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份护理学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320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及疗效属于AA.独立性护理功能B.合作性护理功能C.指导性护理功能D.依赖性护理功能2.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AA.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D.社会因素3.艾瑞克森提出用于解释人的生命发展历程的理论是BA.性心理发展学说B.心理社会发展学说C.道德发展理论D.智力发展学说4.尸僵开始出现的时间为人死后的AA.1~3小时B.3~6小时C.12~16小时D.24~36小时5.沟通的最高层次是CA.礼节性沟通B.陈述性沟通C.共鸣性沟通D.情感性沟通6.一护士对已确诊为癌症的病人讲:“不要担心,现在的医学很发达,你的病是可以治好的。
”D此沟通过程中护士存在的问题是A.突然改变话题B.主观说教C.言行不一D.虚假保证7.病人对护士说:“我伤口疼,是不是感染了?”属于CA.礼节性沟通B.陈述性沟通C.分享性沟通D.情感性沟通8.莱宁格“日出模式”第二层的主要含义是AA.显示不同文化背景和环境下的文化关怀形态B.描述了文化关怀、世界观与文化社会结构C.阐述了个体、家庭、群体、社区或机构的不同健康系统D.解释了护理关怀的决策和行为9.王先生初到美国,在住房和交通问题上遭遇挫折,萌生了回国的念头,属于文化休克发展过程中的BA.兴奋期B.意识期C.转变期D.接受期10.护理人员在护理专业信念指导下,以维护服务对象利益为基础进行专业决策,并为此承担相应责任,属于评判性思维的CA.基础层次B.复杂层次C.尽职层次D.认知层次11.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的思维方法是BA.观察B.归纳C.演绎D.综合12.下列关于护理目标的陈述,正确的是DA.一个预期目标可针对多个护理诊断B.目标的主语应该是护理人员C.目标应陈述清楚所进行的护理活动D.目标是期望护理对象能够达到的健康状态13.下列属于昏迷病人首优护理问题的是BA.有感染的危险B.清理呼吸道无效C.皮肤完整性受损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4.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以全面满足护理对象的需求,体现了护理程序的AA.互动性B.系统性C.科学性D.普遍性15.根据护理理论着重点不同,罗依(Roy)的适应理论属于CA.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护理理论B.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护理理论C.以系统为中心的护理理论D.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16.奥瑞姆(Orem)自理理论中护理系统的数量为BA.2个B.3个C.4个D.5个17.专题讲座法是一种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其优点是CA.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B.帮助学习者表达内心世界及行为C.能在有限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许多人D.适用于教授某种技术或技巧18.悲哀在情感方面的反应,可表现为AA.痛苦、愤怒、焦虑B.头疼、失眠C.心不在焉、健忘D.睹物思情、行为怪异19.临终病人抱怨“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属于临终病人心理活动发展阶段的BA.否认期B.愤怒期C.磋商期D.沮丧期20.抢救病历必须据实补记的时限是抢救结束后AA.6小时之内B.12小时之内C.24小时之内D.36小时之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BCDEA.社会认知的准确性B.认知过程的互动性C.认知形成的一致性D.社会认知的评估性E.知觉信息的选择性22.下列属于文化休克表现的有ABCDEA.坐立不安、失眠、疲乏B.缺乏自信、忧虑C.思维不能集中D.逃避、注意力和控制力缺陷E.胃肠功能减退23.评判性思维的情感态度因素包括ABCDEA.自信负责B.诚实公正C.好奇执着D.独立思考E.谦虚谨慎24.在护理评估中,生活状态及自理程度的评估内容包括ABCA.饮食型态B.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C.活动与运动型态D.自我感知与自我概念型态E.应对与应激耐受型态25.关于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有BCDEA.各种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是固定的B.有些需要必须立即并持续地予以满足C.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D.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便会出现E.层次越高的需要,其满足方式差异越大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初级卫生保健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体制是否健全及___全民健康素质_优劣的重要指标。
27.人际沟通中的距离分为亲密距离、人际距离、__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四个层次。
2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___超我__。
29.文化现象包括人们活动的_物质财富___、精神产品以及活动方式本身。
30.评判性思维的组成包括__智力因素_、认知技能因素和情感态度因素。
31.护理程序由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五步骤组成。
32.纽曼认为机体的防御功能包括基本结构、_抵抗防御线_、正常防御线和应变防御线。
33.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时,确定优先项目应遵循的原则包括重要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34.奥瑞姆将护理系统分为完全补偿系统、___部分补偿__和支持教育系统。
