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及设备安装汇总

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及设备安装汇总

管工安全技术交底1、用车辆运输管材、管件,要绑扎牢固,人力搬运,起落要一致,通过沟、坑、井,要搭好马道,不得负重跨越。

用滚杠运输,人防止压脚,并不准用手直接调整滚杠。

管子滚动前方,不得有人。

2、用锯床、锯弓、切管器、砂轮切管机切割管子,要垫平卡牢,用力不得过猛,临近切断时,用手或支架托住。

砂轮切管机砂轮片应完好,操作时,应站侧面。

3、套丝工作要支平夹牢,工作平台要平稳,两人以上操作,动作应协调,防止柄把打人。

4、条管子串动和对口,动作要协调,手不得放在管口和法兰接合处。

5、翻动工作时,防止滑动及倾倒伤人。

6、手提式砂轮机应有防护罩,操作时,站在砂轮片径向侧面,并戴绝缘手套工站在绝缘板上。

7、沟内施工,遇有土方松动、裂缝、渗水等,应及时加设固定支撑。

禁止用固定壁支撑代替上、下扶梯和吊装支架。

第396 条人工往沟槽内下管,怕用索具、地桩必须牢固,沟槽内不得有人。

8、用风枪、电锤或錾子打透眼时,板下、墙后不得有人靠近。

9、管道吊装时,倒链应完好可靠,吊件下方禁止站人,管子就位卡牢后,方可松倒链。

10、管道试压,应使用指校验合格的压力表。

操作时,要分级缓慢升压,停泵稳压后方可进行检查。

非操作人员不得在盲板、法兰、焊口、丝处停留。

11、高压、超高压管道试压,应遵守单项安全操作规程。

管道安装材料要求主材镀锌钢管、铸铁排水管、塑料管、复合管等及其配件。

(1)镀锌钢管、管件内外壁镀锌饱满光洁、壁厚均匀无锈蚀、砂眼、气泡、裂纹,丝扣不得出现偏扣、乱扣、丝扣不全等现象,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出厂合格证、材质检测证明(2)塑料管、管件标明规格、公称压力、生产厂名或商标等标识,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

内外壁应光洁平整,无气泡、裂纹、脱皮、分解变色线和明显的痕纹、槽沟、凹陷、杂质等,色泽一致;管材、管件宜用同一厂家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具有产品合格证及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

(3)复合管等及其配件内外应光洁平整,无色差、分解变色线、气泡、砂眼、裂纹、脱皮、痕纹及碰撞凹陷;管材、管件宜用同一厂家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材质检测报告。

辅料(1)各种管卡、粘结剂(宜用与管材同一厂家产品)、油麻、螺栓、螺母、垫圈等应有产品合格证。

(2)焊条应有产品合格证并与母材相匹配。

(3)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级,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

作业条件1.埋设管道的管沟或基底回填土应平整、夯实,无突出的坚硬物。

2.暗装管道(包括设备层、竖井、吊顶内的管道)根据设计图纸核对各种管道的管径、标高、位置的排列。

预留孔洞、预埋件已配合完成;土建模板已拆除,操作场地清理干净,安装高度超过3.5m 已搭好脚手架。

3.室内标高线、隔墙中心线(边线)均已测放,墙地面初装完成,能连续施工。

4.冬期施工,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应采取防寒、防冻措施。

施工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不得密闭。

5.各种施工材料的品种和数量能保证施工。

施工工艺1 工艺流程2 操作工艺1.施工准备(1)校核洞口:根据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检查、核对预留孔洞尺寸是否正确,将管道坐标、标高、位置划线定位。

找出管道穿楼板、墙体的中心位置,用錾子开扩或修整孔洞;立管洞口修整时,应在管中心位置从上至下吊线后,逐层顺序修整,发现上、下层墙体厚度变化,应及时调整管道离墙距离。

(2)绘制施工草图:根据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分析管材和管件、节点、复杂部位详细连接形式和方法,按照施工图纸和实地情况测量各管段和留口具体尺寸,绘制管线节点详图、管件附件组合图和管道施工草图,并注明实际尺寸。

(3)预制加工:根据施工草图,进行断管、清口、套丝(针对钢管),然后将管道、管件进行预组装、调直;把管件较多部位进行预制组装,码放整齐备用。

2.支架安装(1)按不同的管材、管径和要求,设置相应的卡架和位置,埋设应牢固平整(2)固定支架、吊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不得产生弯曲变形等缺陷。

(3)钢管水平安装的支架、吊架应符合表19-39 的规定。

(4)排水铸铁管支架、吊架安装1)排水干管在设备层安装,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每根排水干管管道中心线弹到顶板上,然后安装托、吊架,吊架根部一般采用槽钢的形式。

2)排水管道支架、吊架间距:横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 。

楼层高度小于等于4m,立管可安装1 个固定件。

3)高层排水立管与干管连接处应加设托架,并在首层安装立管卡子,高层建筑立管托架可隔层设置落地托架。

4)支架、吊架应考虑受力,一般加设在三通、弯头或放在承口后,然后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的间距加设支架、吊架。

(5)排水塑料管道支架、吊架间距应符合表19-40 的规定。

(7)中水复合管道支架、吊架间距应符合表19-42 的规定(8)三通、弯头、阀门等管件和管道弯曲部位,应适当增设管码或支架,与配水点连接处应采取加固措施。

(9)塑料管、复合管采用金属管卡或金属支架、吊架时,不得损伤管壁,金属表面与管道之间应采用柔软材料进行隔离。

(10)管道支架、吊架安装,应拉小线确定管道的直线位置线,然后按照规范规定的间距定好管道支架的间距,安装加工好的支架、吊架。

3.管道安装(1)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埋设时,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500mm;交叉埋设时,中水管道应位于生活饮用水管道下面,排水管道的上面,其净距均不小于0.15m。

