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与战略定位
蒋蔷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一、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
美国管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Andrews)采用 SWOT分析法,即“强势—弱势—机会—威胁”(SWOT)模型,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等一系列条件的分析判断,帮助决策者在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i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动态的结合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
作为小型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有着公认的劣势,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城市银行进行的竞争既有针对所有同时同地开展业务的银行的竞争,也常常针对某一家银行就特定产品、服务或项目开展竞争,因而,准确把握了解自己与每一位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保证竞争的效果;在可能及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取长补短,甚至合作,改变优势对比及竞争地位,实现战略目标。
1.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条件分析。
(1)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应的保护,可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和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形成价格竞争优势。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较低,不良资产比重较少,呆滞账较少,资本充足率较高,历史包袱轻;由于实行股份制,经营机制较为灵活,员工的积极性较高;机构小,人员少,容易采纳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和技术。
与外资银行相比,对国内市场特别是地方城市市场比较熟悉,与本地工商企业和政府等机构联系较多,关系比较密切,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业务人员都是当地人员,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地缘和时效优势,对当地客户的资信状况、经营效果所掌握的情况更详实,有利于银行作出正确选择,增强防风险的能力。
(2)劣势:首先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自身资源条件极其薄弱。
结构松散,统一的法人体制远未建立起来。
人员素质低下,从业人员缺乏现代银行意识与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在人才和网络资源方面处于劣势。
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防范风险能力差。
其次城市商业银行的异地业务(尤其是结算、汇兑)需要通过他行代理,中转环节较多,在途时间长,客户资金成本较高,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存在着大量不公平性,业务创新和中间业务受到制约。
2.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
威胁:一是竞争对手过多。
二是面临着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
机会:(1)作为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所在的省、市政府及其所属公司法人往往是其股东,因而城市商业银行往往较易获取地方政府的关注与扶助。
(2)城市商业银行能迅速、准确地调整以适应本地经济条件状况的变化,其他银行因经营授权的制约,行动较为迟缓。
(3)随着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范围的拓展和国内竞争的激化,势必要引入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如金融期货、期权、各种货币掉换、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放款的各种浮动计息方法等,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学习模仿和加强创新。
外资银行进入后,市场竞争加剧,能够较快地形成银行业主体多元化的经营格局,打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垄断经营的局面,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能够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的尽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科技创新与业务创新。
二、城市商业银行战略定位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正确地选择自己的市场定位,才能制定发展战略。
考虑城市商业银行金融资源的有限,专门技术资源稀缺,根据C—A—P组合的无限多样性理论,城市商业银行不宜单纯采用“跟随型市场定位战略”,而应选择求异型为主,跟随型为辅的定位战略,以化其体制优势为经营优势和竞争优势。
逐步确立“立足地方”、“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市民”的市场定位,创出“市民银行”、“中小企业银行”服务特色。
1.市场营销战略定位于“两小经济”之上。
城市商业银行应将市场营销战略定位于“两小经济”之上,把为“两小”提供金融服务当作“立行之本”,这既是市场经济法则的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其依据有:(1)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成立较晚,金融市场基本被国有银行分割完毕,多数大中型企业已经与国有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而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城市商业银行一般也难以满足此类客户的大规模资金和多样化结算手段的需求;与此相对的是,中小企业未被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列为重点业务对象,而且此类客户的需求基本能够从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中得到满足,因此,市场竞争促使城市商业银行将战略重点置于“两小”经济上。
(2)减少信息不对称性。
城市商业银行处于社会基层,点多面广,与中小企业朝夕相处,与两小经济
有较长时期的合作,在业务往来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信息不对称性弱于国有银行和其他非地方性银行,这既减少了银行业务中的交易成本,又提高了所掌握的交易对方信息的真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3)实现“双赢”效果。
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是通过融通资金而获利的企业,其负债成本需要通过资产项目以获得利息收入补偿,地方上活跃的“两小”经济正是其进行信贷资产投入的良好对象。
城市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地方“两小”经济的支持,同时也将在推动“两小”经济发展中得到收益。
另一方面,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营销战略重点是大中型企业,“两小”经济因自身规模小而难以得到大中型银行的有效支持。
所以,“两小”经济希望更多地从城市商业银行取得资金以扶助其生存和发展。
(4)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的重要条件。
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资金融通解决地方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并以此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维护了地方的社会稳定,支持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政府实现其政治目标,因此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扶持“两小”带动地方经济的作用越大,其对地方的支持就越大,该银行也能得到政府更大的支持。
2.在目前的分业经营框架下推进战略联盟。
城市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结构,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相对较小,公司资源有限,也更易因本地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它们扩大经营范围而受到过分扩张的痛苦。
加之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在市场上已经发生了许多具有混业经营色彩的业务整合的案例,如建行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签约合作,农行与长江证券达成全方位合作协议,东方证券与8家银行开通银证转账,工商银行与华夏证券之间,特区证券与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之间的战略合作。
中小商业银行应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分业经营框架下,跟保险、证券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开展新业务,提高双方竞争力。
3.大力推进网络银行的发展,变竞争劣势为竞争优势。
传统银行的竞争力主要在于资产规模、机构网点、地理位置等,但网络银行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
网上银行的竞争力在于低成本与个性化的服务能力。
网络银行将通过改变银行经营环境,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将发生转移。
从规模转向技术、服务能力,营业网点的缩减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从而改变传统银行的依靠营业网点的扩张方式。
因此,网络银行将削弱四大国有银行的竞争优势,为城市商业银行赢得竞争优势,一方面改善了自身的竞争地位,另一方面也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个人金融业务上。
4.不断创新以求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通过银行管理系统以及业务操作技术平台的建立,全面提高业务和管理的技术含量,为银行适应市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和完善功能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