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进一步脱水
糠醛
(C5H8O4)n + n H2O
戊多糖
3%~5% H2SO4 △,水解
n C5H10O5
戊糖
HO-CH—CH-OH H-CH CH-CHO 戊糖 OH OH
-3H2O
△
O
-CHO
糠醛
2. 性质及用途
糠醛是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61.7℃,在空气中逐渐变 为黄棕色,能溶于醇、醚及其它有机溶剂中,糠醛本身是 一个良好的溶剂,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常用于精炼石 油、精制松香、溶解硝酸纤维等,在有机合成工业上也很 重要,是油漆、树脂工业的重要原料。
一、 呋喃、吡咯、噻吩的结构与芳香性
物理方法证明:呋喃、吡咯、噻吩都是平面结构,环上所 有原子都是SP2 杂化,各原子均以SP2 杂化轨道重叠形成σ键。 碳原子未杂化的 P 轨道中有一个电子,杂原子的 P 轨道 中有一对电子,P 轨道互相平行重叠,形成闭合的共轭体系。
N H
· ·
五 中 心 六 电 子 ( 富 电 子 环 )
(CH3CO)2O + HONO2
酸酐
CH3COONO2 + CH3COOH
乙酰基硝酸酯 Ac2O 5℃
+ CH3COONO2 N H
+ CH3COONO2
N H 83%
Ac2O
-NO2 +
-NO2
N H 17%
O
+ CH3COONO2
-30 ℃~-5 ℃
O
-NO2
35%
Ac2O -10 ℃
S
S
-NO2 +
有 机 化 学
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ORGANIC CHEMISTRY
学习内容
1.基本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掌握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掌握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了解部分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的性质
ORGANIC CHEMISTRY
在自然界中杂环化合物分布很广 如:使植物中成绿色的叶绿素
600 ℃ ~650℃
S
+ 3 H2S
+ SO2
高温
S
噻吩在硫酸的作用下发生蓝色的反应
呋喃和氨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吡咯:
+ NH3 O
Al2O3 430 ℃
+ H2 O N H
吡咯的蒸气遇到盐酸浸湿的松木片呈红色,可 以用来检验吡咯及其低级同系物。 呋喃遇到盐酸浸湿的松木片呈绿色,称为松木 片反应。 噻吩在硫酸的作用下发生蓝色的反应。
N H
N H
噻吩比较稳定,既可以用硫酸在室温下直接磺化(产 率稍低),也可以用温和的磺化试剂磺化。
¨ H2SO4 Å
S
Ò Î Ê Â
S
SO3H
¨± £ ½ Ô Ú Ê Ò Î Â Ï Â » ² Ä Ü » Ç ¯ » ¡ £ £ ©
说明:① 噻吩环芳香性比呋喃环和吡咯环强,较稳定;
② 噻吩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环大,更容易磺化。
O (3.5) > N (3.0) > S (2.5)
若电负性 , 则对外层电子吸引力 , 孤电子离域性
, 故芳香性
。
芳香性与稳定性: > S > >
N H
O
由于呋喃、噻吩、吡咯都是五中心六电子,属于富电子环
π电子密度: 反 应 活 性: 稳 芳 定 性: 香 性: 杂环 > 苯环 杂环 > 苯环 杂环 < 苯环 杂环 < 苯环
5 6 4
OH
8-羟基喹啉
4
N1 2-氨基嘧啶
N -NH 2 2
3
CH3-
N3
2
N1 CH3 4-甲基咪唑 N-甲基吡咯 或1-甲基吡咯 4 β 3 -CH2COOH 5
N
2
5
1
S1 5-甲基噻唑
5
6
3-吲哚乙酸
7
N1
2α
或β-吲哚乙酸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典型的五元杂环是呋喃、吡咯、噻吩。它们是最重要的含 一个杂原子的五元环化合物。它们的衍生物不单种类繁多,而 且有些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些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呋喃(Furan)是最简单的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它存在
吡咯表面上 是个仲胺,但实 际上吡咯是一个 很弱的碱,碱性 比苯胺弱得多, 它只能慢慢地溶 解在冷的稀酸溶 液中。 氮上电子云 少,H 易离 解,显一定 的酸性。 酸性: pka: N H
CH3 I
N MgBr N CH3
.. N H -OH
