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第二张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信用货币在流通中发挥的各项货币职能主要是依赖于其发行机构的信用作基础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货币层次——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时,都以“流动性”作为依据和标准。

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主币——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限制铸造——是指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铸造。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以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各国也随后纷纷宣布放弃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第三章外汇——动态含义:是指人们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外汇银行)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对国际债权债务关系进行非现金结算的行为。

静态含义:广义上泛指以外币标示的各种金融资产,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例如外国政府的债券、信用级别比较高的外国公司债券和股票)、外币支付凭证一切可用于国际结算的债权;狭义上(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又称汇价。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l个或100、100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因此也被称为应付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表示单位外币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则本国货币价值越低;汇率越低,则本国货币价值越高。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4.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也称为应收标价法。

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的升值、贬值方向与汇率的数值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方向一致,汇率越高,表示单位本币所能兑换的外国货币越多,意味着本币升值。

即期汇率——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14.远期汇率——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时期(或时点)进行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的存在,为国际贸易中的套期保值、规避汇率风险的操作提供了工具。

.实际汇率——根据外国与本国价格水平的差异,对本币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得到,可以比较货币的相对价值,用来衡量一国商品相对竞争力的变化即与购买力平价(PPP)的偏差程度。

市场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第四章信用——包括道德范畴的信用和经济范畴的信用。

道德范畴的信用主要是指诚信,即通过诚实履行自己的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经济范畴的信用是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即信用这种经济行为是以收回本金并获得利息为条件的贷出,或以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为前提的借入,它代表着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在直接融资过程中通常也会有金融中介参与其中,但金融中介在其中扮演着牵线搭桥、提供与直接融资工具传递相关的服务并收取佣金的角色,而金融中介在通过金融工具传递实现资金流动的过程中,金融工具本身的特征并不发生任何改变。

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筹资者直接发行的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通常被视为直接融资的型代表6.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因而间接融资过程中至少会产生两种不同的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通过一种或多种金融工具实现资金的汇聚和集中,然后通过另外一种或者多种金融工具实现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亦即在资金盈余方的资金流向赤字方的过程中,会发生金融工具特征的变化,而且金融中介就是各种金融工具权利或者义务的一方当事人。

典型的间接融资是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所实现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商业信用——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

赊销是商业信用中最为典型的形式,作为在工商企业间经常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它在促进商品销售和生产方面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上包含着两种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商品买卖与货币借贷。

背书——即商业票据的债权人在转让票据时在其背面签字以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一张商业票据的背书人信用等级越高,参与背书的人数越多,该商业票据接受方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就越低。

11.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市政债券——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包括一般义务债券和收益债券。

一般义务债券是以地方政府的税收、行政规费等各项收益为偿还来源,期限非常广泛,从1年到30年不等。

收益债券则是以某一特定工程或某种特定业务的收入作为偿还来源的债券,其期限通常与特定工程项目或者业务的期限密切相关。

消费信用——又称消费者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主要包括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三种形式第五章无风险利率——是指将资金投资于某项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低的投资对象(我们称之为无风险资产)而能得到的收益率。

这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收益,我们一般把国债的利率称为无风险利率。

收益的资本化——各种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市场利率的对比来对其进行资本定价,而把它看作是一项能够带来收益的资本。

利率:单利法与复利法——单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

复利法是指把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

市场利率——是按照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即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并有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12.官定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该利率规定对所有金融机构都具有法律上的强制约束。

13.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组织,如银行公会、行业协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属于行业自律性质的利率,故亦可称其为行业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或者在名义利率基础上剔除物价水平变动后得到的利率。

17.名义利率——是指包括物价变动(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因素的利率。

18.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该利率的变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他利率会随其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

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是指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风险。

第六章金融工具——为了实现资金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参与主体需要通过签订的金融契约或合同将信用关系确立下来,这些金融契约或合同就是金融工具。

金融风险——指在金融活动中由于种种的不确定性给交易者带来一定的损失或收益。

系统风险——无法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量而规避的、对整个金融市场都产生影响的风险。

市盈率——是反映股票市场价格高低的一个相对指标,亦称本益比,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

每股盈利股票市价市盈率,每股盈利=(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4.市净率——是市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

市净率=股票市价/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每股账面价值)=普通股股东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债券:股票:第七章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汇市场指的是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包括外汇银行间的交易、中央银行与外汇银行的交易以及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活动,通常被称为外汇批发市场。

广义的外汇市场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的总和,包括上述的外汇批发市场以及银行同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外汇买卖的零售市场。

黄金市场——是专门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或场所。

伦敦、纽约、苏黎世、芝加哥和香港的黄金市场被称为国际五大黄金市场。

金融市场效率:第八章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2.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其参与主体仅限于金融机构。

回购协议——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

6.逆回购协议——证券的买入方在获得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卖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买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购入的证券如数返还。

商业票据——是一种由企业开具,无担保、可流通、期限短的债务性融资本票。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在汇票上签名盖章,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承担最后付款责任。

转贴现——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融资行为。

14.再贴现——商业银行将其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行为,也称重贴现。

它既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和融资业务,又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调节市场银根松紧及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15.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