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活动之有趣的书法

综合实践活动之有趣的书法


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 出来。不过画图更趋於简单化、抽象化,成 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 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 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 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 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 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 艺术。
返回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 盛于殷商。甲骨文发现于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 时的记录,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 3000 多年。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 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 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 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 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
楷书是最实用的书体,学习书法往往从楷 书入手打基础。 楷书与行草书迥异。苏东坡说:“楷如 立,行如行,草如奔跑。”楷书法多于意, 但也不能写成“算子书”式的馆阁体即使法 度极其严谨的唐碑,也是各有风格,如欧阳 询的险劲,虞世南的醇雅,褚遂良的潇洒, 颜真卿的宽博,柳公权的遒丽,各有千秋, 返回 但总体上说是平正之中寓飞动之势。
返回
广义的篆书,包括甲骨文及金文,此处的 篆书特别指大篆及小篆。大篆传为周宣王太 使籀所做,其后盛行于西秦为有别秦统一后 之篆书,故称之为大篆。大篆传世之作品极 少,一般以石鼓文、诅楚文为代表。大体而 言,大 篆字体比金文端整临石鼓 文最为有名,吴昌硕并非绝对忠实临摹石鼓 文,但却在杨沂孙的基础上益肆发挥,把石 鼓文写的出神入化,甚至将 书、画、篆刻融 为一体,以石鼓文大篆笔法贯通之,而形成 一种苍浑矫健、遒劲郁勃的艺术风貌。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 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 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 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 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 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 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下一页
活动安排
书法来源
书法图片
书法分类介绍
活动地点:在家里 小组名称:有趣的书法 活动小组:《小精灵总动员》 组长:卢韦岐 副组长:梁詠婧 组员:邱灏楠、刘君鸿、廖浩全 活动主题:了解书法 展示:幻灯片 活动分配(以下) 收集图片:梁詠婧、卢韦岐 制作幻灯片:卢韦岐、梁詠婧 收集书法来源:卢韦岐 主持:卢韦岐、梁詠婧 写演讲稿:卢韦岐
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 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 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 一。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 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 已经大体具备。
返回
隶书是由古文篆文渐次演变而来,据 说是秦人程邈所创。隶书又分"秦隶"与" 汉隶"。"秦隶"结体浑圆,相近与篆文, 多用方笔,又称之为"古隶"。"汉隶"世人 又称为"八分"体,变圆曲为方直,结体宽 扁,逆笔突进,波磔呈露,此种字体, 因演变成於汉,故称为"汉隶"。
返回
行书的起源,相传有两种说法: 一、据张怀《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 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 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二、据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云:“锺繇书有三体: 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 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 ,采张芝法, 以凯法参,更为草稿。草稿是相闻书也。”由是而知行书 亦称行押书,起初当由画行签押发展而来。相闻者,系指 笔札函牍之类。 返回
甲骨文
草书
隶书 篆书
楷书 行书
让我们欣赏音乐:梁祝
……
草书,在秦汉竹木简中已露端倪。随着书体的演进, 草书种类又分为章草、行草、今草(小草)、狂草(大 草)。因行草间于行书与小草之间,故常依附于今草之 中。在所有字体中,草书最为特殊。草书的结构有一定 的草法,然而又可随不同的书家,写出不同的面貌。同 一个字,变化起来迥然不同。草书的笔法最为丰富,中 锋、侧锋、方笔、圆笔、藏锋、露锋、提笔、按笔无不 可施,而且笔法丰富才显出草书的本色。可以说,草书 包含了楷、行、篆、隶书的笔法,而且草书的笔法掺入 楷书则成为行楷,掺入行书则成为行草,掺入篆、隶之 中,就成为草隶、草篆。
王羲之书法作品 颜真卿书法作品
毛泽东书法作品
返回
返回
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心情 欣赏音乐:cann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