(2)明装管道距墙应均匀一致,公称外径32mm 以下的管道外皮距离建筑装饰墙面20mm~25mm,公称外径32mm 以上的管道外皮距离建筑装饰墙面25mm~50mm。

(3)管道上下平行安装时,要保证输送热水的管道在输送冷水的管道上方,垂直平行安装时,输送热水的管道在输送冷水的管道的左边。

(4)室内明装管道,宜在土建粉饰完毕后进行。

4.管道水压、灌水试验(1)不同材质的管材使用在同一系统或管路上,水压试验时,以试验压力值要求较小的管材的试验压力为系统或管路的试验压力。

(2)暗敷在垫层内的管道在隐蔽之前必须做好水压试验和隐蔽检查;打垫层时,将管道接上压力表,应有不小于0.4MPa 的水压直至垫层施工完毕,观察管道压力是否下降,检验垫层施工过程中管道是否被破坏。

5.保温(1)管道保温1)有防结露、防冻保温要求的管道,应在隐检验收合格以后,做管道的防结露、防冻保温。

2)防结露、防冻保温层厚度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要使用阻燃材料,保温层表面平整、美观。

6 设备安装1、水调节池(水箱)的施工:调节池(水箱)底部应设有集水坑和排泄管,池底应有不小于2%坡度,坡向集水坑。

顶部应设置直通地面的排气管,池壁应设置爬梯和溢水管。

中、小型工程调节池可兼用做提升泵的集水井。

中水调节池(水箱)以生活饮用水为补水时,应该采取防止饮用水被污染的措施,补水管道出水口与中水调节池(水箱)内最高水位之间有不小于2.5 倍补水管道管径的空气隔断高度,严禁采用淹没式浮球阀补水,仅仅要求当调节池(水箱)中水位达到缺水报警水位时补水。

(5)竖流式沉淀池中心管流速不得大于30anln/s,中心管下部应设喇叭口和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得小于0. 3m,排泥斗坡度应大于45°。

(6)斜板(管)沉淀池的斜板(管)间距(孔径)应大于80nm,,板(管)斜长宜取1000mm,斜角宜为60°。

斜板(管)上部清水深不宜小于0.5m,下部缓冲层不宜小于O.8m。

7 设备配管(1)中水贮存池以生活饮用水为补水时,补水管道出水口与贮存水池内最高水位之间有不小于2.5 倍补水管道管径的空气隔断高度;中水贮存池(箱)设置的溢流管、泄水管,均应采用间接排水方式,排出口溢流管口应设隔网。

(2)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管道应自然过渡,管道与设备之间不得存在拉压现象,管道与管道、管道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紧密、美观、可靠、便于拆卸与检修,各种坡度准确、泄水方便。

(3)设备配管应独立设置承重支架,不允许设备承担配管重量。

(4)有振动的设备配管时,应设置软连接。

8、运行、调试所有的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工作;除水量能够满足楼内使用外,还要求中水处理深度符合设计和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调试合格后做好质量记录。

(1)调试1)中水系统水量调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①水量平衡调试:中水用水量较大时,可以通过扩大原水收集范围和收集量来调节水量,原水水量较大时,可以通过扩大中水使用范围,如浇洒道路、绿化、冷却水补水等来平衡水量。

②原水调节池调节用贮水量的调试:原水的贮水量不得少于设计的规定值。

当设计未规定时,在调试中连续运行时可以取原水日处理水量的35%~50%;间歇运行时,原水调节池的贮水量应为处理设备一个运行周期的处理量。

③中水调节池调节用贮水量的调试:中水调节池调节用贮水量不得少于设计的规定值。

当设计未规定时,在调试中连续运行时可以取日中水用水量的25%~35%;间歇运行时,贮水量应为中水设备一个运行周期的用水量。

④除以上几种调节方式外,在实际中还可用分流、溢流、超越等方式进行水量调节。

2)中水系统处理设备调试:中水处理设备在安装完毕以后必须进行单机试运行,要求机械设备运转无异常,水处理设备无渗漏、堵塞现象,进出水稳定。

3)统调试完毕后,即可进行试运行工作;系统试运行应符合设计要求,中水处理深度应符合设计和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调试合格做好质量记录,即为试运行完毕。

12.季节性施工(1)气温低于5℃时,管道粘结应使用抗冻型粘结剂。

(2)冬期管道不宜进行水压试验和灌水试验,如果必须进行,应将管道内的存水吹扫干净。

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中水高位水箱应与生活高位水箱分设在不同的房间内,如果条件不允许,只能设在同一房间时,与生活高位水箱之间的净距应大于2m。

2.中水管道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

便器冲洗宜采用密闭型设备和器具。

绿化、浇洒、汽车冲洗宜采用壁式或地下式的给水栓。

3.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

中水管道应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管道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水池(箱)、阀门、水表、给水栓及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

公共场所及绿化的中水取水口应设置带锁装置。

4.中水贮存池以生活饮用水为补水时,应该采取防止饮用水被污染的措施,补水管道出水口与贮存水池内最高水位之间有不小于2.5 倍补水管道管径的空气隔断高度。

严禁采用淹没式浮球阀补水。

5.除卫生间外中水管道不宜暗装于墙体和楼板内。

如必须暗装于墙槽内时,必须在管道上有明显不会脱落的标志,标明此管道内是不能饮用的中水。

6.暗装在墙体或垫层内的管道应该有不小于30mm 的保护层厚度。

7.水泵混凝土基础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8.水泵试运行的轴承温升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