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帕克公司案例分析
(1)提供充分信息的意义:
对于将要讨论的问题,小组成员所掌握的信息相对完 整性程度不同,而导致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持有不同态 度。 如:请大家谈对上证指数走向的看法。意见肯定很多! 因为此时参加者对证券市场的未来趋势的认识不同。
为提高效率,使大家能够最快形成共识,就要及时提供 相关信息,讨论就有一个共同的“界面”。
(2)补充新的信息的意义: 应该随谈论的进展而不断向参与者提供新的信息。 许多座谈会都是“先学文件后讨论”,在上一项讨 论结束时,将下一轮讨论的内容、相关信息告诉参 与者。
1、提出讨论的问题 (1)提出问题的方式: 应该按照预先设计的提纲,逐一提出问题,保证调研资料的 可比性。 焦点小组访谈可能有若干小组,既可以前后依次进行,也可 以在几位调研人员主持下同时进行。研究发现:即使提出相同 的几个问题,由于提问顺序不同,各组所得到的回答会有差异。 所以统一规定问题的提问次序很重要。 (2)逐一进行归纳、总结: ----是否有一致的结论? ----不同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主持人:公关经理,技术顾问 职能:建立友好关系 解释小组规则 提出房车主题 引导激发深入讨论 总结重要的结论
紧扣房车主题,避免离题 协调小组成员,掌控大局,解决冷场,跑题,某个 成员 做好访谈记录,必要录音
对照会晤录音和访谈记录,回顾和分析访谈情况, 检查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做必要的补充调查,对一些关键事实和重要数据要 进一步查证核实 编写焦点小组访谈报告,包括解释调研目的,声明 所调查的主要目的,描述访谈过程,总结研究发现, 并提出建议。
2、关注新的意见 在讨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未能预料的结果”,发现后应加 以关注。 可以在总结归纳时,指出有哪些新的观点看法,然后再请其 说明缘由。
3、控制“领袖”意见的影响 (1)善于言谈、左右他人意见的人谓“领袖”: 若是不加控制,调研的结果就成了“少数人”的观点演讲会, 不具有代表性。 (2)鼓励、迫使“意见相同者”说话: ---比如让意见相同者复述 “领袖”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为什么认为他的意见是正确的?”
1.收集数据,包括人员资料,游世公司和茂盛公司的资料 2.确定场所:帕克公司会议厅 时间:双休日,每组90分钟 3.甄选小组人员条件:收入50万元/年 男女比例:7:3 年龄:25——50(以30——40为主) 回答者至少拥有房车2年以上 4.访谈组数:10组(10人/组) 访谈次数:2次
准备焦点小组访谈 选择主持人,编写访谈提纲 实施焦点小组访谈 编写访谈报告
1、搜集的信息只能满足定性研究的要求 样本容量有限----访谈小组的参与者人数不宜过多。 样本是通过非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代表性存在问题。
2、调研者与被调研者直接交谈 沟通方式与沟通技巧是调研人员必须掌握的关键。 -----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将调研不断推向深入 ---- 怎样激发对方说出心里话。
英国新概念拖挂式a型房车
3、通过小组成员的发言,加强相互交流、沟通 ----使每人都能借鉴别人的看法,完善自己的观点;. ----使每人的回答都能更加深入、意见逐步趋于统一
1.确定小组成员构成
不同类型的小组对某一研究对象是否有不同看法? 被调查者有多少种类型,决定有多少焦点小组,
(1)同类人员组成一组
(2)不同人员按比例组成一组
您选择购买旅行挂车的原因是什么? 您认为旅行挂车的选购方法与家用汽车有何分别? 您认为现阶段您所使用的旅行挂车有何缺点或问题? 对此有何建议? 您购买旅行挂车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您觉得在旅行挂车上安装抽水马桶是否完全必要? 您是否对茂盛公司的产品有所了解? 您对旅行挂车的抽水马桶有何建议? 您觉得旅行同一部门:
相反来自同一部门,大家都分熟悉,彼此“聊家常”会很 热闹,但与调研工作无关“吵吵闹闹”。需要调研人员有一 定的控制力。但是,调研人员又不是这一伙人的领导者。 他需要的是另一种控制能力。
2.确定应该向小组成员提供必须的信息 信息的充分性有益于使讨论者能够在更加一致的“界 面”上表述意见,更加快捷、准确地理解他人的陈述。
09工管第四组
1、焦点小组访谈法
为迅速掌握面上的基本状况 为随后进行的深入调研 确定“切入点”,可以找一些代表性人物,以小组形式进 行“一对数人”的面对面访问,搜集与调研目标相关的基 本信息。如一般人是怎样看这件事情,从哪些角度看问题, 会得出哪些结论等等,为进一步决定调研方法提供借鉴或 依据。 公司各地的销售代表例会---掌握各地市场变化动态 消费者意见、创意座谈会------新产品开发
让来自不同类型的代表能够尽快知道别人的看法中有借鉴价 值的部分,或是增进自己的知识。使讨论能迅速达成一致。
虽然小组数量不会因被调查者类型增加而增加,但是各小组 的人数规模扩大了。增加调研人员控制难度。
对构成小组的两种方式的点评; 小组成员来自不同部门:
由于来自不同部门,彼此不熟悉而不愿意“草率”地率先 回答调研人员的问题。都想听听别人的“高见”。可能会有 一段长长的令调研人员尴尬的冷场。起码会占用更多的时 间。对调研人员而言,启发、调动大家发言的能力很重要