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题(一)

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题(一)

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综合试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作物的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
A. 花生
B.棉花
C. 玉米
D. 大豆
2.下列选项中,属于大蒜茎变态的是()
A.块茎
B. 根状茎
C.球茎
D. 小鳞茎
3.所有高等植物的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 大液泡
B. 中心体
C. 细胞壁
D. 叶绿体
4.植物细胞中,被喻为“养料加工厂”的细胞器是()
A. 叶绿体
B. 内质网
C.线粒体
D. 高尔基体
5.叶在茎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小麦的叶序是()
A. 对生叶序
B. 簇生叶序
C. 轮生叶序
D. 互生叶序
6.下列作物中,二氧化碳同化途径为C4途径的是()
A. 小麦
B. 玉米
C. 棉花
D.大豆
7.可以延缓植物叶片衰老、延长蔬菜贮藏期的植物激素是()
A. 细胞分裂素
B. 脱落酸
C. 生长素
D. 乙烯
8.植物感受光周期的是()
A.根
B.茎
C.叶
D.花
9.正常条件下,在长日照植物光照期给予短时的黑暗处理,对开花而影响是()
A.正常开花
B.延迟开花
C.提前开花
D.不开花
10.连阴天时,温度适当降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增强光合作用
B.增强呼吸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1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珠被发育成()
A.子叶
B.种皮
C.胚乳
D.果皮
12.无花果的花序类型为()
A.隐头花序
B.总状花序
C.圆锥花序
D.伞房花序
13.植物体内有机物质代谢的枢纽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4.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质地
B.土壤湿度
C.土壤颜色
15.下列植物中,可以作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的是()
A.柽柳
B.碱蓬
C.茶树
D.盐蒿
16.农业生产中,通过种植绿肥植物、施用菌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利用的土壤特性是()A.物理吸收 B.化学吸收 C.离子交换吸收 D.生物吸收
17.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土深度一般为()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18.根瘤菌肥的主要施用方法是()
A.撒施
B.随水浇施
C.根外追肥
D.拌种
19.容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的土壤水分类型是()
A.吸湿水
B.膜状水
C.重力水
D.毛管上升水
20.土壤中硝态氮被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称为()
A.氨化作用
B.硝化作用
C.反硝化作用
D.氨的挥发作用
21.下列营养元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的营养元素组合是()
A.磷和钾
B.钙和镁
C.氮和氯
D.磷和氯
22.某土壤的土壤密度为1.325/cm3,土粒密度为2.65g/cm3,该土壤的孔隙度为()
A.35%
B.45%
C.50%
D.60%
23.下列有机肥料中,属于“冷性”肥料的是()
A.牛粪
B.羊粪
C.猪粪
D.鸡粪
二简答题
1.植物薄壁组织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

以水稻为例说明各种薄壁组织的功能。

2.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营养元素之一,作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黄化。

请说明氮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3.目前农业生产中光能利用率较低,仅有0.5%-1%,制约了作物产量的提高。

请制定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

三、计算题
某大田栽培作物,从出苗到开花需要一定的有效积温,其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该作物在日平均气温23℃的条件下,从出苗到开花需要44天。

今年该作物4月22日播种,5月1日出苗。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5月份日平均气温为22℃,6月份日平均气温30℃,请计算该作物开花的日期。

四、案例分析题
小刘种植的番茄进入结果盛期。

追肥时,肥料的施用量过大,且集中施于根系附近,施肥后番茄植株出现萎蔫现象,甚至个别植株开始死亡。

请运用水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分析出现上述萎蔫和死亡现象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