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劲钢结构施工方案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劲钢结构概况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在混凝土内配置了型钢和普通钢筋的结构, 本工程钢骨柱采用了十字钢骨和箱型钢骨两种 ; 钢骨梁有单钢骨和双钢骨两种 , 并与体外预应力配套使用,达到了降低梁高的目的。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柱(箱型柱和钢管柱内灌注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 ;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表面布满长剪力钉的型钢结构的外面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外壳。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在混凝土内配置了型钢和普通钢筋的结构, 本工程钢骨柱采用了十字钢骨和箱型钢骨两种 ; 钢骨梁有单钢骨和双钢骨两种 , 并与体外预应力配套使用,达到了降低梁高的目的。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柱(箱型柱和钢管柱内灌注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 ;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表面布满 90mm 长剪力钉的型钢结构的外面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外壳。
这种结构具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 :a 型钢不受含钢率限制 ,刚度大 ,承载能力高。
b 型钢构件截面积小 , 在结构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增加使用面积和层高,其经济效益可观。
c 型钢砼柱结构的延展性高 , 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
d 型钢砼柱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能优良。
e 不必等待柱芯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就可继续安装上一个层次的钢结构构件, 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工程的工期。
f 钢筋安装工程在钢构件施工完毕后进行 ,钢筋密集、钢构件表面布满剪力钉 , 钢筋安装非常困难。
g 竖向结构模板安装要避免碰撞已经施工完毕的密集的型钢梁 , 钢柱部位无法设置对拉螺栓 ,模板设计要全面考虑。
h 竖向结构模板与型钢柱间仅有 150mm 空隙 ,且钢筋和栓钉非常密集 ,模板上口分布有型钢梁 ,对混凝土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工艺流程绑扎底板钢筋、安装钢柱柱脚埋件T浇筑底板混凝土T安装型钢柱T柱脚灌浆一安装型钢梁一浇筑柱芯混凝土一安装墙、柱钢筋一安装墙、柱模板T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拆除竖向结构模板—安装水平结构模板—安装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安装型钢柱一安装型钢梁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材料准备(1柱脚无收缩灌浆料第一节钢柱与底板间设计有 50mm 缝隙,用无收缩灌浆料填充 ,要求此种灌浆料的流动性相当高 ,扩展度不小于 500mm 。
(2高强自密实微膨胀低收缩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及箱型钢骨内部需要浇筑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要求水胶比 0.26、水灰比0.33、砂率0.4%,严格控制混凝土扩展度 >500mm坍落度为220-240mm。
柱内衬板构造是否影响混凝土自密实、高抛混凝土是否产生离析、如何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问题 , 混凝土配比时原材料要求严格 :水泥:选用北京市建委备案的知名品牌 42.5R 普通硅酸盐早强水泥砂: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B类低碱活性天然U区中砂。
含泥量不大于1%、细度模数 :2.5~3.2。
石子:5~20mm的低碱自然连续级配的机碎石。
含泥量不大于 1%,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很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 , 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掺和料和外加剂 :绿色环保型的、无污染、无毒害、无氨类等并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的、由北京市建委备案的生产厂家生产的优质产品。
I 级粉煤灰 :颗粒活性高、降低混凝土碱含量、降低水化热、减缓混凝土强度增长和抗腐蚀性。
外加剂:JSP-V复合外加剂,可大幅度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增加扩展度,减小扩展度损失。
c型钢钢骨采用 Q345b,钢柱截面:500送50X4>20mm、500送50>22>25mm钢梁截面:200)250X l4>20mm、250 :250X l4>20mm。
钢筋采用 HRB400。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钢骨柱施工(1 安装钢柱柱脚埋件1 钢结构的基础预埋工程非常关键 , 它影响第一节钢柱的安装精度乃至关系到整个工程钢结构的安装质量。
2 预埋件的定位安装在地梁模板支设完后,校正并加固牢固,检查合格后,安装柱脚埋件,并在四个方向加固,利用 1000mm 高程控制线控制埋件的高度。
浇筑混凝土时 ,拉通线控制,专人在纵横两个方向用经纬仪看护,以避免位移。
同时安放调节螺母, 用于调节钢柱埋件的标高。
3预埋件的保护埋件调整验收后,在螺栓丝头部位上涂黄油并包上油纸保护。
在浇筑地梁混凝土前再次复核,确认其位置及标高准确、固定牢固后方可进行浇灌工序。
在后续施工时对地脚螺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严禁碰撞和损坏;在钢柱安装前要将螺纹清理干净,对已损伤的螺牙要进行修复。
(2安装第一节钢柱第一节钢柱与柱脚埋件采用地脚螺栓进行连接。
首先将底部的地脚螺栓调平,并点焊牢固,然后安装钢骨柱,紧固上部垫板及地脚螺栓,从纵横两个方向用经纬仪校核钢柱垂直度,确保合格后,将上部垫板及地脚螺栓点焊牢固。
如下图所示:(3柱脚灌浆料的施工钢柱锚板与混凝土底板上坪间预留的 50mm缝隙用C60无收缩灌浆料填充。
灌浆料采用现场人工搅拌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的加水量进行计量。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浇筑时, 从一侧灌浆, 至另一侧溢出并明显高于锚板下表面为止, 严禁从两个以上方向轮流浇筑。
灌浆料无须振捣 , 且开始灌浆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
并尽可能的缩短灌浆时间。
