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
一、基本原则
(一)适用于预防通过空气传播的感染原,如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结核分枝杆菌、播散性带状疱疹、推测SARS-CoV在特殊情下也有可能,无论是疑似或确诊感染或定植的患者。
(二)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采取二至六的预防措施。
二、患者安置
(一)应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负压病房应达到以下要求:
1、空气交换≥6次/h(现存病房)或≥12次/h(新建/改建病房)。
2、病房空气可直接排至室外,若排入邻近空间或空气循环系统需经高效过滤。
3、每日监测、记录负压值,并通过烟柱、飘带等肉眼观察压差。
4、病房门应随时保持关闭。
(二)当负压病房不足时,应尽快将患者转送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三、门急诊
(一)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通过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或疑似患者。
(二)应尽快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条件受限时,应指导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并安置于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性疾病门诊。
当患者离开以后,应将房间空置至少一个小时。
(三)应指导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并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除了在负压病房内,患者需持续佩戴外科口罩。
四、人员限制
应尽可能安排具有特异性免疫的医务人员进入病房。
五、个人防护装备
医务人员无论是否具有特异性免疫,当进入病房时,均应佩戴经过密合度测试的N95或医有防护口罩。
六、患者转运
(一)除非必要,应限制患者在病房外活动及转运。
(二)确需转运时,应指导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并遵循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三)应覆盖水痘或天花或结核性等皮肤损伤。
(四)若患者佩戴了外科口罩并覆盖了感染性皮损,负责转运的医务人员不需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