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试题B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21分)1. (10分)名句默写。
(1)天行健,________。
(2)山舞银蛇,________。
(3)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
(4)而现在,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5)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7)《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面对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应该拥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心胸。
2.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词又称长短句,源于唐,盛于宋。
词有婉约、豪放之分,豪放词创于苏轼,到辛弃疾发扬光大。
B .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其中十二地支不仅对应了十二生肖,也与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对应。
《智取生辰纲》中说“辰牌起身”,“辰牌”对应的是上午七时到九时的时间。
C . 《水浒传》中,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
D .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3.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随着合福高铁的通车,武夷山市推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精品——“武夷水秀”。
它以畅游武夷九曲溪奇幻之旅为主线,以新颖的水mù①(A募;B幕)、动漫等声光科技为主角②(Ajué;Bjiǎo),演绎武夷水文化。
同时,剧中巧妙地融入了武夷山朱子儒家文化、彭祖养生文化、大红袍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甲】(A 活灵活现 B跃然纸上)地展示了闽越王城、五夫龙鱼、武夷宫等本土元素。
该剧还向世人【乙】(A宣布;B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期达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武夷水秀”这一梦幻而又美妙的多媒体视听盛宴令观众叹为观止。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水mù________(A.募;B.幕);②主角________(A.jué;B.jiǎo)(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二、阅读理解 (共6题;共64分)4. (4分)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各题。
登古邺城(唐)岑参下马登邺城① ,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②。
城隅③南对望陵台④ ,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⑤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注释】①邺(yè)城:春秋齐邑,战国魏都,三国时魏置邺都,与长安、洛阳等合称五都,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战火焚毁,民众南徙,隋开皇十年(590)复为邺县。
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
②飞云殿:无考,当为邺城宫殿一陈迹。
③城隅(yú):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
④望陵台:即铜雀台,曹操筑。
⑤武帝:曹操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首句点题,次句一个“空”字,统领全篇。
B . “复何见”三字,以一设问,自然引出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
C . 东风,在古诗中尤为常见,如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 ,如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等等,与本诗的“东风”一样都在暗示春天已到来,并呼应结句“春色”。
D . 飞云殿,从名称上可以使作者想见当年的气势。
而今,在春风的吹拂下依然彰显其当年的兴盛。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这两句例重从人事方面写“空”。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这两句侧重从事业方面写“空’。
B . 诗的最后两句用“人去尽”总承上四句,春色依然,人事俱非,这两句既是对春色的感叹,又是对古人不常在,事业不常在的感叹。
C . 这首诗以“空”为主线,通过总括、细描、抒慨三个层次的渲染烘托,写出古都邺城的“四空”,凭吊古迹,惋叹人生,寓情于景。
D . 开头说“复何见”,结尾说“为谁来”,两处问句呼应,加深了这种感叹的分量,全诗遂在不尽的感叹中结束。
5. (12分)古文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郑板桥《靳秋思索画》)(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 ________②用以慰天下之劳人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郑板桥的“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6.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开在心灵的荞麦花张西武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
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
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
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
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自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哈。
”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
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
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
”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
”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
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
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⑨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
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
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
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
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⑪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⑫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
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
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⑬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
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⑭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
⑮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 文章开头极力渲染天气的炎热,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又烘托了“我”高考落榜后烦躁、郁闷的心情。
B . 文中第⑧段写“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是指“我”还没有从高考落榜的阴影中走出来,心情烦躁,对未来和前途一片迷茫。
C . 文中第⑬段两个划线词“激动”所表达的情感完全一致,都是因“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而生发的兴奋之情。
D . 文末最后一段抒情议论,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2)阅读全文,理清“我”情感(心情)变化的过程。
烦乱→①________→微醉→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3)文章以《开在心灵的荞麦花》为题,有何妙处?(4)说说第⑭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7. (16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溪的晴雨郁达夫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
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
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
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
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
但是俗物也有俗益。
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