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政策研究与思考闫鸿毅、李世群• 2012-03-26 13:44:56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1期一乌兹别克斯坦概况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家,西北濒临咸海,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接壤。
总面积约为44.74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优越,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交通枢纽(见图1)。
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黄金储量列世界第四位,石油已探明储量为5.84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约为2.06万亿立方米,铜和钨储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均居前列,白银、白金、锌和铝矾土等金属矿藏也非常丰富。
乌主要工业部门有能源、电力、黑色和有色冶金、化工、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建筑材料、轻纺和食品等。
乌农牧业以种植棉花、水稻和瓜果以及养羊、养蚕为主。
近年来,乌分阶段稳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同时对国有企业实行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积极吸引外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逐步实现能源和粮食自给。
二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简介(一)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概况2008年12月,乌总统签署命令,决定成立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FIEZ)——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其活动将按照1996年4月通过的《乌兹别克斯坦经济自由区法》之规定执行,为外国和本国投资者在自由工业经济区内利用高科技生产国际市场所需的产品和发展先进的工业、制造业、过境运输和社会基础设施创造有利条件。
截至目前,乌政府已向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6 500多万美元,主要建设区内的基础设施及社会性服务项目。
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行政董事会已出台并实施该区初步建设总规划,包括建设4条连接纳沃伊国际机场的公路、铁路支线、天然气高压管道和生活用水管道网。
在纳沃伊州设立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条件。
纳沃伊州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中西部,面积11.08万平方公里,人口76.75万。
纳沃伊州下辖8个区。
州内铁路长度为3 907公里,公路为4 100公里,是通向乌西部城市和土库曼斯坦的必经之路。
州府纳沃伊市距离首都塔什干市509公里。
农牧业以棉花、葡萄、甜菜种植以及卡拉库尔绵羊养殖和蚕茧生产为主。
工业以矿山开采(如金矿开采)和建材生产为主。
该州工业产值占乌全国的50%左右。
1.地理位置优势也可以说,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处在全球五大迅猛发展的区域市场,即独联体、中东欧、南亚、东南亚和中东之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见图2)。
2.关税政策优惠乌与全球44个国家签订了最惠国贸易协定,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签订了相互进口免征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
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出口产品在上述地区的竞争优势。
此外,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内注册的经济实体将享受特殊的海关、外汇政策和各种税收优惠。
3.自然资源丰富纳沃伊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原材料。
一方面,对矿产资源和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可生产高附加值的商品;另一方面,就地取材,可减少生产材料运输费,加之相对廉价的水、电、气和劳动力,进而能使外国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二)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发展规划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始建于2008年,运营期限为30年。
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确定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机械制造和汽车工业、轻工业、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电子产业、医药产业、小企业和私人企业以及服务行业。
该经济区的外资主要来自新加坡、韩国、中国和印度。
到2010年年底,预计引进外资不低于55亿美元,计划实施100~120个新项目。
届时,区内生产能力将超过75亿~80亿美元,其中将有5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用于出口。
(三)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主要的投资项目目前已有韩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阿拉伯联合酉长国、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中国等10多个国家的企业签订了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的协议。
正在实施的主要投资项目如下表所示。
截至目前,韩国企业已签订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协议近40个,协议投资额达5亿多美元,位列各国之首。
2010年4月,韩国进出口银行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银行和国际股份信贷银行签订贷款协议,为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项目启动提供资金支持。
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作为一个新的高科技生产园区和现代化物流中心已粗具规模。
近期,美国、日本和阿曼等国的公司对乌进行商务访问,试图寻找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合作机会。
三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政策(一)外国投资者项目审批程序如前所述,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纳沃伊州,面积约500公顷,规划的外围轮廓代号为: 205-216、381a-388和404-470,该范围内适用特殊的法律法规。
外资企业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注册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认外国投资者。
由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行政董事会选择并确认投资者。
第二阶段:签订投资协议。
外国投资者与行政董事会签订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投资协议。
第三阶段:进行国家登记。
根据国家法律,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名单中的经济实体需要进行审批。
