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7)全文
(128) 侯侈有罪,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信都侯张侈在文帝即位之初以非正免,就是说免爵的原因是他既非鲁元公主所生,当初就不当封侯。
(129) 乐昌,县名,故治在今河南南乐西北。
(130) 张受,本书《吕太后本纪》及《张耳陈余列传》记其人名寿。
按,张受(寿)亦非鲁元公主亲生,后即因此与信都侯张侈同于文帝初被削爵。
(131) 祝兹,县名,故治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南。
(132) 建陵,县名,故治在今江苏新沂南。
(133) 大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引见赞礼。
按,《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张释(泽)封侯的原因是劝王诸吕。
(134) 宦者,即宦官、寺人。
宫廷中供使役的阉人。
张释(泽)后任宦者令,成为宦官的首领。
(135) 张泽,本书《吕太后本纪》及《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其人名释,《汉书高后纪》记其人名释卿。
(136) 夺侯,按,张释(泽)本吕后亲信,吕氏被诛灭后,他也就失势免爵。
(137) 东平,县名,故治在今山东汶上北。
(138) 吕庄,《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其人名庀。
庀,音pǐ。
(139) 阳信,县名,故治在今山东无棣东北。
(140) 典客,官名,掌管接待少数民族首领及诸侯来朝事务,后改称大行令、大鸿胪,为九卿之一。
赵王吕禄,吕后次兄吕释之子,高后元年(公元前一八七年)封汉阳侯(一作胡陵侯),八年,封赵王,又为上将军,
统率北军,与吕产同为吕氏集团的核心人物,吕后死后在汉将相诛灭吕氏的事变中被杀。
赵,诸侯王国名,汉初辖境约当今河北中部、南部,山东高唐、德州市以西,临清以北地区,及河南内黄、浚县(濬县)、滑县等地,都邯郸,故治在今河北邯郸市城区。
(141) 车骑将军,汉代将军名号,是一种高级武职。
太后,指汉文帝生母薄氏,薄氏本是魏王豹宫人,后入汉王刘邦后宫,生子刘恒。
刘恒被封为代王,薄氏从子居代,为代王太后。
代王被汉大臣迎入长安为帝,薄氏后亦至长安,改号皇太后,死于景帝前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
其事迹详见本书《外戚世家》。
(142) 易,谥号。
按,薄昭于文帝前十年(公元前一七○年)因杀死皇帝使者,畏罪自杀。
文帝因是外家至亲,未绝其封,命其子戎奴嗣位。
(143) 壮武,县名,故治在今山东胶县东北。
(144) 家吏,汉代家吏是太子官属,但刘邦初起,为汉王之前不置太子,此家吏当是泛指王侯贵官私家所用的管事人员。
山东,战国秦汉时期对崤山(今河南洛宁北)或华山(今陕西华阴南)以东广大地区的习惯称呼。
(145) 代中尉,王国中尉掌管国中军事,职权与郡都尉相当。
(146) 骖乘,古代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居车右,以免倾侧。
骖乘即乘车时在车右陪乘。
骖,音cān。
邸,音dǐ,王侯府第。
汉制诸侯王皆在长安置邸,以供入朝时居住。
(147) 卒,终于。
(148) 清都,《汉书文帝纪》作清郭,本书《孝文本纪》作靖郭,乡邑名,其地今不可考。
又《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驷钧封邬侯,邬为县名,故治在今山西介休东北。
(149) 齐哀王,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名襄,惠帝
七年(公元前一八八年)至文帝前元年(公元前一七九年)在位,谥哀。
其事迹详见本书《齐悼惠王世家》。
(150) 钧有罪,据《汉书外戚恩泽侯表》,驷钧获罪是因为在济北王刘兴居举兵反叛时,没有采取必要的行动救援被叛军攻击的郡县。
(151) 周阳,县名,故治在今山西绛县西南。
(152) 淮南厉王,指汉高祖刘邦幼子刘长,刘长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一九六年)封淮南王。
文帝前六年(公元前一七四年)因骄恣不法,并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反,擅杀无辜等罪名被废,流放蜀郡严道邛邮(今四川荥经西),途中不食而死。
谥厉。
其事迹详见本书《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诸侯王国名,汉初辖境约当今河南信阳市,湖北红安、黄冈以东,安徽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及河南固始、商城等县和江西全省,都寿春,故治即今安徽寿县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