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跨境应税服务增值税免税
2012年1月,上海闸北区A公司与关联方美国B公司、法国C公司分别签订《咨询服务合同》。
合同约定,“A公司应按照服务接受方指令,从服务接受方利益出发提供技术、商务咨询,协助服务接受方在中国市场与客户、供应商签署项目合同。
”
案例背景:
2012年1月,上海闸北区A公司与关联方美国B公司、法国C公司分别签订《咨询服务合同》。
合同约定,“A公司应按照服务接受方指令,从服务接受方利益出发提供技术、商务咨询,协助服务接受方在中国市场与客户、供应商签署项目合同。
”企业认为该合同为咨询服务合同,可向税务局申请跨境应税服务的增值税免税。
在税务局的“白名单”中,咨询服务包括业务流程咨询服务、法务、财务、人事等专业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仅仅是字面上的咨询合同,申请免税可能会被税务局拒绝。
铂略提示一般税务局比较容易接受“白名单”上的咨询服务合同。
税务机关的质疑:
合同中对服务的描述过于笼统,需要提供确切的描述并附上服务成果报告以证实服务的真实性;
若有涉及提供服务时货物实体在境内的鉴证咨询服务,不属于可以免税的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应税服务;
对于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服务收入需明确划分并提供划分依据;
对于A公司之前获取的营改增财政扶持,会影响申请退税的金额。
(指上海当地对实行营改增之后税负率提高问题的财政返还。
)
处理方法:
修改合同并对服务内容进行细化,搜集服务成果报告并草拟情况说明详述工作流程;
铂略建议合同修改必须与法务部一起,结合营运部门的实际情况而进行。
很多时候服务本身是满足免税条件的,但是在合同的描述用词中不符合现在营改增的要求,会导致申请失败。
企业将服务内容进行细化,对所有符合营改增5大类的咨询服务进行详细拆分,将运营部门的工作成果、工作流程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详细描述,把不属于的单独罗列。
铂略提示对于不属于免税范围的服务必须注明具体金额,否则税务局可能因为部分服务不属于免税范围而导致全部金额难以享受免税。
根据服务实质将涉及到境内标的物的质检服务独立于其他跨境应税服务;
根据提供服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划分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服务收入;
根据提供服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划分将不符合免税服务的收入单独划分,按照免税和不免税的比例进行了收入拆分。
最后税务局接受了此划分。
及时与税务局人员沟通,根据应税收入比例分摊营改增扶持基金以抵减退税金额。
本案结果:
除质检服务以外的咨询服务合同内获得免税批复,成功申请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