氮上孤电子 对参与环内 共轭,减弱 了对H+吸引 能力。 > R-OH 18 + H 2O
> N 15 H
△
10 + KOH
NK + 吡咯钾盐
+
MgIBr
吡咯卤化镁
四、呋喃衍生物——糠醛(α- 呋喃甲醛)
O -CHO 糠醛是呋喃衍生物中最重要的一个, 最初从米糠制得而得名。
1. 制备
由米糠、甘蔗渣、高粱杆、玉米芯、花生壳等与 酸共热、蒸馏制取。
农业副产品 含戊多糖
打碎
稀H2SO4 △
水解为 戊糖
含两个杂原子:
N
N
N Pyrimidine
Pyridazine
哒嗪
嘧啶
√
吡嗪
N N Quinoline N Isoquinoline N
N N N
喹啉 稠杂环
√
N H Indole
异喹啉
√
N N N N H Purine
喋啶
吖啶
N H Carbazole
吲哚
√
嘌啉
√
咔唑
2.环上有取代基时,应以杂环为母体,将杂环母核编号 ① 杂原子编号最小(即从杂原子开始编号);
X
Y
H
H Y Y X X
H Y
正电荷分布在俩个原子上
β- 位
X
亲电试剂进攻发生在α- 位和β- 位,但α- 位更容易些。
① 卤代反应 像苯酚和苯胺一样,吡咯、呋喃、噻吩很容易发生卤 代反应。 氯代、溴代不但不需催化剂,而且为避免多取代物, 往往采用温和条件,如用溶剂稀释和采用低温。
吡咯反应活性最大,在低温下进行,一般得多卤产物。 Br-Br C2H5OH + Br2 Br-Br 0℃ N N H H 四溴吡咯
利用磺化反应可分离苯和噻吩:
(
ß bH2SO4 Ò Î Ê Â Ö Ò · º ô Á Õ ó
Þ à Î ç · Ô ± ½
S ß ( b.p84 C) .
S
SO3H ¨ ßß á ßß
④ 傅克酰基化反应 五元杂环化合物酰化时,需要在较温和催化剂甚至不 用催化剂即可反应。
吡咯不用催化剂可以直接酰化:
+ (CH3CO)2O
150 ℃~160 ℃
N N H H 2-乙酰基吡咯 呋喃与酸酐或酰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酰基化反应。 + (CH3CO)2O
BF3
-COCH3 60%
O
(或CH3COCl)
H2PO4
或SnCl4
O 2-乙酰基呋喃
-COCH3 75%~92%
噻吩酰化反应要用磷酸或氯化锡作催化剂。
· ·· O · · ·
体系中π 电子数: 4+2=6
噻吩的分子结构
吡咯的结构:
共轭效应是给电子的。 诱导效应是吸电子的。
N
孤电子对在p轨道上。
吡
咯
结构:吡咯N是sp2杂化,孤电子对参与共轭。 反应:碱性较弱,环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环上相当于
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基。
呋喃、噻吩的结构请同学自己分析。
三种杂环具有一定程度的芳香性,杂原子电负性大小:
噻吩侵入途径为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具有引起兴奋 和痉挛的作用,其蒸气刺激呼吸道粘膜,对造血系统亦有毒 性作用(刺激骨髓中白细胞的生命)。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于松木焦油中,为无色液体,沸点为32℃,具有类似氯仿的
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作溶剂。它有麻醉 和弱刺激作用,极度易燃。吸入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 呼吸衰竭。呋喃具有毒性且致癌。呋喃环具有芳环性质,可 发生卤化、硝化、磺化等亲电取代反应,常作为合成其他复
杂有机物的起始原料。
吡咯(Pyrrole)是最简单的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主要存 在于骨焦油中,煤焦油中存在的量很少。 健康危害:吡咯属低毒类,虽然急性口服毒性不强,但有 积蓄性毒性,注射于哺乳动物能使尿变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抑制麻醉作用,吸入蒸气可致麻醉,并可引起体温持续增高。 吡咯在空气中加热能产生毒性强的气体,使用时需加注意。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噻吩(Thiophene)是最简单的含硫五元杂环化合物,存在于 煤焦油和页岩油中。无色流动性、有难闻的臭味的液体,熔点38.2℃,沸点84.2℃ ,易燃、有毒,经皮肤吸收或吸入蒸气会 引起中毒。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编号原则 ② 环上含两个以上相同杂原子时,应使杂原子的 编号最小(一般从连有取代基的杂原子开始); ③ 环上有不同杂原子时,按O、S、N的顺序编号; ④ 尽可能使连有取代基的碳原子编号最小。
4 5 6 β 3 -CH 5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