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轮运输又被称之为“四固定运输”,即固定的航线、固定的港口、固定的船期和相对固定的费率。
2.FOB——船上交货是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致买方指定的船只上,或者指(中间销售商)设
法获取这样交付的货物。
一旦装船,买方将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造成的所有风险。
3.CFR——成本加运费付至“成本加运费”是指卖方交付货物于船舶之上或采购已如此交付的货物,而货
物损毁或灭失之风险从货物转移至船舶之上起转移,卖方应当承担并支付必要的成本加运费以使货物运送至目的港。
4.CIF——成本,保险加运费付指卖方将货物装上船或指(中间销售商)设法获取这样交付的商品。
货物
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于装运港装船时转移向买方。
卖方须自行订立运输合同,支付将货物装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
5.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国内法
律规范和国际法律规范的总称。
6.提单(Bill of Lading, B/L)是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
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7.电子提单通过电电子提单(Electronic Bill of Lading)是指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传达的
有关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单据。
8.预约保单又称“开口保单”、“敞口保单”,是保险公司承保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发运的,以CIF价格
条件成交的出口货物或以FOB CFR价格条件进口货物的保险单。
9.单独海损是指保险标的物在海上遭受承保范围内的风险所造成的部分灭失或损害,即指除共同海损以
外的部分损失。
10.代位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遭受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或约定应由第三人负责赔偿时,被保险人从
保险人处取得保险赔款后,应当把对该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转让给保险人,由保险人行使被保险人的一切权利和追偿要求。
11.委付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时,由被保险人把自己对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连同义务转让给保险
人,而向保险人请求按实际全损赔付。
委付是保险人按推定全损赔偿的前提条件。
12.票据作为国际支付工具的票据,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等具有特定格式、代表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的
资金证券。
13.汇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
人的票据。
14.出票是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出票行为包括出票人制作票据并在票据上签
章以及交付票据。
15.背书是持票人在票据的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法律行为。
16.承兑是远期汇票的付款人表示接受出票人的指示,承担到期付款责任,并将此意思记载在票据上的行
为。
17.商业汇付又叫汇款,是汇款人通过当地银行将款项汇入收款人所在地银行,由该银行将款项解付给收
款人的支付方式,又称为买方直接付款方式。
18.信汇汇款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申请,将信汇委托书或支付委托书邮寄给汇入行,授权其解付一定金额给
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
19.票汇汇款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申请,代汇款人开立以其分行或代理行为解付行的银行即期汇票,支付一
定金额给收款人的汇款方式。
20.期付款交单是指出口商开出即期汇票,连同单据通过托收行寄到进口地的代收行;代收行向进口商提
示即期汇票;进口商审核有关单据无误后,立即付款赎单。
21.远期付款交单是指出口商开具远期汇票,附单据通过托收行寄到进口地代收行;代收行提示远期汇票
给进口商;进口商审核汇票无误后,承兑汇票,于汇票到期日时付款赎单。
22.承兑交单是指出口商开出远期汇票,附单据通过托收行寄到进口地代收行;代收行将远期汇票向进口
商提示,进口商审核汇票无误后,承兑汇票,代收行交单;汇票经承兑后仍由代收行掌握,到期时由代收行向进口商提示付款。
23.信用证是银行应开证申请人(通常是进口商)的请求,向受益人(通常是出口商)开立的一种保证在
一定条件下承担付款责任的书面凭证或约定。
24.国际保付代理是保理商与国际贸易中的卖方达成的,由卖方向保理商转让应收账款,保理商则为其提
供融资、信用风险担保、账目管理及账款收取的一种安排。
25.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货物课征的一种税收。
26.非关税措施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27.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稳定的
一种制度。
28.倾销是指产品在正常的贸易渠道中,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销售的行为。
29.反补贴是指进口国针对出口国的补贴所采取的征收反补贴税的行为。
30.区域贸易协定指所有双边、区域和诸边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优惠贸易安排,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
式。
31.国际技术许可协议是指跨越国境的当事人一方准许另一方使用自己所有或持有的技术并收取使用费,
另一方获得该项技术的使用权并支付使用费的书面协定。
32.国际投资是指国际间资金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投资者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而将其资本投入国外的
一种经济活动。
33.官方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国家或政府的国际投资。
一般以政府对另一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方式进行,
往往是一些长期低息的贷款,援建工程项目。
34.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本直接投放到所投资的企业及公司上,并给所投资的企业以直接、长期、有
效影响的国际投资。
35.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其资本的影响间接地作用于投资对象的投资。
36.国际投资法是指调整国际间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际经济法的
一个重要分支。
37.外国投资法简称外资法是指资本输入国制定的关于调整外国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8.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指资本输出国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遭到的各种政治风险提供保证或保
险,投资者与本国特定保险机构达成协议,其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损失由保险机构承担的一种保险体制。
39.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种征税对象或税源,在
相同期间内课征相同或类似性质的税收。
40.国际重叠征税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不同的纳税人就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在同一期间内课征相同
或类似性质的税收。
41.国际服务贸易:
(1)跨境交付:从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这种服务不构成人员、物资或资金的流动,而是通过邮政、电讯、计算机网络实现的服务,如金融、信息和视听等。
(2)境外消费:在一成员方境内向其他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service customer)提供服务;如接待外国游客、为国外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接受外国留学生等。
(3)商业存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如一国的公司到国外开办银行、商店,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
例如专家教授到国外讲学、作技术咨询指导,文化艺术从业者到国外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