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洗涤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方案报告

某洗涤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方案报告

NO. JY06(10)-2016-12XXXX服装水洗有限公司水处理设施设计方案文件责任表:项目负责人-------------工艺------------审核------------------审定------------------声明:本方案内容属本公司知识产权,未经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出示本文本。

第一章污水部分—、总论 (5)1.1工程概况 (5)1.2XXXX公司概况 (5)1.3设计原则 (5)1.4设计依据 (6)1.5设计规范标准 (6)1.6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 (7)1.7工程内容 (7)1.8业主完成的事项 (8)二、设计规模、水质92.1污水站设计规模 (9)2.2设计进水水质 (9)2.3设计出水水质 (9)三、工艺选择113.1污水来源及水质分析 (11)3.2工艺流程选择思路 (11)3.3前处理工艺 (12)3.4主体处理工艺 (13)3.5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21)3.6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23)3.7工艺流程说明 (24)3.8各处理单元去除效率设计 (24)3.9各处理单元控制点及所能降低的水质指标 (26)四、构(建)筑物设计及主要设备选型274.1格栅池 (27)4.2集水井 (27)4.3调节池 (28)4.4混凝池 (29)4.4絮凝池 (30)4.5斜管沉淀池 (30)4.6 A/0 池 (31)4.7生化沉淀池 (32)4.8消毒池 (33)4.9清水池 (33)4.10配电室 (34)4.11压滤机房 (34)4.12值班室 (34)4.11污泥处理设计 (35)4.12构(建)筑物及主要设备清单 (36)五、建筑及结构设计395.1设计原则 (39)5.2主要工程材料 (39)六、电气与自控设计 (40)6.1设计原则 (40)6.2设计依据 (40)6.3设计范围 (40)6.4设备材料选型 (40)6.5电源 (40)6.6保护方式 (41)6.7主要用电负荷 (41)七、经济分析 (43)7.1建设投资估算 (43)7.2运行费用分析 (46)八、施工组织 (48)8.1原则 (48)8.2组织机构 (48)8.3施工准备和文明安全生产 (49)九、服务及承诺 (50)9.1设备、系统保修 (50)9.2技术支持 (50)9.3服务响应 (50)第二章、中水回用一.设计总则 (51)二.设计基础 (51)一)原水水质51二)设计依据51三)设计界限52四)出水水质52三.工艺流程及说明 (52)一)工艺流程52二)本系统工艺的简述53四.单元简介和参数说明 (57)五.验收标准 (64)六.技术保证及售后服务 (65)七.设备清单及材料概算表 (66)八.系统说明 (69)十、企业资质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污水部分、总论工程名称:XXXX医院后勤服务水处理回用工程1.1工程概况xxxx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为医疗布草洗涤服务的民营企业。

医院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在为各家医院的医疗布草洗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产污水,医院后勤服务有限公司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对厂区进行规划时依据三同时政策,计划建设一套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处理产生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我司受贵司委托针对医疗布草洗涤污水的特性,做出本设计方案。

1.2XXXX公司概况XXXX水处理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日本环保专家组为技术依托,集科研、设计、施工、工程总包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长期与其他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所亦有广泛的协作。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拥有一支素质优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精英团队。

1.3设计原则1)深化踏勘,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的原则,依据任务要求、施工地点整体设计,并进行局部深化研究。

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标。

3)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相结合,做到先进性和可靠性兼顾。

4)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5)平面布局力求合理通畅。

1.4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基础数据、实验数据;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11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 年;3)《三废处理技术工程手册》化工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4)《环境工程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1.5设计规范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 ;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2-86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8)《工业与民用供电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0-92);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1.6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6.1设计范围:1)本工程设计包括:水处理工艺的设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处理设备和管材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玻璃钢一体化及设备工艺进行设计。

2)本工程驳接口:以调节池进水口为处理站进水驳接点,终止于处理站尾水排放口;以处理站控制柜总进线接口为处理站电源线驳接点;以处理站配药系统自来水总接口为处理站用水水源驳接点;驳接点以外的项目均由建设方自行完成。

