
第一磨牙关系对咬合关系重要,称为牙合关键
➢最早萌出、尖窝多,稳定,是其它牙牙合关系正常前提 ➢根多,粗、长大,于致密颧弓根,位置固定-引导因素 ➢牙列中段,近咀嚼肌附丽部位,肌作用与此牙接近 ➢承受牙合力最大,且该牙的形态特征(牙合面大尖窝及 斜面较多、牙根粗壮) 是牙列中承受咀嚼负荷最重要牙
第三章 牙列、牙合与颌位
第一节 牙列(dentition)
牙列(牙弓): 牙根排列有序 牙冠按一定顺序方向位置形成弓形整体
上牙列
下牙列
内容: 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牙排列的倾斜情况 纵、横牙合曲线及牙合平面
牙列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一)牙列的外形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
(一)牙列的外形(构成牙的类型) 1.恒牙列 观察方法:前牙的排列
(二)横牙合曲线(wilson)
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所形成凸向下曲线-上颌的横牙合曲线 由于上颌磨牙的牙长轴向颊侧倾斜,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故上
颌的凸向下,下颌的凹向上。 下颌磨牙颊尖磨耗后,下颌横合曲线为凸向上
第二节 牙合(occlusion)
牙合: 牙与牙的接触关系 上颌牙与下颌牙发生接触的现象, 包括运动和静止时候的。
•在Bonwill三角基础上,提出 学说:以眉间点为中心,以 10.16cm为半径,划出一个球 面,此球面的一部分恰与下颌 牙列的合面吻合,下颌的运动 即以此球面运动,同时认为补 偿曲线也是此球面的一部分。 •解释了:颞下颌关节、牙列、 咬合与下颌运动的关系。
上颌中切牙的牙体长轴与合 平面舌向交角为60°-65°
上颌、下颌中切牙牙体长轴 舌向交角为140°
上颌中切牙唇面线与眶耳平 面的交角为80°
(4)面部协调关系
唇齿关系:
牙型、牙弓型与面型关系眼外眦 Balk will角
Bonwill三角
口角
monson球面学说
发际 眉间点 鼻底点 颏下点
(除了下颌中切牙与上颌最后一个磨牙)
上下牙列中线对正,一般正对着上唇系带
(2)、牙列特征
临床常以尖牙和第一磨牙接触关系为标志 ①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对位关系 ②上下颌尖牙的对位关系
⑴尖牙接触关系反应了前牙的近远中向接触关系
上颌尖牙牙尖顶对应着下颌尖牙的远唇斜面及唇侧远中缘 下颌尖牙牙尖顶对应着上颌尖牙的近舌斜面及舌侧近中缘
前牙的覆盖覆 分类
A
b
c
d、深覆盖 e
f、开合
后牙正常 与异常
正常合
反牙合锁Biblioteka 合(三)垂直向关系(ICO)
前牙
下颌前牙切端的唇侧与上颌前牙舌面接触
前磨牙
上颌前磨牙舌尖与下颌同名前磨牙的远中边缘嵴区域接触 下颌前磨牙的颊尖与上颌同名前磨牙近中边缘嵴区域接触
磨牙
上颌磨牙舌尖和下颌同名磨牙的窝或边缘嵴区域接触 下颌磨牙颊尖和上颌同名磨牙的中央窝或边缘嵴区域接触相接触 下颌磨牙的远颊尖与上颌同名磨牙的中央窝相接触
基本牙合型: 牙尖交错牙合 前伸牙合 侧牙合
牙合
一、牙尖交错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pided occlusion,ICO): 牙尖窝交错最大面积接触, 是上下牙咬合接触最密切和最广泛的牙合。
ICO的咬合接触特征
(一)近远中向关系
(1)上下牙的对位关系 一牙对二牙(上颌牙与下颌同名牙的远中部分接触,下颌 牙与上颌同名牙的近中部分接触)牙尖交错接触
特点:
从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 从第一磨牙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逐渐向上弯曲-补偿曲线
2、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定义:
连接下颌切牙切缘、 尖牙牙尖,前磨牙颊 尖及磨牙近远中颊尖 从前向后一条凹向上 曲线-Spee曲线。
特点:
1 切牙段平直 2从尖牙向后经前磨牙至第一磨牙远颊尖逐渐降低 3第二、第三磨牙的颊尖又逐渐升高
安氏分类
ICO的解剖标志及生理意义
(第一磨牙)
中性牙合
I类关系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中央窝内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位于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内
异 常 牙 尖 交 错 合
安氏错牙合分类
牙尖交错牙合ICO
3.乳牙期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 (1)牙轴无倾斜 (2)无牙合曲线 (3)覆牙合较深
