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和免疫PPT课件

传染病和免疫PPT课件

10
关于艾滋病(AIDS) 1)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 3)病原体存在部位:患者和带病毒者的体液中(血液、精 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
4)发病机理: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 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5)病症:HIV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 大,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之后,肝、脾肿大, 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 最终死亡。
温馨提示: 1、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2、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 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 施相结合。如:麻疹和脊髓灰质炎(预防接种、保护 易感者);蛔虫病和淋病(切断传播途径)
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因此咳嗽或打喷嚏 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 差,抵抗力弱,是易感者,故易患感冒。 2、 甲肝病人的碗筷上留有甲肝病毒,分开是为了避免健康人 接触并传染、消毒是为了杀死病毒(切断传播途径)。 3、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6)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7)传播途径:①性传播 ②血液传播 ③母婴传播 8)易感人群:由于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直接 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9)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11
特别提醒:如何预防感染艾滋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阻止艾滋病传播有效方法: 1、洁身自爱,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不性乱,固定一个忠实 的、未被感染的性对象。 2、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 3、不接受不洁针头的注射和皮下穿刺。
8
1、 根据病原体: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寄生虫性传染病
2、根据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9
1、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后所引起的传染病。 如: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 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 飞沫、空气传播;多发时间:冬、春两季 2、消化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黏膜后引起的传染病。如: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 手足口病等。传染源:病人和带菌的动物;传播途径:主要通过 饮用水和食物;多发时间:夏、秋两季 3、血液传染病:指以节肢动物(蚊、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 起的传染病。如:艾滋、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 病和出血热等;传染源:病人和带菌的动物;传播途径:通过吸 血的节肢动物传播;多发时间:一年四季 4、体表 (接触) 传染病: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 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进入人 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也叫:接触传染病)如:狂犬病、炭疽病、 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体癣等。传染源:病人和带菌 者的皮肤和体表黏膜;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 1、什么是病原体; 2、传染病的定义、特点、种类;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5、识记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作用特点; 6、理解免疫的功能、类型及特点; 7、理解计划免疫。
1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 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 传播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
7
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A) (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B) (3)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D)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C )
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哪一项?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
其他: 1、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2、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纹眉、拔牙等; 3、怀疑自己或对方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时坚持使用避孕套; 4、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者); 5、医疗时使用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检查、治疗器械; 6、有必要输血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的血。
附AIDS传播途径: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
思考:传染病是如何流行开的?为什么原来健康的同学会患上流感?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已经患传染 病能散播病 原体的人或 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 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 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免疫力而 容易感染该病 的人群。
如:1988年上海市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是食用不清洁的 毛蚶引起的,这种毛蚶成了甲型肝炎流行的 传播途径。
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脑、乙肝等。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有的有地域性、季节性) 病原体: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
结核杆菌 (细菌)
细菌性传染病
HIV(艾滋病病毒) (病毒)
病毒传染病
蛔虫卵 蛔虫 (寄生虫)
寄生虫性传染病
3
分析P69资料: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 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2、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5
根据已有的知识,找出以下三种传染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染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感 流感患者
空气、飞 沫传播
肝炎
肝炎患者或 病毒携带者
饮食传播
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或 病毒携带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液传播
抵抗能力弱的人
与传染源饮食接 触而无抗体的人 直接或间接接触 传染源体液的人
6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12
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日常的接触如握手、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蚊虫叮咬、 打喷嚏、咳嗽等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应该关心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歧视躲避。同时,在 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