1.6.2设计内容:1)处理站总平面布置图设计;2)处理工艺(污水、污泥处理工艺)设计;3)处理站主体工艺构(建)筑物设计;4)设备选型;5)电气及自动控制设计;1.7工程内容工程内容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具体如下:1)、水处理站土建施工(构建筑物、管沟、排水沟、设备基础等);2)、配套的所有水处理的设备、管道、电气、自控及阀门等的供货;3)、水处理设备的现场安装,响应的配管及布线工程等;4)、水处理设备的开车、调试及达标验收;5)、提供调试方案及运行维护手册;6)、人员培训等售后服务。

1.8业主完成的事项1)、施工期间用电和系统运行一次性电源分别接至各配电盘内,配合我方的设计制造/安装工作;2)、调试、运行所需人员、药品,以及设备运行所需的电、水源;3)、环保及验收事项所涉及的所有费用,环保部门特殊要求的水质、水量在线监测系统。

二、设计规模、水质2.1污水站设计规模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厂区日污水排放量按1000吨计,污水站日运行时间2.2设计进水水质业主方未提供现场水质指标,根据同类水质工程,其废水水质指标估算如下:2.3设计出水水质本项目最终处理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15)中的一三、工艺选择3.1污水来源及水质分析1、污水来源:1)厂区内的洗涤废水;2)厂区内的生活污水;水量、水质分析:1)COD浓度较高,通常平均浓度都在1000mg/L,且其浓度与洗涤衣物的类别及衣物的污染有很大关系;2)生产废水排放具有间隙性,废水水量和水质的波动很大,不均匀程度很高在时变化系数上,一般达到2.0。

3)废水中的固体杂质较多,医疗布草材料大多数为棉质,该洗涤废水有机物浓度变化较大,浊度较高,含有大量毛发类物质及肉眼不易看见的绒毛,,增加了预处理时的技术难度。

4)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废水中高浓度的LAS对微生物细胞的活性和增殖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5)废水中缺少微生物合成细胞质必不可少的氮元素6)废水中含有部分的TOC-TCS,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3.2工艺流程选择思路1、生产废水排放具有间隙性,废水水量和水质的波动很大,不均匀程度很高,为避免污水处理站受负荷冲击,因此设计调节池调节水量、均衡水质。

2、医疗布草材料大多数为棉质,该洗涤废水有机物浓度变化较大,浊度较高,含有大量毛发类物质及肉眼不易看见的绒毛,因此在预处理阶段设计格栅给予去除,避免对后续设备及生化负荷造成较大的影响;3、废水中含有部分的TOC-TCS,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甚至灭杀微生物,故前处理应选择混凝沉淀工艺、及水解酸化时间因适当加长以免抗菌除臭剂对后续系统造成影响。

4、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废水中高浓度的LAS对微生物细胞的活性和增殖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故应选择混凝沉淀工艺在预处理阶段去除。

5、厂排放废水中BOD/COD 值为0.4,可生物降解性较好,因此采用生化处理6废水中含大量病菌,因此设计消毒处理工艺杀菌消毒。

7、水水处理基本工艺:回转式格栅+螺杆格栅+调节+混凝沉淀池+厌氧+好氧+ 沉淀+消毒。

8、污泥处理基本工艺: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泥饼外运处置3.3前处理工艺1、格栅集水池由于污水含有大漂浮物、悬浮物等,为防止后续工艺的水泵及管道堵塞,在进入污水处理站前端应将其去除。

因此设计机械格栅去除大漂浮物、碎布、等物质。

2、螺杆式格栅由于污水含有大量毛发、棉絮等物质,过于细小,机械格栅无法去除,为防止后续工艺的水泵及管道堵塞,。

因此设计螺杆式格栅去除大漂浮物、碎布、等物质。

3、调节池调节水量、水质,最大限度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冲击,稳定系统运行效果。

设计二级提升泵2台。

4、混凝池铝盐及有机聚合物类.能去除废水中胶体颗粒和吸附在胶体表面上的LAS、TOC-TCS,还可与溶解在水相中的LAS形成难溶性的沉淀。

通过向混凝池中投加PAC、及PAM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LAS、TOC-TCS o5、斜管沉淀池混凝池中的混合液在斜管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流入水解酸化池、吸附了LAS 等物质的污泥絮体留在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泵抽进污泥池。

3.4主体处理工艺目前,较成熟的工艺有:A/O法、传统SBR法、CASS法、MBR、氧化沟1. A/O工艺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溶解氧)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 ( NH4+ ) 氧化为N0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0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0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A/0)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效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