(二)唇(颊)舌向关系
ICO的解剖标志及生理意义
(2)上下牙列间存在着覆牙合、覆盖 覆盖 覆牙合
①覆盖的定义
牙尖交错 时,上颌牙盖 过下颌牙水平距离
前牙,上前牙切缘与下前牙唇面间前后向水平距离。正常2~4mm 后牙,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颊侧,两颊尖顶之间水平距离
①覆盖的分类
安氏二类Ⅰ分类: 切1/3内-浅覆盖(正常覆盖) 1/3-2/3内-中(度)覆盖 2/3以上-深覆盖
(1)眶耳平面
眶下缘最低点与外耳 道上缘连成的平面
此平面与合平面约成向前的15°交角。 当人坐正,头直立时,此平面与地面平行。 可用作牙列、咬合及牙列运动相对照的基准,重要参考平面。
(2)鼻翼耳屏线
为鼻翼中点至耳屏中 点的连线,与合平面 几乎平行。与眶耳平 面成15°角。
(3)中切牙倾斜角度
唇齿关系:
下颌姿势位时,上切牙切缘在上唇下约 1mm,下颌前牙与上唇平齐。
唇部丰满适度,唇自然闭合
口角对上颌尖牙的远中部分或第一前磨牙 的近中部分
牙型、牙弓型与面型关系
面部发育较宽,颌骨也较宽,牙弓亦较宽, 面型可能是方圆型或卵圆型
面部发育较窄,颌骨也较窄,牙弓亦较窄, 面型可能是尖圆型
(二)唇颊舌侧倾斜
上、下颌切牙唇侧倾斜、下切牙较上小。 尖、上颌前磨牙、第一磨牙较正,下颌前磨牙略舌侧倾斜 上颌第二、三磨牙向颊侧倾斜,下颌舌倾斜
(三)垂直向关系
牙合平面的定义:
由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 顶所构成假想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该平面基本上 平分上下颌颌间距离 。 全口义齿合堤 排列人弓牙根据
Balk will角:
从髁突中心至下颌中切牙 近中切角与合平面所构成 的交角,平均为26°
髁突中心
Bonwill三角:
•两侧髁状突中心与下颌中 切牙近中切角三点连线构 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边 长度10.16cm •研究发现:多数人此三角 形是等腰,是下颌运动张 闭口正中不偏解剖基础。
髁突中心
球面学说:
②覆牙合的定义
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 盖过下颌牙垂直方向 距离
②覆牙合的分类
正常覆牙合为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 牙舌面切1/3内,超过者为深覆牙合 Ⅰ°深覆合咬在切1/3-中1/3间 Ⅱ°深覆合咬在中1/3-颈1/3间 Ⅲ°深覆合超过颈1/3达牙龈部位
覆牙合、覆盖的意义
1 提高咀嚼食物的效能 2 上牙列切缘与颊尖覆盖着下,唇颊组织受保护不致咬伤 3 下后牙舌尖覆盖着上,保护舌缘,咀嚼食物不被咬伤
以上颌牙列为基准的 平面作为参考平 面,各牙与该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四、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
(一)纵牙合曲线(矢状方向) (二)横牙合曲线 (冠状方向)
(一)纵牙合 曲线
1、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2、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1、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定义
连接上颌切牙切缘、 尖牙牙尖、前磨牙颊 尖以及磨牙近远中颊 尖的从前向后一条凸 向下曲线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
三、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
牙排列的倾斜情况以牙体长轴冠方来描述
(一)近远中向
(二)唇颊舌向
向近中倾斜
向唇侧倾斜
三、牙排列的规律
1、近远中向倾斜 2、唇颊舌向倾斜 3、垂直向关系
(一)近远中向倾斜
• 1︱1:较正或稍近中倾斜, 3︱3:近中倾斜,2︱2近中倾斜最大 • 下颌切牙、尖牙:近远中倾斜度较小。 • 上、下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牙长轴较正,近远中倾斜小 • 上、下颌第二、三磨牙向近中倾斜程度依次增大
牙列的外形(牙列形态特征)
基本类型: (另有混合形)
尖圆形
椭圆形
方圆形
侧切牙即明显转向 远端
侧切牙远中逐渐转 向远端
切牙略为平直,尖牙 远中才转向远端
2.乳牙列 2.5岁—6岁
牙列的外形
乳牙早期
乳牙晚期
3.混合牙列 6岁—12岁
牙列的外形
暂时性的错牙合
1.分散牙合力 2.防止食嵌 3.保持面形 4.利于舌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