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可供参观的历史文源
摘要:阜阳拥有丰富的可参观的历史古迹。
阜阳风景优美,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八里河公园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阜阳生态园和迪沟生态园均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关键字:阜阳,历史文源,风景名胜,历史名人。
阜阳襟带淮河,怀抱西湖,淮河的重要支流沙颍河、汾泉河呈“Y”形在阜交汇,东城河、南城河、西城河、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一道河、二道河、济河、古泉河等河网纵横交错,慧湖、瑶池、西城河内河、八中塘等沟塘星罗棋布,“水”构成了阜阳最重要的自然景观元素。
城区拥有大小18条河流,在北方城市并不多见。
阜阳的18条河流都已打通,形成了统一的水系,重现了古颍州“三清贯颍”美景,18条河流如18根蚕丝,织造出皖北的“滨水城”。
一:历史沿革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
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
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
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
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
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
三国魏置汝阴郡。
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28年)置颍州[3],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
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
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亳县复升为州,分出。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为颍州府,并以颍州本辖新置附郭县,乾隆皇帝依奏赐名阜阳县[4]。
颍州府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区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
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
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
二:风景名胜
2.1 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市西9公里处,系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
远景规划70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一期规划24.32
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集生态湿地旅游、休闲度假、会议餐饮为主题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区。
主要有兰园、怡园、女郎台、紫竹苑、醉仙居、西湖碑林、百花园、清涟阁、九曲桥、梳妆台、苏堤、欧堤等二十多个景点。
另有与景区相比邻的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国家湿地公园。
颍州西湖曾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扬州西湖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湖。
北宋欧阳修写《采桑子》十三首,连用十个“好”字赞美颍州西湖。
苏轼曾有数十篇赞美颍州西湖的诗词,留下了“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这些盛赞颍州西湖的名句。
2010年8月,《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修编方案获省政府批准。
2011年3月,颍州西湖管委会会同市规划局、市旅游局,经过公开招聘,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编制景区24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和湖区6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2年12月,“两个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按照“东娱乐”、“西休闲”、“中观光”的格局,打造“三圈”、“八区”,形成“一湖连两河,一脉生两翼”的景区结构,努力把颍州西湖打造成为以历史文化为核心、以现代娱乐、休闲、度假为重点、集生态湿地观光旅游、会议餐饮为主题的文化之湖、娱乐西湖、休闲之湖和生态之湖。
2.2 八里河风景区
八里河风景区南临淮水,东濒颍河,北距颍城8公里,西迄阜阳60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公里。
其主园区即“世界风光”、“锦绣中华”、“碧波游览区”、“鸟语林”占地面积3600亩,享有“天下第一农民公园”之美称。
“锦绣中华”集东方建筑艺术;融中国传统文化。
如苏式园林,白雀寺庙,人民丰碑,张公山等。
“碧波游览”占地3000亩,过长城,走木桥,登湖中群岛,观河马,鳄鱼,逗群猴,看神龟蟒蛇;观赏蒙古野驴,新疆野马、蒙古骆驼、海豹、狗熊、长颈鹿、熊狸、黑天鹅等众多世界珍稀野生动物。
六十多个木屋和铁皮房,风格迥异,分布在湖中湖柳堤上。
汉民俗文化村,载取汉民族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片段,集中展现当地汉民族六十年代以前的生产生活画面。
湖中湖北侧白塔南面的百米天池浴场。
“游乐场”坐落在“世界风光”园西侧设施齐全,让人品味多种意境。
游泳池深浅各异,跳台高低不等;儿童乐园几十种电动玩具。
“鸟语林”树木假山、曲径水池供鸟儿生息,鸟类近百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鹅绿孔雀、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白鹇、白额雁、秃鹫等。
八里河鸟语林是一个人鸟共乐的天然场所。
2.3迪沟生态乐园
迪沟生态旅游风景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颍上县东北部的迪沟镇(原名:汤店镇),地处济河,西肥河交汇处,东临凤台,北与利辛相接壤,204省道纵穿南北。
在小农场的基础,建成了生态旅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整个风景区由竹音寺,五百罗汉堂和生态园组成。
五罗汉堂非常完整,且全部由香樟木整雕而成,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竹音寺与五百罗汉堂合璧一处,构成了完整的佛教文化场所。
迪沟生态园为颍上县汤店镇兴建的集动植物养殖繁育、观赏为一体的生态园林。
内有数百只孔雀、上千只水鸟以及天鹅、鹰鹫、鸵鸟、鹦鹉、大象、老虎、狮子、矮马、猴子、狗熊等飞禽走兽和数百种植物。
2.4阜阳生态园
阜阳生态园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城北新区(古颍州西湖遗址),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全国科普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
风景区始建于2001年7月,2002年5月1日开园,是一家以农业观光为主线集“农业示范、科普教育、生态环保、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的著名旅游景区,总面积1200亩,有现代农业园、热带植物园、精品果园、采摘园、江南水乡、九和塔、龙泉瀑布、竖琴广场、熊猫馆、百鸟园、欧阳修故居——会老堂、
水上乐园等18处主题景观组成,风光旖旎,景色秀美,被誉为“欧公故居、生态仙境”。
三:历史名人
管仲(?~前645年)颍上人。
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鲍叔牙:颍上人,生卒年月无考,是春秋初期齐国德高望重的大夫,晚年被封为相国,以知人著称。
甘茂:战国时期下蔡(今刘集乡)人,生卒年月无考,曾从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
助魏章平定了汉中。
甘罗:甘茂之孙,战国时著名的少年英雄。
明代,颍上县建“二贤祠”,纪念甘茂、甘罗祖孙。
后二贤祠扩建为“四贤祠”,增祀管仲、鲍叔牙。
吕蒙(178~220)年,一说为180~220年,另有180~221年的说法):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
字子明,汉末三国吴国名将。
刘福通(1320~1365):颍州(今安徽界首)人,元末红巾军首领。
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
邓琳琳,安徽阜阳人,中国女子体操队队长,2000年进入安徽省体校,2001年加入安徽省体操队,2003年12月入选国家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2012年7月15日,邓琳琳就任中国女子体操队队长。
2012年8月7日,获得伦敦奥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冠军。
常秩(1019~1077年),字夷甫,汝阴(原阜阳县)人,北宋学者。
《宁史》载有《常秩传》。
张纶(?~1085年),字公信,汝阴(原阜阳县)人,北宋。
《宋史》载有《张纶传》。
吕霞光,1906年出生,临泉县吕寨人,旅居法国的著名画家,古董鉴赏家。
参考文献:
1.阜阳地方志.阜阳地方志
2.清道光《阜阳县志·沿革考》卷二载:“阜阳之名县恭承,高宗纯皇帝钦定嘉名”
3.历史沿革.阜阳新闻网。
4.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安徽农业网。
5.第一节人口变动.安徽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