灌浆完毕后 ,要覆盖塑料薄膜 ; 灌浆料强度达到 20MPa 以后方可拆除模板 ;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14d 。
(4柱芯混凝土的施工1 钢结构焊接、钢柱下灌浆料浇筑完毕并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劲性柱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采用定型混凝土下料斗借助塔吊进行浇筑。
免振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0h终凝时间16h扩展度> 500mm。
2 将混凝土下料斗平稳的安放在所需浇筑钢柱上方预先开好的浇筑洞内 , 由施工人员扶稳下料斗, 必要时可将下料斗安放用钢筋焊制的专用架子上, 等待浇筑混凝土。
3 将混凝土浇筑布料斗的斗内装好混凝土 , 用塔吊慢慢的将布料斗吊至待浇筑钢柱的上方, 由信号工指挥塔吊 , 将布料斗慢慢放下到已经放置好的混凝土下料斗上方的适宜高度处 , 待布料斗平稳后 , 由施工人员将布料斗的制动闸门打开 , 使混凝土流入下料斗后进入钢柱柱芯内 , 根据下料斗内混凝土流动的速度和斗内混凝土的高度,及时开放制动闸门 ,浇筑混凝土。
4 当布料斗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由塔吊慢慢将布料斗吊离浇筑区, 在混凝土罐车出料口处重新装好混凝土 ,准备继续浇筑。
5 混凝土连续浇筑至钢柱柱芯上口处 , 且钢柱上方预留的排气孔有混凝土流出为止 ,并将柱顶混凝土抹平。
6 浇筑同一钢柱柱芯混凝土时 , 覆盖下一层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7 派专人对已浇筑至柱顶标高的柱芯混凝土进行观察 , 当浇筑后的混凝土有坍落时, 要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 , 及时将混凝土补浇至柱顶标高 , 确保钢柱柱芯内填充满混凝土 ,达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①20①28(5钢筋施工型钢柱柱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竖向结构钢筋的施工。
柱主筋为 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
水平方向设有多肢箍筋组成的箍筋组及拉钩。
1柱主筋的施工主筋的安装与普通钢筋工程基本相同,但在上部或下部遇有钢梁时,需要提前进行深化设计,柱主筋尽可能躲开钢梁,躲不开的应从钢梁预留孔中穿过。
2柱箍筋的施工箍筋是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对混凝土起约束作用的重要钢筋构件,必须保证其完全闭合,并与主筋牢固连接。
本工程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柱箍筋的施工难度较大,须与主筋安装穿插进行。
I I柱箍筋由矩形箍筋、八边形箍筋、和拉条组成,大部分箍筋均设计为①16!冈筋, 硬度大,可调性差。
钢筋加工时严格控制下料长度和弯折角度,保证成品箍筋安装顺利。
且安装时不能象普通混凝土结构柱子一样从顶部顺序下放,必须将箍筋开口部位打开,在没有连接主筋之前将箍筋从型钢柱柱身向下套。
向下套箍筋时要注意不要将箍筋开口过大,严禁将箍筋完成死弯,以免就位后不能会恢复原状,影响模板安装。
注意保护主筋连接丝头,一旦破坏将无法修复。
(6柱模板施工本工程型钢混凝土柱全部配制木模板。
在钢筋安装完毕,机电专业预留预埋完成,并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同意隐蔽后安装竖向结构模板,型钢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基本相同,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配板尺寸:竖向结构模板安装时,上部的型钢梁已经安装完毕,配板时要注意钢梁间隙的大小能否满足大模板吊装的需要,如若配板尺寸过大将无法进行模板的吊装,影响施工整体进度。
本工程采用四片木模板组拼,方便快捷。
2对拉螺栓:模板设计时在型钢柱柱身部位不能设置对拉螺栓,因此,模板柱箍应该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最好采用型钢柱箍,以满足计算需要。
3 模板配制高度以能够满足层高要求即可 , 不要过高 , 否则将与柱顶部的型钢梁发生冲突 ;配制木模板 ,可拆改,增强模板施工的可调节性。
7、柱混凝土施工1 普通钢骨柱(+字柱a 工艺流程浇筑层段施工缝的清理T有关部门验收(土建、水电T施工缝提前浇水湿润 -混凝土输送泵试运行-铺设50mm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的砂浆成分相同一分层浇筑混凝土 -分层量取高度-分层振捣-柱上口混凝土标高检查 - 清除混凝土表面浮浆- 拆模-养护- 成品保护。
b 浇筑方法柱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浇筑 ,塔吊配合。
现场设置洗泵沉淀池 ,收集在试运行混凝土泵及混凝土浇筑完后洗泵管的水。
柱混凝土浇筑前,先浇筑50mm 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的砂浆成分相同,并用铁锹入模。
以避免烂根现象。
柱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浇筑 ,分层厚度不大于 400mm 。
由于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墙体与柱的高度为 5.5米、 5米,柱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法施工,分层高度不大于400mm ,同时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加溜槽, 混凝土下落高度控制在 2米以下,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出现离析现象。
布料杆软管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 50mm ,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混凝土下料点分散布置 ,间距控制在 2米左右。
混凝土的振捣间距为 450mm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 ,不再下沉为止,时间宜为 20秒左右。
振捣棒不得触及模板钢筋预埋管件;浇筑时,应设专人看护模板、钢筋有无位移、变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的标高控制以投测到墙体钢筋上的标高线为依据。
待浇筑完毕后,对墙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
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点的间距控制在450mm为宜,独立柱应在柱四角进行插棒振捣,如图:字钢骨柱插棒点首层以上为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以进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为宜,做到快插慢拔,振捣密实。
如图: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大于2米时,下料处必须加溜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出现离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