35.医疗事故的解决方式包括_协商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法院诉讼。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疾病状态:是对自我感觉或他人认为患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一种表述,或者是用病理生理等各种医学术语概括及解释可观察,可感知的现象,37.文化关怀保存:是指通过帮助性,支持性和促进性专业文化行为或决策,帮助特定文化中的人群维持其有利于健康,疾病康复及应对伤残或死亡的关怀价值和生活方式。
38.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和社区对现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理人员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39.自理:是人在每日的现实生活中为维持生命,健康,正常的成长及完整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有目的的活动。
40.失望:是希望的负向极端,是指个体内心对想要达到的某咱目标的失去信心,感到没有希望或因为希望未实现而感到不愉快的一种心灵体验,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有哪些?1知信行模式,2健康信念模式3保健教育过程模式4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42.在循证护理实践中,应如何评价证据?1试验是否与金标准试验进行盲法比较,2是否每个被测者都做参照试验进行评价3所研究服务对象样本是否包括临床试验中将要使用该诊断试验的各种服务对象4诊断试验的精确性。
43.简述制定护理计划的目的及意义。
答:(1)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护理学专业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护理诊断发展了专业术语,强调了护理的整体性,为护理学科向科学性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护理诊断为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了依据,便于护理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体现了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同时诊断名词的统一,也利于总结和交流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3)引导护理教育和研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护理诊断能提高护理教育和护理研究的条理化程度,同时将教学和研究的重点导向服务对象的护理问题,而不是医疗问题。
(4)促进护理信息管理现代化。
护理诊断的统一命名为护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带来了方便,也使应用计算机进行护理资料管理成为现实。
44.简述临终关怀的意义。
(1)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像迎接新生命、翻开人生历程的第一页一样,送走、合上人生历程的最后一页,可以让人生划上完美的句号。
临终关怀可使病人在死亡时获得安宁、平静、舒适,让家属在病人死亡后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和阴影。
(2)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每一个人都希望生的顺利,死的安详。
临终关怀正是为让病人尊严、舒适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3)临终关怀体现了照护职业道德的崇高。
照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病人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临终关怀则通过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高超精湛的I临床护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人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
照护人员作为具体实施者,充分体现了以提高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的高尚照护职业道德。
45.简述成长发展的规律及原则。
(1)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
性以一定的顺序、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几乎每个人都要经过相同的发展过程及生命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成长及发展特点。
(2)成长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
整个过程由加速、减速、等速、再加速等阶段构成。
(3)成长发展依照一定的模式进行。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4)各种系统及组织器官的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从出生到1岁发育最快;淋巴系统从出生时即快速增长,到12岁时达到高峰,然后到20岁停止;生殖系统在青春期发展最快;肌肉组织到学龄期发展加速。
(5)成长发展的个体差异。
成长发展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由于遗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6)在每一阶段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体必须有执行本阶段的成长及发展任务的能力。
在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时期时,必须完成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
六、论述题(10分)46.试述护患冲突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
(1)角色不明:护患关系发展的关键是双方对关系的角色期望及定位是否明确。
(2)责任冲突:在服务对象的治疗和护理活动中,护患双方应参与多少,各自承担多少责任,往往不是很明确,容易产生冲突。
护患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造成健康问题该由谁承担责任引发的冲突。
②对改变健康状况该由谁承担责任引发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