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教案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教案


1.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
1、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建筑安全问 题的不断变化;
2、建筑工程的流水施工使得工作场所和 工作内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3、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 ;
4、公司的安全措施不能在项目部得到充 分的落实;
5、各个参建主体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决定 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大;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施组的审核审批
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人员资质审核
危险源的控制
施工安全生产要素控制
物质(材、机)的安全控制
开工控制
对分包方、供应方的控制 施工现场环境控制
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审核 安全检查、旁站监控
事故描述
浇注从9月5日下午5时开始,至晚上10时10分左右,从 顶板的中偏西南部分突然发生谷陷式垮塌。
据现场人员描述:当时看到楼板形成V形下折情况,支 架立杆多波弯曲并迅即扭转,随即9~11/B~E轴间的整 个预应力空心顶板连同布料机一起垮塌下来,砸落在地 下一层顶板上,整个过程只延续了数秒钟。落下的混凝 土、钢筋、模板和支架绞缠在一起,形成厚0.5~2m的 堆积。
3、人员素质方面
(1)建筑业的的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职 工总数的80%以上。农民工的安全防护意 识差,技术技能低。而对其的培训教育远 远不能满足要求。
(2)施工技术人员仅占5.3%,管理人员 仅占4.9%,人员偏少。
(3)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素质低, 无法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
现在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仅是 :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和两年以 上管理工作经验;劳务分包企业的具有初 中学历及两年以上经验。
从数据统计来看,有明确规范要求的部位发生事 故的比例比尚未制定规范要求的部位更高,说明 我们对规范的理解、掌握和控制存在很大问题。
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建筑队伍的同时,安全生 产管理却未能跟上市场发展,导致了安全事故的 高发。
当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 (1)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可操作
顶板面积为423.36m2 混凝土总量198.6m3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和两台布料机 浇注。
两台布料机分别置于9轴外(南面)靠近 东西两侧边梁处,在北端布料杆达不到 处用溜槽。
由于对施工安排因素的考虑,在大厅的 三面临跨楼盖均未浇注混凝土的情况下 ,确定先浇注位于其内的中厅楼盖混凝 土。
1、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2、避免损失的全面损失管理; 3、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会导致事故; 4、组织因素的重要性; 5、有效的安全政策对经营事项的影响; 6、安全和质量
1.2.2 安全的组织管理
安全的组织管理是:设计并建立一种责任 和权利机制以形成安全的工作环境的过程 。即形成一种企业的安全文化。分为以下 四个方面:
性差; (2)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3)部分法律法规还存在重复和交叉等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设工程的部分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
(1)企业内部的控制方法:
(2)保证安全员、班组和个人顺利合作的 方式;
(3)企业内部交流的方式;
(4)员工能力的培养。
1、控制
成功的安全管理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1)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政策和组织 结构,包括制订主要的安全方针、目标以 及评价管理成效;
(2)计划、测量、总结和评审安全工作,以 满足法律要求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风 险;
4、安全技术方面
近年来,大量的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和 危险性大的工程的出现,对安全技术有了 更高的要求。但是,安全技术的发展远远 未跟上,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滞后,造成 用落后的安全技术指导施工安全的局面。
5、企业安全管理方面
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安全生产投 入不足;
重视工期和效益,却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从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执行较差,大 多流于形式,工人受到的系统安全培训很 少。
7、个人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的个人防护装备落后,质量低劣
,配备严重不足。
8、建筑安全危险预测和评估 目前缺乏建筑安全危险的预测和评估机制

9、“诚信制度”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建设 企业安全生产信誉与市场进入清出脱节 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开展缓慢。
(3)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并且报告安全业绩 。
2、合作
各个阶层的员工参与安全管理,使之产生“ 主人翁”感,每个人都管安全,尤其是管理 人员的认可并参与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施工单位应设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有 关各部门共同的计划、协调和决策等工作 。
3、信息交流
4、能力
1.2.3 计划和实施
2、总结是对安全业绩做出评价和判断,以及决定为 了弥补缺陷必须采取行动的措施和时机的过程。包 括:
(1)评估遵守标准的程度;
(2)识别标准欠缺或不够充分的地方;
(3)评估特定目标完成的情况;
(4)事故、疾病及事件信息,以及对直接和根本原 因、趋势和共同特征等分析。
1.3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状况
J278-2003) 6、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J375-2004) 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8、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 9、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
使用管理规定》文件。
2、政府监管方面
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 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 展的要求。
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 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建设部到各级地方主管部门、从施工单 位到项目部、从行业内到行业外,关爱生命 、关注安全一直是工作的主旋律。但是,不 可否认的事实是建设行业已经成为除能源矿 业之外的第二大安全事故高发行业,与今天 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越来越强调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不相适应。
施工现场“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
《刑法修正案(六)》 中规定“强令他人违 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 期徒刑
6、安全教育方面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极少有建筑安全技术和 管理专业;
(1)输入控制阶段:减少和最小化输入企 业的风险,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 信息。
(2)工作控制阶段:减少和最小化企业内 部产生的风险,相关四要素是场地、机械 和材料、方法、人。
(3)输出控制阶段:减少由于施工过程或 产品对外部人员的风险。
施工阶段的安全控制系统示意图
施工准备阶段控制 施工安全控制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教案
2020/7/31
第一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概述
安全生产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 的头等大事,事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及和谐 社会的创建。建筑业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 柱产业,也是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
建设工程安全是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加强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1998年 颁布实施的《建筑法》以及2004年实施的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规范 建筑市场行为做了明确规定,使建筑业安 全生产做到了有法可依,并对从事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有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是处于地上1-5层、总高21.8m 的高大厅堂
顶板为支于四周框架梁上的预应 力现浇空心楼板(厚550mm、板 内预埋φ400mm,长500mm的 GBF管)
南侧边梁KL17截面 850mm×950mm
北侧边梁KL22截面 1000mm×1300mm
东西两侧边梁K27和K30均为 600mm×600mm
北京9.6重大事故
2005年9月5日晚10时,由中国第二十二冶 金建设公司施工的西单西西工程4号地项目 ,在进行高大厅堂顶盖模板支架预应力混 凝土空心板现场浇筑施工时,模板支撑体 系坍塌,共造成8人死亡,21人受伤。该事 故是北京十几年来最严重的建筑安全重大 事故之一。
事故发生部位概况
本次事故发生在北京西西工程4#地项 目2#组团中部9-11轴(宽2×8.4m )和B-E轴(总长25.2m)
4、灾害与风险控制标准
分为四个阶段:
(1)风险识别阶段:确认有可能造成伤害 的因素;
(2)风险评估阶段: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 行评估;
(3)风险控制阶段:通过适当的手段减少 或控制风险;
(4)实施和完善控制措施阶段:制定标准 ,并确保其有效。
1.2.4 安全业绩的测量
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2004年安全多发事故部位分析
2005年安全多发事故部位分析
2006年上半年安全多发事故部位分析
1995-2005安全事故统计表
1995-2005安全事故趋势分析
从数据统计来看,2000年之前的5年和之后的5 年三级事故发生起数的绝对值并没有太大变化, 但是,单次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很大,群死群伤的 重大恶性事故频发是2000年以后的特点。
6、经济目标对建设单位的压力与安全生 产之间的矛盾;
7、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施工现场危 险因素增多。
1.2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要素
政策
制定政策
评审
组织
建立组织
计划和 实施
业绩测量
业绩总结
制定计 划评价 和总结 的技术
反馈、总结、 提高
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维持安全 控制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