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心得:价格认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工作心得:价格认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工作心得:价格认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价格认定机构作为物价系统专门从事价格评估行政许可、涉案财产价格认定、涉纪财物价格认定、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和价格争议调解处理的部门,既有为司法系统办案和政府行政管理活动服务的职责,也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变革的新形势,价格认定机构也正处在机构转型的关键期,如何更好地发挥价格认定机构专业的价格认定技术优势,以价格利益协调者的角色,为社会、为群众提供优良的服务,是价格认定机构在新时期应担负的一项重要使命。

在新的形势下,价格认定工作服务社会的模式要与之相适应,工作也就有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即:通过“互联网+”在技术、思维、理念上的创新,提升价格认证工作的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凸显益民服务理念,把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我市进行的价格认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既符合国家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展方向,也与我市正在开展的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助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智慧城市创建的本质特性要求相一致。

一、我市建设价格认定网络服务平台的原由及紧迫性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体制的转型,社会利益和群众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作为市场经济核心问题的价格因素,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现实生活中因价格问题产生的矛盾与纠纷已不仅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且是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到人民的生活秩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安定团结的社会问题。

运用专业技能,发挥价格利益协调者的作用,及时、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诉求,是价格认定机构的职责所在。

现阶段价格认定机构担负的与普通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性服务工作有两项:一是作为调解处理价格争议的专门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之间的价格争议开展调解处理(简称价格争议调解);二是接受税务机关的协助提请,对在存量房交易征税过程中出现的价格不明、价格有争议的涉税房产进行计税价格认定(简称存量房涉税价格认定)。

我市价格认定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员编制少、人手不足,且长期以来价格认定工作中实行的手工操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已愈来愈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满足群众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已日益显现。

表现在:(一)对于价格争议调解工作而言,在具体操作中存在手工记录有漏项、调解程序不规范等人为疏失情况。

同时,随着价格争议调解工作由点到面的不断推开,调解网点的增加和专业调解人手的不足矛盾加剧,服务和业务指导不能及时跟进。

(二)对于存量房涉税价格认定工作而言,由于协作部门多,工作上要对接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窗口单位,仅靠电话、QQ的信息传递方式,资料流转不方便,工作节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要求;在基准价格认定过程中数据查询、比对和计算的方式原始,
凭经验的自由裁量权空间较大,存有程序操作不规范的现象,且现行省集中版评税系统存在涵盖面不全的瑕疵。

因此,无论是价格争议调解,还是存量房涉税价格认定,原有的工作方式、服务模式与机构自身的发展要求及社会的需要、群众的期盼都已不相适应。

尽快地建设起价格认定网络服务平台,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以公正、透明、便捷的工作要求,达到益民服务的目的,已成为适应时代呼唤的迫切要求。

二、我市价格认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其作用
我市价格机构开展价格争议调解工作和存量房涉税价格认定工作都起步于2009年,多年来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然而我们也从工作效率与便民服务的欠缺上感受到价格认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此我市价格认定机构于2014年在省里率先开发和启用了“价格争议调处网上运行平台”,并从今年起在全市范围内试行。

同时今年开始开发建设“存量房价格争议网络平台及基础数据自动比对分析系统”。

我们对价格认定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求是:通过云计算服务搭建认定工作数据的后台,将原本留存各个环节或各个部门互不连通的数据归集在一张网络上,形成统一的数据池,实现对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

通过互联网提升价格认定的工作效率,保障认定结论的合理公正,增加认定工作透明度,为群众办理业务节省精力与时间,达到益民服务的目的。

我市现已启用的价格争议调处网上运行平台,价格争议申请人可以在网上进行申请,并在网上查询调解进度,实现了办事公开、透明、便民;利用计算机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