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当地的风俗》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当地的风俗》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们当地的风俗》。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

这一单元主要从家乡的习俗和风俗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和民间艺术,通过对传统风俗和艺术的了解,教会学生保护传统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分析:
中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古国,有做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和挑战。

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

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
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

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三、说教法和学法
1. 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
2.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放假?
生:喜欢!
师:那除了寒暑假,我们一般还会在什么情况放假?
生:(各种回答)
师: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风民俗。

(揭示课题)
(二)认识春节
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2.春节的来历。

3.观看春节视频。

4.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①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
②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
③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
④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怎样的?
(三)猜一猜
春节的活动是如此多姿多彩,那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并说理由。

(四)拓展延伸
1.正因为春节涵着这么深厚的文化道德情感,所以干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代代继承发扬。

其实除了春节以外,中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

请同学们列举其他的传统节日,并说说主要民俗。

2.简单介绍
①元宵节:节日来历,习俗: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

②清明节:由来、习俗:踏青、扫墓、放风筝等。

③端午节:节日来历,习俗:挂菖蒲艾叶、吃粽子、赛龙舟等。

④中秋节:说说由来,吟诵借月抒怀的诗句,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

⑤重阳节:节日来历,习俗:登高、插茱萸、品重阳糕。

(五)辩一辩
这些习俗好吗?
1.很多人在年初五放爆竹迎财神。

2.清明节去扫墓,给先人扎了很多房子、元宝、衣物。

(六)其他民族的民风民俗
①傣族泼水节。

②彝族火把节。

③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五、说板书设计
我们当地的风俗
文化象征体现美德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
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
2.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教学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了解和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
1.出示图片(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 ),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

(板书课题)
2.观看视频《多彩的民间艺术》,直观感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问:同学们除了视频中看到的民间艺术,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这么多的艺术形式,我们能够给这些民间艺术分分类吗?
3.小组活动——我给民间艺术分分类:准备几张圆形卡片(大),小组合作探讨一种分类方式,并将相应的艺术形式填入其中。

比如按种类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建筑等……
活动二、小组汇报,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1.通过我们小组的合作,我们为收集了解的民间艺术分了类,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种类多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民间艺术,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2.小组发布:各小组合作探究,在(图片、表演、故事、音乐、舞蹈、实物展示)中任选两种形式,如“图片 + 故事”,“音乐 + 舞蹈”等,向全班同学发布你的民间艺术调查。

活动三、合作探究,了解家乡民间艺术
(一)看一看,走进家乡民间艺术
1.观看视频《铜梁龙灯》。

同学们,铜梁龙灯是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龙舞和彩灯舞,兴起于铜梁县。

从龙、灯彩扎制作到舞容演练,集民间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

看到这样的家乡艺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我们的家乡重庆,地广物博,人杰地灵。

不仅培育了勤奋,热情的重庆人,更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尤其体现了我们山城别具一格的风貌!
(二)学一学,民间艺术零距离
1.通过刚才的交流探讨,我们发现民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先辈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的“ 生活结晶” ,代表着家乡人民的聪明智慧!
2.那么,大家想亲自感受一下民间艺术的魅力吗?
视频播放《土家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

3.小组活动,一起来学习一段土家摆手舞。

4.通过大家刚才的体验,你能够猜一猜土家摆手舞的来源是什么吗?
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

包括“ 赶猴子” 、“ 拖野鸡尾巴” 、“ 犀牛望月” 、“ 磨鹰闪翅” 、“ 跳蛤蟆” 等十多个动作。

有人说摆手舞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

有人说是古代土家先民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种“ 摆手” 来健身壮骨,逐渐演变成后来的摆手舞。

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多样需求,也能够表达人们的美好意愿,这是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

(三)做一做,探索家乡民间艺术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 3000 余年历史中,创造了富有鲜明个性的巴渝文化,除了刚才我们体验的内容,还有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形式等待我们探索,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讨,在我们的刚才的民间艺术分类中,选择一个去探访属于重庆的此类民间艺术形式,制定一份重庆民间艺术探索计划。

第二课时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活动一、观看视频,了解民间艺术衰落现状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受了其魅力,今天我们要继续走进这些民间艺术。

出示视频《即将消失的十大民间艺术》,了解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

看到这样的报道,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教材新闻链接。

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的关系,你怎么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我们为他们的未来忧心。

活动二、调查汇报
1.上一课我们在课堂上制定了重庆民间艺术探访计划,现在请各个小组根据你们的探访结果,发布探访小组探访到的民间艺术现状。

小组合作讨论,发布探访结论。

思考这些民间艺术的现状的原因?设想它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
2.这些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民间艺术为什么会衰落呢?先让我们来听一听春联的“自述”吧!
图片展示“春联自述”。

小组合作,讨论春联衰落的原因。

3.民间艺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展现着家乡人民的才智,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这些民间艺术等待着我们的拯救和保护。

活动三、合作探究,人人行动保护民间艺术
1.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阅读角”展示。

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你能够从这位同学身上学到什么呢?
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还能够做些什么?
2.出示“知识窗” , 学习民间艺术相关法律法规。

从这些法律法规上学习到了什么?
3.保护民间艺术,我们在行动
图片出示重庆磁器口民俗一条街,两江影视城民俗照片。

小组任务:假如你们小组是重庆市文化局“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组”成员,请你们结合小组调查的某种重庆民间艺术的现状,设计出一些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办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