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关于法的这一特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具有保证自己得以实现的力量• B.法律具有程序性,这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 C.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律主要依靠国家暴力作为外在强制的力量• D.自然力本质上属于法的强制力之组成部分•2、2007年,某国政府批准在实验室培育人兽混合胚胎,以用于攻克帕金森症等疑难疾病的医学研究。
该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
对此,下列哪些评论是正确的?()09卷一53• A.目前人兽混合胚胎研究在法律上尚未有规定,这是成文法律局限性的具体体现• B.人兽混合胚胎研究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及时立法给予规范和调整• C.如因该研究成果发生了民事纠纷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则法院可以依据道德、习惯或正义标准等非正式法律渊源进行审理• D.如该国立法机关为此制定法律,则制定出的法律必然是该国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3、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7卷一1•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4、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B. 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C. 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 D. 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5、关于法的作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法是由人创制的,人们在立法时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B.法律人在处理法律问题时没有自己的价值立场• C.法具有概括性,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 D.法律不能要求人们去从事难以做到的事情•6、甲法官处理一起伤害赔偿案件,耐心向被告乙解释计算赔偿数额的法律依据,并将最高法院公报发布的已生效同类判决提供乙参考。
乙接受甲法官建议,在民事调解书上签字赔偿了原告损失。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法院已生效同类判决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甲法官在该案调解时适用了判例法• C.甲法官提供的指导性案例具有说服力• D.民事调解书经乙签署后即具有行政强制执行力•7、2000年6月,最高法院决定定期向社会公布部分裁判文书,在汇编前言中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由于具有最高的司法效力,因而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可以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也是法律专家和学者开展法律教学和研究的宝贵素材。
"对于此段文字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单选第11题)• A.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可以构成法的渊源之一• B.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对各级法院审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C.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具有最高的普遍法律效力• D.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属于司法解释范畴8、2011年,李某购买了刘某一套房屋,准备入住前从他处得知该房内两年前曾发生一起凶杀案。
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
法官认为,根据我国民俗习惯,多数人对发生凶杀案的房屋比较忌讳,被告故意隐瞒相关信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已构成欺诈,遂判决撤销合同。
关于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不违背法律的民俗习惯可以作为裁判依据B.只有在民事案件中才可适用诚实信用原则C.在司法判决中,诚实信用原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加以适用D.诚实信用原则可以为相关的法律规则提供正当化基础9、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标准作出了判决。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17-11A.在我国,指导性案例是正式的法的渊源B.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C.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类比推理D.在我国,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指导性案例•10、李某因倒卖外汇于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修改后的刑法实施以后,李某提出申请,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
法院应当如何处理?(97律考)•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C驳回申诉,维持原判•D考虑到李某已服刑2年改判为有期徒刑2年并予释放•11、李某系某国有外贸公司经理,1998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实:1995年6月,在一外贸业务中,李某轻信外商,擅自变更结算方式,使公司损失数百万元货物,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
李某在外贸业务中被骗的行为应如何定罪?为什么?(99律考)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规定的是法的溯及力• B.规定的是法对人的效力• C.体现的是保护主义原则• D.体现的是属人主义原则•13、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某居民2003年4月1日在我国境内某储蓄机构取得1998年4月1日存入的5年期储蓄存款利息5000元,若该居民被征收了1000元的个人所得税,则这种处理违背了下列哪一项法的效力原则?• A.法律优位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14、特别法优先原则是解决同位阶的法的渊源冲突时所依凭的一项原则。
关于该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规定相对于同时施行或在前施行的一般规定优先适用• B.同一法律内部的规则规定相对于原则规定优先适用• C.同一法律内部的分则规定相对于总则规定优先适用• D.同一法律内部的具体规定相对于一般规定优先适用•15、司法审判中,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法官可以依据下列哪些法的适用原则进行审判?()(2010年卷一多选第52题)•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C.新法优于旧法• D.法溯及既往16、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关于不同的法律渊源之间出现冲突时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适用地方性法规B.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的效力没有高下之分,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决定如何适用C.公安部的部门规章与民政部的部门规章不一致时,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处理,直接选择后颁布的部门规章加以适用D.某市经授权制定的劳动法规与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17、某区质监局以甲公司未依《食品安全法》取得许可从事食品生产为由,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甲公司认为,依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原则,应适用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而非《食品安全法》,遂提起行政诉讼。
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7-56A.《条例》不是《食品安全法》的特别法,甲公司说法不成立B.《食品安全法》中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法律规范属于公法C.若《条例》与《食品安全法》抵触,法院有权直接撤销D.《条例》与《食品安全法》都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中的“法律”18、《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规定的是确定性规则,也是义务性规则B.是用“规范语句”表述的C.规定了否定式的法律后果D.规定了家庭成员对待老年人之行为的“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19、关于法律要素,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1年卷一单选第9题)A.《反垄断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这属于义务性规则B.《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这既不属于法律原则,也不属于法律规则C.《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
”这属于委任性规则D.《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这属于确定性规则20、《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对此条文,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运用了规范语句来表达法律规则B.表达的是一个任意性规则C.表达的是一个委任性规则D.表达了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21、《民法总则》第187条规定:“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17-9A.表达的是委任性规则B.表达的是程序性原则C.表达的是强行性规则D.表达的是法律责任的竞合22、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23、关于法律原则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案件审判中,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B.案件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适用C.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D.法律原则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24、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表述,下列哪一选项不能成立?A.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C.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单独适用D.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25、王甲经法定程序将名字改为与知名作家相同的“王乙”,并在其创作的小说上署名“王乙”以增加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