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协调和业务管理工作由国家机构代表和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管理处组成的行政理事会承担。
(二)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特殊的优惠政策纳沃伊州重视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组织现代化高科技水平的生产(生产符合国际标准和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及发展工业、生产、交通和社会基础设施。
根据2008年12月2日颁布的总统令(第4059号),在预算外资金支持下,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很显然,这些优惠的税收、外汇和海关政策仅适用位于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内并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管理处注册的经济实体。
1.税收优惠政策区内注册的经济实体在经营期限内可免缴土地税、财产税、利润税、公共事业和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税及统一税(后者只是对小型企业征收的税种之一)。
免税期限与投资额成正比关系:300万~1 000万欧元免7年;1 000万~3 000万欧元免10年,期满后的5年内按现行税率的50%征收利润税和统一税;3 000万欧元以上免15年,期满后的10年内按现行税率的50%征收利润税和统一税。
2.海关税费优惠政策根据有关规定,在自由工业经济区存在期限内,注册的经济实体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引进的设备、原料、材料和成套制品,免缴海关税费(海关手续费除外)。
在法律没有制定出更优惠的政策的情况下,为生产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内销售的产品所引进的原料、材料和成套制品关税为规定税率的50%(海关手续费除外),缴税期限可延长至180天。
3.劳务许可政策与其他独联体国家和地区烦琐而又苛刻的劳务许可制度相比,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大大简化了办理出入境、逗留以及劳务许可证的手续,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2010年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项目规划资料来源:УказпрезидентаРеспубпикиУзбекистан,Иуп-4059, 02.12.2008г.4.特殊的外汇政策批准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注册的经济实体享有以下权利。
根据签订的合同,在该自由工业经济区内可用外汇结算和支付,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结算方式;可用自由兑换的货币支付乌兹别克斯坦其他侨民经济实体提供的货物、劳力和服务的费用;出口和进口货物时经济实体可使用对其便利的支付条件和支付方式。
四对中国企业进入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的建议独立以后,乌兹别克斯坦意识到,要彻底摆脱俄罗斯的控制,获得在独联体地区乃至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唯一的途径就是发展本国经济,壮大国力。
单靠本国薄弱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显然满足不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吸引外国资金和引进先进技术成为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必然选择。
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又为乌兹别克斯坦架起了一座连接世界的桥梁。
近年来,中国与独联体地区的经贸往来、交流合作不断加强。
凭借地缘优势和便利的公路交通运输,独联体成为中国投资的一个热点地区。
特别是,大大小小的中国企业纷纷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创业,大到跻身世界500强的“中石油”、“中石化”、“中信”和“华为”等,小到一些专业化的民营企业。
目前,已有3家中国企业与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天然气(Uzbekneftegaz)公司签订了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投资协议并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
这3家中国企业分别是新疆天业公司(生产滴灌设备)、百海华民公司(建设聚乙烯管生产厂)和天津润通石油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油气钻探产品)。
针对目前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规划,通过对其引资政策的研究,就投资问题,拟对中国企业提出一些建议。
(一)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应获取有关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第一手资料,做好市场调研。
首先,了解区内的基础配套设施、各行业发展水平以及政治因素和文化习俗等。
其次,研究该区的引资政策和规划,根据本企业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投资项目。
例如,该区的规划主要倾向于以高新科技、加工制造和出口为导向的产业。
因此,在这些方面有优势的中国企业可以考虑进行投资。
(二)充分利用特殊的优惠政策与乌其他地区的政策相比,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税收、海关、劳务和外汇制度等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实际优惠,能大大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企业应充分研究和综合利用这些优惠政策,减少成本支出、增加收益。
例如,投资额超过2 000万美元的外资企业有权与乌政府商定补充的优惠政策,包括海关优惠和税收优惠、政府担保和共同投资等。
因此,中国企业如符合上述前提条件并希望享受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应在有关成立合资或独资企业的总统令或政府政策出台后,与乌方商签“补充投资协议”。
(三)借鉴经验教训近些年,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项目与日俱增。
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油气、机械设备、农业和畜牧业等领域的投资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其原因复杂多样。
借鉴这些经验教训,对中国企业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成功投资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立足纳沃伊,面向独联体,辐射周边地区便利的交通和廉价的水、电、气及劳动力成本都是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
另外,乌对合资企业外方持股比例没有限制,既可以注册成立100%的外资独资企业,也可以与乌方企业合资经营。
乌与其他独联体国家彼此间出口产品不征收关税,因此,应采取“立足纳沃伊,面向独联体,辐射周边欧亚及中东地区”的市场策略。
(五)谋求乌政府高层支持2008年10月,乌外经贸部部长加尼耶夫表示,可为中国某发动机生产商提供特殊的政策支持。
他认为,乌不是WTO成员国,政府会在必要时采取非关税保护措施,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动机零部件进口,支持中乌合资企业的运行;需要任何资料和政策支持,乌方都会给予积极配合。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对乌投资方面,中方企业如果能利用各种有利机会,与乌方企业协商一致,则可获取乌政府层面在政策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